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研习班纪实丨“欧洲针织文化探索”第三日

 雷渠梁 2019-06-06

6月3日女红传习馆迎来了“欧洲针织文化探索”研习班,邀请了美国资深针织教育家Beth Brown-Reinsel女士担任主讲老师。此次研习班为期五天,将结合动手体验、实物观察、互动交流的多元学习,带领学员们深入浅出地了解西方不同民族发展出的针织技法及风格,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创新的针织作品。

第3日

瑞典:独一无二的缠绕针织法

第一个英伦主题的针织历史文化研习已告一段落,今天我们转向北欧瑞典的Dalarna达拉纳省。

达拉纳田园风光

有人说瑞典的代表景色应该是两个:幽绿的松树林和阳光下闪光的简洁小红屋。达拉纳省被誉为最具瑞典田园诗意的风景区,首府叫Falun法伦市,有一座超过千年历史的联合国世界遗产斯道拉铜矿(Stora Kopparberg) 。1974年,在这个铜矿渣堆下发现了一只使用某种特殊编织方法织的手套。这个渣堆可追溯到的历史年代非常确切—1680年,那么这只手套的年份至少比这个时间还要早了。

法伦市风景  

发现手套的斯道拉铜矿

法伦市的针织历史超过四百年,至今还是全民热爱的手工艺活动。这种特别编织方法叫做Twined knitting(缠绕针织),瑞典人称Tvåändsstickning,是一种极其独特的针织方法。首先它得用两股或以上的线同时编织,其中两股在织每一针时都要在反面扭绞一次,这两股线还是从同一团毛线球的内外分别抽出来的,如果抽象地理解,可笼统称为Two-End Knitting(双头编织法)。

Beth老师的瑞典缠绕编织系列作品

为配合这样的编织方法,斯堪的纳维亚地区还专门有绕线用的木棒,以确保绕出来的球是空心。

名为Nostepinne的木棒,有着好闻的香气

现代的我们有更方便的绕线方式。用这台小巧的绕线器,老师亲手演示,一分钟就能绕好一团线。

老师演示绕线

拿着一团绕好的毛线球,就可以开始织了。用这种方式扭绞编织出来的成品因为有两层线,外观分外厚实可爱,因此特别保暖。

Beth老师织的瑞典传统风格手套 

成品表面与其他平针技法的作品比较,显得更紧密、更光滑,针脚也更整齐,而纹路看起来则特别有立体感。同时因为密实和厚,成品不太有弹性,要是稍微加以缩绒,会呈现出介于羊毛毡和普通毛衣之间的硬度密度,质感独特。

瑞典人一般用这种技巧织小件物品比如袜子、手套、帽子等。但如果把双股线换成撞色,就会有提花一样的效果。

一团黑白线织成的手套

同样是达拉纳地区,有一种叫做Gagnef的民族风小外套,整个袖子都是用这种技法织成的,老师特别带了一件过来与大家分享。为了剪裁成袖子,毛衣在织的时候会特意留一个纹路作标记,经过缩绒以后轻微毡化,毛料变得很结实,可以沿纹路剪开也不会破掉,再装到衣身上形成袖子。染色的方式也很特别,是用白色底线配小朵黑色附加线织好,再染成红色。

老师带来的Gagnef Jacket

学习这种技法,开始颇花了一点时间。它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系统,起针的方式、上下针、加减针等等所有的针法,都和平时见到的织法不一样。学员中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手织毛衣品牌“纯在”的设计师,她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技法。幸好,上手以后,大家都织得越来越顺手,甚至感觉比昨日的普通织法织起来更爽快。

三股线同时起针

Beth老师讲解此技法的独有系统

由于每织一针双股线都会扭绞一次,织了一会儿以后线就会缠绕得很厉害。这时就显示出一开始只用一个球的优越性了:稍微整理一下让毛线球垂在空中,两股线会因为自身的重力和捻度反向转动,自己回到不缠绕的状态!如果一开始就用两个球,就不会有这样的便利。这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呀!

毛线球神奇地自行“解除缠绕”

我们用“袜子”这个载体来学习整个缠绕针织技法。先织脚踝,后跟留针破开,织完袜筒以后最后再回头来织。所以后跟的部分还可以用不同的线,和脚踝处的起针线相呼应。学了这种方法,才知道为什么许多市面上的袜子都在后跟处可以有另一种颜色。现代人习以为常的设计,都和它的起源息息相关。

大家的袜筒半成品

希望袜子明天能变成这个样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