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俊义|西峡民谣辞典【59--60】

 CrossPM 2019-06-06

59

黄鼠狼只说它娃香,

刺猬只说它娃光。

黄鼠狼浑身带着骚气,很远都能闻到。西峡有句话叫“打不住黄鼠狼,惹一屁股骚”,足以说明黄鼠狼不但自己骚,它身上的骚味弄不好还会沾惹到他人身上。

黄鼠狼与人很近,老宅子里往往都会有黄鼠狼。时间长了,人们把黄鼠狼叫做大仙。打不住黄鼠狼惹一屁股骚,这句话带着环保主义倾向,提醒人们不要随意去打黄鼠狼。

1995年,我们单位房顶的隔热层里,竟然来了几只黄鼠狼,大白天会从三楼的小角门里,顺着楼梯走下来,到院子里肆无忌惮的与人对视。三楼有个葡萄架,有的时候,黄鼠狼在葡萄架下钻来钻去,一点也不害怕。大概是几个写东西的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人,都是手无缚鸡之心的人,所以黄鼠狼才大摇大摆的在我们的院子里晃荡。

黄鼠狼只说它娃香,是借着黄鼠狼来说人的。黄鼠狼没有微信也没有QQ,不会连篇累牍的说自己的娃是香的。人们臆想黄鼠狼会说黄鼠狼娃是香的,黄鼠狼或许还要去控告人们造谣污蔑。

刺猬虽然浑身是刺,形象还是很不错的。白色刺带着黑色的刺尖,黑色的刺带着白色的刺尖。抱成一团的时候,如同一个黑白相间的圆球。刺猬的头很小,很容易缩到身体里去。刺猬缩为圆球的时候,人不知道它的脑袋在哪里。

我刚搬家的时候,门前是一个空地,长着几棵臭椿树和杂草,里边就有刺猬。有天晚上十点多回来,一只刺猬卧在我家的大门口。我两只手把刺猬捧起来,放到院子里。第二天早上,刺猬不见了,我不知道它是从哪儿钻出去的。

刺猬只说它娃光,也是人们借着刺猬来说人的。刺猬只有刺猬的语言,却没有刺猬的文字。它说自己的娃是光溜溜的,可能也是人类的臆猜。刺猬知道,像它那样小的身体,不长一身刺,人类早把它炒成一盘菜吃光了。刺猬的世界里以刺为美以尖利为美,因此刺猬是不会夸它娃是光的。

黄鼠狼只说它娃香,刺猬只说它娃光,针对的是人类共同的习惯,总是喜欢夸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完美。我见过有的孩子每次考试都是三二十分,父母也会说:我们孩子不笨,就是粗心。也见过孩子整天打南打北,父母也会说:我们孩子很聪明,就是手有点搔。也听到几个所谓的教育专家,大讲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批评出来的。这是啥球专家,顶多就是替家长说了一句:我们都是黄鼠狼,我们的孩子都很香,我们都是小刺猬,我们的孩子都很光。

中国家长的通病是:不实事求是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把孩子估计的过高,让自己和孩子在某一天共同失望。

西峡人都知道黄鼠狼和刺猬的民谣,却都是黄鼠狼和刺猬。这就是二律背反:闻到自己孩子的骚味不敢说骚,遇到自己孩子浑身长刺不愿说扎。

自己编的圈子,自己跳进去不出来,就是西峡人对待黄鼠狼和刺猬这则民谣的普遍心理。

60

会维持维持哥嫂,

不会维持维持娘老。

孝顺父母是最头疼的一个话题。

遇到很多人,都会说一大套关于孝敬父母的理论,来证明自己是个很孝顺父母的人。

其实孝顺父母是个很琐碎很细致的活,不是说的是做的。很有钱的人,冬天能为年迈的父母买十条棉裤,但是不能保证冬天父母的棉裤都是干的。没多少钱的人,可能为年迈的父母买两条棉裤,却可能保证一个冬天年迈的父母不穿湿棉裤。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文化层面,孝顺父母最基本的两个人物,第一个是儿子,第二个是儿媳妇。这两个人能够做到孝顺,父母就算是个有福之人。中国的二十四孝图里,二十四个人基本都是男的,可见儿子在孝顺父母这件事上是第一责任人。

儿子和儿媳妇和姊妹弟兄的矛盾,最容易从对待父母的态度上爆发出来。儿子和儿媳妇认为自己已经做得不错了,姊妹弟兄却要说还有很大差距。似乎这样说是在维持自己父母的利益,其实这是在破坏父母最基本的利益。哥嫂尽到努力了,姊妹弟兄还要另眼相见,这就是很不明智的表现。

会维持家庭的人,都是最会维持哥嫂的人,而不是最会维持娘老的人。娘老要哥嫂照顾,维持好哥嫂就是维持好了娘老。姊妹弟兄把哥嫂惹毛了,照顾娘老就会有所闪失。

父母安度晚年的,往往都有一对哥嫂在默默的照顾娘老。姊妹弟兄指手画脚的多了,等于是把娘往尴尬的境地里推。

这则民谣还有一个最基本的时间和生命的关系问题,娘老再能活,早晚是要离世的。父母离世后,对于姐妹,娘家就是哥嫂。对于弟兄,老家就是哥嫂。父母在故乡在,父母走故乡走,假若还有一点故乡的情感在牵挂,那就是哥嫂。

每个家族都是这样维系下来的,记住“会维持维持哥嫂,不会维持维持娘老”这则西峡民谣,就是记住了一个朴素的真理。

【附记:没有哥嫂的,弟弟和弟媳也是一样的。维持娘老的同时维持弟弟和弟媳,也是孝顺父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长满青苔的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