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国灭燕,本来出师有名是场正义之战,为何落得燕人喊打诸侯声讨?

 燕山茶社 2019-06-07

出师有名?正义之师?扯淡!希望你认真阅读本文,了解历史真相,从此改变历史错误观念。本文将讲述齐国如何乘人之危而伐燕,使得各诸侯国“群情激愤”,几双手同时将他的头按在地上“群殴”。

燕王禅让

燕王哙的“前任”是燕王易,子之是燕王易的儿子。燕王哙任其为国相。

这一年,齐国使者苏代访燕。哙礼节性地问道:“齐王如何”?苏代说:“必不能称霸”。“为什么?”,“因为不相信他的大臣”。燕王哙是个理想主义者,于是就特别信任之子,把国家大事任由他处理。子之以“百金”相赠苏代。这里要特别交代一下:子之与苏代是“儿女亲家”。

“鹿毛寿”说:“禅让许由,许由不接受。尧既得天下美名,又没失去天下。大王不如把王位让给相国,他也不敢接受。大王岂不是与一样的美名了”?于是哙把国家都托付给了子之。这里又要交代一下:鹿毛寿与苏代是“私门之党”。

哙竟然相信了这二人的蛊惑!子之“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发”,独断专行,酷虐百姓。百姓多有怨言。

燕国内乱

太子反对父亲“禅让”。公元前314年,以将军市被为先锋,集结兵众夺取政权。这场祸难持续了好几个月。哙、平、子之都在这场战乱中丧生了。

齐宣王乘人之危,攻陷燕国

说白了,燕国内乱就是齐宣王怂恿、唆使并策划的。齐宣王派使者联络上太子平:“听说太子将要整治君臣上下的名义,显明父子相承的地位。我齐国虽然不大,愿助你一臂之力”。

于是以“助太子平登位”的名义,趁着燕国内乱,大举进攻燕国。差点灭了燕国。后燕王哙的次子燕王在赵武灵王的帮助下即位。

燕国复仇

燕昭王即位后,励精图治,国力日渐强盛。他忘不了齐国趁火打劫之辱,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报仇雪恨。但他心知肚明:虽然燕国暂时恢复元气,但国小地僻,与齐国相比,力量悬殊。若与之战,无异于鸡蛋碰石头。

于是他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各国有才之人纷纷投奔他。经过考察,他发现魏国使者乐毅很有才能,便任他为“亚卿”,把许多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处理。

又过了几年,燕昭王认为燕国强大起来了,而齐国的各种社会矛盾突出,危机逐渐显露,便与乐毅商讨伐齐。

乐毅伐齐

乐毅认为齐国地广人多,单凭燕国一己之力难以取胜,建议联合其他国家共同伐齐。于是燕国分别联系了赵、楚、魏、秦诸侯各国。

此时齐国当政的是齐宣王的儿子齐湣王。他骄横霸道,经常欺负弱小的国家。各诸侯国都曾深受齐湣王的骄矜暴戾之苦,对他非常不满,都愿意同燕国共同伐齐。

公元前284年,乐毅率五国联军进攻齐国。齐国终究不敌众国的排山倒海之势,大败。齐军遭受重创。

乐毅让秦、韩军队回国,让魏进攻宋国,赵进攻河间地区。自己率军乘胜追击,长驱直入,直捣齐都临淄。齐湣王逃跑了。各国几乎瓜分了齐国。齐国遭受疆土四分五裂,势力大大削弱。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乘人之危”本来就为世人所耻。别看他一时强大,短时得利。但团结的力量是巨大的。齐国最后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国土遭受分裂的命运,那是他活该!

这就是齐伐燕,却遭各诸侯国围殴的经过。我们现在来驳斥题主的“论点”:齐伐燕究竟是不是“正义之师”?

开始时,燕民对齐军还是欢迎的,帮助平乱嘛!但打着打着,味道变了,赖着不走了,掳土掠财了,侵占城池了。

现在有不少人都认为齐伐燕是“正义之师”,是讨伐昏庸,是吊民伐罪。这种观点使我深感不安。如果齐助燕平乱之后,就撤军,还政于燕,这还算“正义之师”。但齐国不是这样,打着助燕平乱的幌子,打着自己的算盘,做着侵占他国的兽行。这还算是“正义之师”吗?我只想说:“齐伐燕是披着羊皮的狼”。

现在是和平年代。咱们不谈战争,咱往小处说吧!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人乘人之危,乘人之困,而去施行侍强欺弱的畜行,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们也不会答应。至少让他陷入與论的漩涡,唾沫星子也要淹死他(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