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过端午 划龙舟,敲锣鼓 吃粽子,驱五毒 …… 端午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驱凶辟邪是个这个节日的重头戏。但端午节也是有很多考究的,择一君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三个禁忌。 禁忌1:不宜说“端午节快乐”,应说“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不宜互祝快乐,而应互祝“端午安康",因为端午节是个是拜祭祖先和纪念先贤的节日。传说在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江。 而且五月初五是毒日,是驱阴辟邪的日子。通常在这天,人们会在房门上插艾叶、桃技、菖莆以驱鬼,薰白芷、喝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以保身体安康。 非遗专家杨广宇教授表示,要扫扫盲了,不是所有节日都可以互祝快乐,如清明节、端午节,只能互送“安康”。 禁忌2:端午节为“毒日”,不易进行泄耗活动 五月里有九天是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被古人称为九毒日,而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故称为“毒日”。 这时候天气逐渐转热,雨量增多,空气闷热潮湿,毒虫肆虐、瘴气流行,等于是为炎热添了一把毒火。 而人体在这个时候阳气达到最旺,火旺至极,阳气外散时,内里虚弱,不适合进行泄耗活动,所以也有“九毒日”不宜行房事的说法。 禁忌3:粽子虽美味,但不宜多吃 1、心血管病患者:肉粽和猪油豆沙粽子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过量进食容易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胃肠道病患者:粽子不易消化,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如果空腹吃粽子,糯米会在胃里停留很长时间,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炎、食道炎患者旧病复发。 3、糖尿病患者:甜粽中含糖较多,如果过量地食用,就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甚至出现昏迷。 正巧今年的端午节也是全国统一高考日。 据说,“粽”与“中举”之“中”谐音,古代还有上考场前吃“粽子”的民风民俗,寓意图个吉利,能够高中。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粽子较难消化,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现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建议考生们考试当天不宜多吃粽子。 如果想吃,宜选小个的粽子或一小块粽子,尝个味道,讨个好意头即可。 最后 祝福考生们高考“高粽”! 祝福所有人端午节安康! -来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