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封神演义》停更原来是因为他?

 昵称60289047 2019-06-06

摄影丨年猪之猪

人类从利己主义出发,发明了公平。——夏目漱石

(取这个标题是证明我也会取这样的标题,前面如果加上“震惊”疗效更好!)

最近一段叨逼叨,以下基本倒叙。

1、#无心人断然不能活着#

听说封神演义停更了,我以为是纣王的错。直到有网友指出“真相”——因为“如若心死,不如西去”。这是电视剧里姜尚公对比干说的一句台词。看来我还是没有抓住重点,一直以为是纣王修了摘星楼的缘故。然后今天一早我又领会一番电视局司的相关精神,但,我-还-是-认-为:

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本身就应该反应人性的复杂和细节之处,让观众品味反思。如果是假的、刻意的、说教的,谁愿意看?又有何意义?什么反洞军发叛徒汉奸身上不能有太大人性闪光点啦,家人之间不能争夺家产啦,男女主不能有违法行为啦,学渣不能带坏学霸啦.....呵呵,撞尼玛了鬼!只有反映真实的人性才有吸引力好么,没有观众想看掺假水的东西,恐怕这道理他们不是不懂,只是沉迷于观众和创作者也就是所谓群众都无力阻拦的quan力,善于用愚蠢的、不怀好意的方法论去稀释本来就贫瘠的创作土壤,使它长不出像样的智慧和审美来。

2、#音乐是给耳朵的风景#

一直以来以为自己最喜欢的声音是🎸吉他 ,最近沉迷韩国综艺超级乐队,发现大小提琴才是大杀器。看到第三集,河铉尚、申艺灿、洪榛豪组表演的《viva la vida》,当时觉得这实在是太美好了,忍不住,热泪盈眶。虽然不知道在唱什么,但是主唱声音很清澈,明媚,大小提琴合作的恰到好处,乐手自己也很享受……音乐是给耳朵的风景没错。在日益逼仄的射会里,希望朋友们都学会欣赏音乐。

3、#大师是有品牌价值的#

很多人不能理解为什么大师的画那么贵,藏家竞相追逐,很是愤愤不平,觉得自己画得比大师还好。我想说,这些大师的画贵不是因为现在人们的所谓的“画得好”,而是他在他那个时代画得好,画得特别,以前没见过,自成一派。要说与现在比,莫奈梵高画的感觉还不如美院的大一学生画得好呢。人们追捧的是大师的精神,肯定的是他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所开创的新局面。

4、#加速度#

这个世界的变化是加速度的…无法挽救的,眼睁睁看着的。一切皆有因果,一切都是报应。等着瞧好了。

5、#翻译腔怎么啦#

外国文学,外国电影,还是希望保留那么一点异国情调的翻译腔。非常不接受过于本土化的翻译。比如前几天看夏目漱石的《我是猫》,里面有一句“你会感受到什么叫56个民族56枝花。”???看到这里,感觉像吃了只苍蝇。译者不尊重原著,也不尊重读者,如此意译,觉得这样翻译得很高超吗?真想破口大骂。就不能按照原意老老实实翻译吗? 翻译工作是说相声逗乐子吗? 

6、#对爬山虎的误会#

冬天刚过的那几天,墙上的爬山虎一点动静都没有,一点没发芽,没冒绿。连续几周一片死寂。可突然有一天,爬山虎趁我不注意绿了满墙。十几年前,我知道了日出时,太阳是突然跃出地平面的,并非一点点地移动,今天我发现就连爬山虎也是一下子就爬满墙的。这让我想起,那些绽放的花儿也绝对不是缓慢打开花瓣,而是一下子就开好了,吓你一跳。

7、#犬*儒#

现在想起来,大张伟这种人,其实就是犬*儒主义者啊。我接触的朋友中,也有的是犬儒主义者。他们的特点是,清醒、通透,有才,但不拒绝,不反抗。有人说,怎么犬儒主义不是有些也挺讲义气啊?犬儒也并非完全不谈义,也有可能是谈小义而非大义。他们头脑聪明,有真才实学、但他们精于算计,享受生活,及时行乐,不同程度地与黑*暗和解,向庸众妥协以追求利益,但并不赤裸作恶。和钱理群所说的精致利己主义者,有相似之处。但基于它形成的特殊原因和土壤,我对犬儒抱有一定程度的同情和理解,但不赞同。在我眼中,无论大张伟还是李诞等等这些人都是我所理解的犬*儒。

还有“人间不值得”这种说法——--虚无主义啊!

8、#关于叶永青事件#

当我看到有人说,叶永青事件宣告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破产,只有“写实主义”才代表艺术家有真诚人格的时候。我的感觉——“坏了”,这件事发生的意义完全偏离了主题,板子打向艺术本身。呵呵,也算是这国乌*合之众的特色。这个事件给了某些人尤其是一向看不惯当代艺术的写实匠人和国画圈人士攻击当代艺术的机会,让大众愈发对当代艺术失去信任。

9、#我们不需要艺术细胞#

在下觉得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艺术细胞。不过画画并不需要啥鸟艺术细胞,眼睛没瞎,手没废,买得起材料就能画。有没有艺术细胞跟画画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绘画,技艺耳。艺术不在手上,在观念。

10、#善良易做,强大次之,善良而强大最难。#

11、#专情有道理博爱不是错#

常有人问,你最喜欢的歌是什么?最喜欢的乐队是谁,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是什么?感觉一出口就要得罪好多作品,其实没有什么最喜欢,手心手背都是肉。最烦别人问这个话题了,这是对我们博爱的人的一种挑衅。gun。

12、#为日本做贡献#

今天在家看书,有个细节分享下。原来日本明治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从清*朝那儿拿了赔款(一小部分)回去就设立了教育基金,一举解决困扰多年的教育经费问题,然后免除全国小学生的学费,实现了真正的义务教育,比美国都早18年。这波操作不错啊。阔以讲我大*清也为日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帮助日本更新教学设施,设立教育奖励费。呵呵,日本的警察也不用天天到下乡逼着村民出钱让孩子上学了,于是穷人也不会起义反抗政府鼓捣喊他们上学了。厉害鸟,我的打清。

13、#美丽新世界#

基因编辑婴儿又让我想起了美丽新世界的预言。人类通过胚胎培育一出瓶就分了等级,按类别分配了统一的思想,科学家是科学家,下等工人是下等工人,社会永远和谐,没有竞争没有阶层流动,人们不创造艺术,不生孩子,不需要婚姻……人类的下场,可以预见。恭喜愚蠢又自作聪明的人类,我们的好日子真的在后头。

14、#听懂狗话#

很疑惑,现在科技都这么发达了,为啥我们还听不懂狗的话?

15、#装逼#

感觉自己不太适合看小说类文学作品,还是硬帮帮的历史类社科类艺术评论类适合我。令我看起来坚硬理性,充满学术性。

16、#《中日交恶史》读书笔记

中日之间的关系,可谓千头万绪,甲午海战之后,民间的反日情绪持续不断。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实在三言两句难以说清。


日本在全面侵华之前,文武两派严重对立,日本军人为维护日本在满蒙的权益,非常激进, 甚至发起兵变杀害了好几位内阁成员,因为这些人“不听话”。从此后,日本文官就噤若寒蝉。就是说日本实际上是被军国主义所绑架,外交大使、内阁都形同虚设,没有人再敢提用外交手段解决满蒙悬案了。国民也被军人蒙骗,比如关东军就经常夸大中国民间的反日运动,如果死了5个侨民,就报死了500侨民。


然后中国方面,虽然在条约上签了字画了押,但是签的是不平等条约,执行过程中能不遵守就不遵守(用四川话说,就是“梭边边”)。后来的国民政府非常强硬,一说就要收回各种主权,废除各种不平等条约,对于民间反日组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本每次拿来的谈判方案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求政府承认满洲国,然后取缔反日组织,这咋可能,哪个有胆当这个民族罪人?


另外,在战争全面爆发前,存在很多搅屎棍,比如为啥中日两国都不知道谁开的第一枪?为啥有学生在中日军队之间点鞭炮模拟枪声制造紧张气氛?双方互相指责但都不承认是自己干的。所以这里大概有第三方在故意搞事,火上加油,让全面战争提前。七七事变其实是七八事变,两军还没正式开打的时候,就有高跳起叫唤:日本侵华啦,赶紧抗日啦……我认为苏共有重大嫌疑,因为本身日本占领满蒙本身就是为了对付苏俄,苏俄才是日本的死对头,只要中日陷入战争泥潭,对苏便无暇顾及了。

军国主义会绑架国家,绑架政府。如果遇到不可调和的矛盾的时候,正常的国家一般会寻求外交手段解决。但如果军国主义占了上风,它就会磨刀霍霍。中日之战给我们最大的警醒应该是:一定要避免军*国主义抬头。记住战争残酷吧,这是中日共同的悲剧,也是人类世界的一大悲剧。

17、#《月亮与六便士》#

男主是个“纯粹”的人。面对灵魂的召唤和对艺术的追求,他可以放弃一切,包括责任,包括家的温情,甚至包括作为人的良心。对普遍人类应该有的社会属性完全熟视无睹,这才叫放荡不羁爱自由。你们只是在青春期标榜一下,装装样子,接近中年就被生活教训的来跟狗一样,但人家是真豁出去。不过,我想作者创造出这么个人并非谴责和赞美什么,只是告诉你:看,还有这样的人!

18、#你所不知道的小日本#

我们中国人一直叫日本人为小日本,以示藐视。不曾想到,人家日本政治家石桥湛山早在1929年之前就开始宣扬小日本主义。主张把中国的还给中国,放弃满蒙权益,放弃海外殖民地,建设好自己的祖国小日本就行啦。无奈日本受当时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尤其是农民食不果腹,由广大农村青年组成的日本军队主张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危机,国内民族主*义高涨…因此关于建设小日本的软弱外交并没有受到重视。

19、#你看电影还停留在分好人坏人?#

电影是讲故事又不仅仅是讲故事,江湖儿女并不是什么爱情电影,这是讲人生讲理想和社会的,很多人的人生都有意气风发的时候,但更多的是一个接一个的遗憾,能够坦然接受遗憾,转个身好好过,就算赢了。不然还能怎么样呢?爱情什么的其实是人生中的插曲,尽管令人心醉神迷,但总会过去的。但若两人认真爱护彼此,尊重彼此,互相包容,一起携手成长,建立起互相信任的亲密关系,这才有最终的好归属。很多人自以为明白,常常陷入“执着”的情绪,伤害别人又伤害自己。我相信他们中的许多人并非不愿自省,只是不懂得罢了。很多年轻女孩子喜欢炫耀男友对她的爱,并时刻确认不断考验男友 ,觉得确认了他的爱就有底气了,殊不知,作为女孩子,最大的底气是可以从容地失去他。

有时候电影表达的只是一声叹息罢了。不是告诉你谁好谁坏,谁对不起谁,只讲好坏的电影非常初级。

20、#精神量化#

物质和金钱确实可以量化,时间似乎也可以,但人在精神上体验的东西真的很难量化而且传递起来也很困难。

21、#道理在座各位都懂#

其实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谴责的某些行为,在某些条件下依然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比如我们站在旁观者立场会谴责不公,站在弱势群体立场也会谴责不公,那如果是站在不公事件中的优势方呢?也许会默默把钱和全放进自己的兜里。

22、然后就没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