分享

河北印发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

 智汇百川 2019-06-06

本报讯 (记者李 娜 沈正先)日前,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2019年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规划产业布局,明确重点任务。

根据《意见》,河北将布局中药种植“两带三区”,即燕山产业带、太行山产业带、冀中平原产区、冀南平原产区和坝上高原产区,优势产区总规模发展到101万亩。同时积极适应健康养生消费升级需求,指导发展山药、山楂、枸杞、黄芪等药食同源、菜药两用品种,推进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种植,培育形成产业新优势。

中药材种植方面,《意见》提出,提升安国中药材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树立中药材产业发展标杆;提升巨鹿金银花、滦平中药材、清河山楂、邢台县酸枣仁、涉县柴胡等5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围绕已认定和新创建的省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逐区逐品种制定品牌推广方案,进行形象设计和总体包装,提升巨鹿金银花、清河山楂、涉县柴胡等“冀药”品牌文化竞争软实力,促进产品溢价。

中药材加工方面,《意见》提出以安国、巨鹿、滦平、涉县、故城、尚义为重点,打造6个中药材加工集聚区,着眼解决基地建设与药企生产脱节问题,实现上下游关联主体无缝对接。集聚区内加强产业链条横向联合,与省内外大型中药企业紧密合作,建设精深加工、包装储运园区,提升道地中药材产品就地转化增值率。延伸产业链条,发展精深加工,开发酸枣、蒲公英、金银花、黄芩、艾草、文冠果、山楂等功能产品,加快副产品向功能饮品、养生产品和保健品转变,中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由110种增加到120种。加强动物饲料和中兽药新产品研发,拓展中药材市场空间。

保障措施方面,《意见》要求河北各地建立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纳入当地重点工作范畴,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产业扶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提质增效的主导产业打造;鼓励地方按照政策规定整合相关涉农资金,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支持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