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画史上最惨重的五次劫难,令人惋惜,上千幅珍宝毁于其中!

 夕阳红老来少啦 2019-06-06

第一次劫难,发生在南北朝时期

梁元帝萧绎在位时期,喜好读书作画,他的文章、书法、绘画称三绝,其绘画对隋唐影响很大,他珍藏许多古代书籍、字画。

天成元年,梁国遭遇西魏的进攻,京城失陷,梁军大败,梁元帝萧绎逃往江陵。

他担心自己的珍藏的宝物落入敌人手里,于是令舍人高善宝“将聚集数十年……古画、法帖、古今图书十四万卷,尽焚于一炬”,自己还感叹“读书万卷,犹有今日!”

 

 

幸运的是,有一部分还没有完全烧毁,西魏将领于谨“等于煨烬之中,收其书画四千余轴,归于长安”。

第二次劫难,发生在隋朝

隋文帝喜欢收藏书画,他对汉文化的发展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春秋汉代几百年来的混战,文化典籍因战火焚毁,遗失大半。583年,隋文帝下诏求书,献书一卷赏绢一匹,“民间异书,往往间出”“一、二年间,篇籍稍备”。

隋时的藏书量是中国历代最多的,隋朝藏书最多时有37万卷,77000多类,只可惜其中大部分又再次毁于隋朝末年的战火。

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日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大业十二年(616年),隋炀帝杨广到扬州巡游,同行有一只船,装载着珍稀书画,不料,这只船中途莫名其妙沉没了,诸多书画全部葬身大运河。

第三次劫难,发生在大唐武德五年

《隋书》记载,唐军“克平伪郑,尽收其图书及古迹焉,命司农少卿宋遵贵载之以船,溯河西上,将至京师,行经砥柱,多被漂没。其所存者,十不一二”。

简单解释,就是李世民派遣宋遵贵用船装载王世充、窦建德等人珍藏的书画宝物,打算运往长安。

即将到岸之时,船底撞石,船身开始倾覆,书画宝物悉数落入水中,虽抢救出一些,大多数书画却永远留在了水中,所剩只有十分之一二。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第四次大劫难,发生在唐朝时期

安史之乱爆发,长安皇宫珍藏的大部分书画被洗劫一空,有的被劫掠,有的却毁于战火。

据记载,此次被毁书画,仅王羲之的真迹就有465件,几乎是王羲之传世的全部真迹!从此全部消失,而如今现存的所谓王羲之墨宝,其实大多为后世的临摹作品。

王珣《伯远帖》

第五次大劫难,发生在清朝灭亡之际

末代皇帝溥仪曾将清朝时期收藏到的书画珍宝装进七八十口大木箱中,偷运抵天津,变卖了数十件。

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人将这些书画运往长春。伪满洲国灭亡后,溥仪出逃,这些书画作品大多被遗弃,或被偷窃,或被低价卖掉。

据记载,其中包括有三国时期钟繇的书法真迹、晋代王羲之的《曹娥碑》拓片、王献之的《二谢帖》、唐代高僧怀素的真迹、宋代徽宗皇帝的花鸟画等稀世珍宝。

王羲之《二谢帖》摹本(日本皇室宫内厅三之丸尚馆藏)

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形成,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者,需要我们共同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