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肃东部石窟群:绵延千年的“时尚艺术”

 GCCLJP 2019-06-06

在甘肃东部(这里所说的甘肃东部,是相对于“河西走廊”而言,是指乌鞘岭以东的甘肃地区)的广袤土地上,有一个巨大的石窟群分布带。虽然,相比河西走廊石窟群的名气,它们显得低调得多,但是,在这些石窟群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它们是当时最新科技与艺术融合的产物,也是绵延了千年的“时尚艺术”。

甘肃东部石窟群:绵延千年的“时尚艺术”

甘肃东部,包括人们熟悉的“陇中”、“陇东”和“陇南”等几个区域,这里的“陇”,指的是陇山(六盘山)。陇山是古代丝绸之路由陕西进入甘肃的必经地区。

不论是黄河流淌的陇中,黄土遍布的陇东,还是高山深沟的陇南,都分布着中国数量极为密集的石窟群。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种佛教建筑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隐修,因此,僧侣们选择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开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石窟这种建筑形式也随之而来。

甘肃东部地处甘肃与四川、陕西、宁夏等省区的“结合部”,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中转站,因此,在历史上,这里的石窟开凿极为兴旺。

“陇中”属于甘肃中部地区,主要指黄河上游沿岸及周边地区,永靖、靖远和景泰等地,曾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隘和必经之地,散落着许多石窟。其中,以永靖炳灵寺石窟的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延续时间最长。

“陇南”位于甘肃东南部,渭河上游沿岸的天水、甘谷、武山等地,在古代均属于秦州管辖。这里正处于中原通往西域的要隘和咽喉之地。这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是麦积山石窟和拉梢寺石窟。

“陇东”是指陇山以东的庆阳、平凉两个地区,这里在过去是中原通往宁夏、内蒙古及河西走廊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隘。这里石窟群密布,最主要的石窟是庆阳北石窟寺,它曾是陇东一带的佛教圣地。

甘肃东部聚集了数量如此众多的石窟群,这在中国其他地区也是极为罕见的。

说到甘肃东部石窟群,麦积山(从注:甘肃天水市往东40余公里,就是麦积山)石窟是无法绕开的。它更是甘肃东部佛教传播的一面“旗帜”,对周边地区的石窟开凿起到了示范作用。

麦积山似乎天生就是为开凿石窟准备的。这座由古近纪砂砾岩构成的、秦岭西段余脉上的孤峰,历史上就备受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的青睐。它的形状太奇特—群山之中一座孤峰凸起,形如堆积的麦垛。密如蜂房的历代洞窟,就开凿在险峻的山崖上。

抵达麦积山,你会惊讶于这里石窟与雕塑数量的庞大:现存窟龛221个,泥塑、石胎泥塑、石雕造像7200多尊。这还是历经千余年后残存下来的,如果没有遭受破坏,石窟和塑像的数量一定会更加惊人。

甘肃东部石窟群:绵延千年的“时尚艺术”

专家指出,在农耕时代,贫穷之地是建不起石窟的,只有农业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才能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兴建石窟。石窟是当时文明高度发达的标志,只有农耕区才有石窟,游牧区没有石窟。

有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滋养”,甘肃东部走出了周王朝和秦王朝,说明这里确实是文明汇聚与物质繁荣的“宝地”。

在古代,开凿石窟这样浩大的工程,基本都是“皇家工程”或“地方政府工程”,麦积山石窟如此,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等著名石窟莫不如此。就算有民间力量参与,也基本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因为有了官方“撑腰”,建造石窟的两大必备条件—科技与艺术,才能得到保障。

说通俗一点,跟石窟有关的“科技”主要是建筑工程技术,它能保证将石窟开凿成功;“艺术”就是能保证将石窟开凿得更具美感。

在古代,建造石窟是比盖房子、盖庙等更复杂的工程技术,特别是在悬崖上开凿石窟,可以说体现了古代的“尖端科技”。古人建造石窟,使用的很多技术,现在看起来还是很“酷”。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悬崖上开凿石窟,要用到升降设备,如滑轮、辘轳等,这些古代机械设备,就算在今天也还在使用。

在距地面10—140米的麦积山悬崖上,各种大小窟龛和摩崖造像通过纵横交错、上下多达14层的栈道相连,其间又点缀着多座崖阁,远眺极为壮观,堪称人类建筑艺术的杰出范例。要在悬崖上建造如此复杂的石窟建筑,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相应的科技力量,根本无法办到。

此外,在石窟建造上,地形选择、龛窟结构、菩萨塑像的力学应用、石窟的光学应用等,这些无不体现了古人的科技水准,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

至于说到石窟的艺术,那更是众多专家耗费毕生都在潜心研究的事情了。单是一个敦煌莫高窟,就成就了一门专门的学问—敦煌学。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也早就有了评价,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赞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

甘肃东部石窟群:绵延千年的“时尚艺术”

其实,说到古代的科技话题,很多细节也很能说明问题,比如说,很多人容易忽视的一种物质—石窟塑像使用的“坚固剂”,其实背后大有奥秘,而且里面的材料让人感到震惊。

麦积山石窟选址在疏松的砾岩上,不宜雕刻,造像绝大部分为泥塑。用泥塑做造像,只有中国盛行,这也是中国在世界雕塑史上的独创。

虽经千余年的自然剥蚀,许多塑像至今仍坚如磐石、光泽莹润。这里面的奥秘其实很简单—一种叫做“坚固剂”的物质发挥了大作用,它将塑像紧紧粘合在一起。这种坚固剂的材料说出来似乎很简单:黏土、麻筋和沙子,同时混合有糯米汁和鸡蛋清。虽说材料简单,但混合的比例,只有最娴熟的工匠才能掌握。让人意外的是,糯米汁和鸡蛋清这类“舌尖”上的食材,竟然是菩萨塑像的坚固剂。

可以说,麦积山泥塑能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保存1000多年,至今不少泥塑竟然坚硬如石,说明古代工匠在泥塑制作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塑像的断裂处,后人发现,泥塑的材料是以三合土为主,另加入棉花、麻刀等植物纤维。

据元代《塑画记》记载,古代雕塑所用的材料有“糯米、粳米、小油、黄蜡、桐油、硼砂、皂角、土布、生绢、瓦粉、铁条等几十种”。除了材料配比之外,制作方法也很讲究,工匠们长期探索获得的材料调配方法与塑造技巧,保证了泥塑像具有磐石般坚实、陶瓷般莹润的质感效果。

甘肃东部石窟群:绵延千年的“时尚艺术”

当见到陇南石窟传说中的“悬塑”时,你肯定会担心它们是否会突然掉下来。所谓“悬塑”,简单地说,就是悬空的雕塑,是倚靠在崖壁上或石窟内的某些支撑物、悬挂物上而塑造的悬空塑像。

而影塑是以泥、细沙和麦秸作材料,用泥制模具(泥范)翻制,表面经过处理,然后敷彩。通常背面粘贴于墙壁上,正面作凸起壁面较高的浮雕状,用以衬托主像圆塑。

其实,说起雕塑艺术,麦积山石窟还有一项绝活—“薄肉塑”,这是其它任何石窟都没有的一种雕塑形式。

在麦积山石窟第4窟龛帐上,东西向一字排开7幅飞天组图(注:印度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中国道教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其中5幅飞天就是用“薄肉塑”完成的。

薄肉塑是一种“绘、塑”结合的表现手法—飞天的面部、手、脚、颈部等身体裸露部分,是采用浅浮塑的方式,而衣服、披帛、臂钏、项圈、手持的乐器以及飞天周身飞旋的流云、花朵等其它部分,则是采用绘画形式。用“薄肉塑”塑造的飞天,既展现出壁画里飞天的那种轻盈、飘逸、灵动,又保持着雕塑一定的体量感,具有肌肤饱满、柔软的质感。

单单雕塑,就有如此多的艺术表现方式,可以说,在石窟里,艺术找到了最佳的表演“舞台”,它在这里算是“嗨”翻了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