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读过赵树理的作品吗?他的作品给你感受是什么?

 燕山茶社 2019-06-07

我读过赵树理许多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其中《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李家庄的变迁》,让我最为熟知。这是他在新中国建立之前创作的。周扬曾称之为“三幅农村中发生的伟大变革的庄严美妙的图画”。被视为实践1942年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经典之作,和确立新文学要为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道路的奠基之作。

以《小二黑结婚》为例,这篇短篇小说记述了小二黑和小芹反对和拒绝了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婚姻包办,最后,他们的自由恋爱得到认可,有情人终成眷属。

读赵树理的伟大作品,可以感受到他独有的写作风格和独特的艺术技巧。

一,大众化。他努力实践和落实着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力求让群众喜闻乐见。他总是用群众的语言来反映群众的思想情感,用让识字的群众读得懂,让不识字的群众听得懂的语言来总结和概括人民群众的生活,并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并促使他们拥有更热爱生活的热忱和建设描绘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农村崭新图画的干劲。

二,赵树理着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闪光的一面。诚然,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渊源流长,辉煌灿烂,让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传统文化中必有真金,这是文化革新的基石和载体。所以,他的许多作品,把传统文学和民间文学中总是存在的清天大老爷为民请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朴素思想观念,借助新的政治思想理念,重新创造出焕然一新的作品,然后再送给人民群众,以满足他们朴实的生活愿望。这一点,与鲁迅的创作风格截然不同。鲁讯着重批判中国国民性格的缺陷,表达了社会思想革命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是的,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饱受列强欺凌,这促使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觉醒,逐步认识到中国人民存在在封建思想文化的长期禁锢下而形成的国民性格弱点。对中国传统文化,赵树理着重谈对其中真金的继承,鲁迅着重谈对其中丑陋的摒弃,形成中国近代文化革命和发展的两面旗职而名垂史册。

三,赵树理写的小说,一般是生活流水帐目的记叙,刻画的人物形象不够丰满;情节单一,只见主线的粗枝大叶,难见伏线的伏脉千里;注重于戏剧舞台上的脸谱化描写,缺乏人物内心活动的内涵呈现。但这些缺陷并不影响他的作品的思想教育意义。他终其一生,他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文艺创作上,都始终对农村群众抱有善良的朴实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