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语文常考文化常识91条

 三板斧的图书馆 2019-06-07

官职典制

中央官职 19 条

【宰相】封建社会辅佐皇帝执政的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帝王总揽国政,统率百官。但历代所用正式官名不同。

【尚书】始置于战国,是掌管文书的官,后来权势渐大。汉成帝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办事。隋代始分六部,是中央行政机构,以尚书为各部长官,以后历代相承。

【参知政事】官名。唐代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为宰相。以他官而居宰相职位的,有参议得失,参知政事等名目。宋代在宰相外,另设参知政事,为宰相的副职。辽、金、元相承,明废。宋代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都曾任此职。

【御史大夫】官名,秦置。其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御史】春秋战国时期列国皆有御史,为国君亲近之职,掌文书及记事。秦置御史大夫,职副丞相,位甚尊,并以御史监郡,遂有弹劾纠察之权。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

【太史】史官之长,主管修史及天文历法等。秦、汉设太史令,汉代太史为太常之属官,掌管天文历法。魏晋以后,修史的职权划归著作郎,太史仅掌管天文历法。隋代改为太史监,唐代改为太史局,后又改为司天台。明清两代均称钦天监,修史之事则归于翰林院,所以也称翰林为“太史”。

【拾遗】官名。唐始置,掌谏议。左拾遗属门下省,右拾遗属中书省。

【中书令】汉武帝始置,以宦者担任,负责传宣诏命。西汉后期改为“中谒者令”,魏晋为中书省的长官之一。南北朝时,任中书令者多为当时有文学名望的人。至唐代,非有特殊资望者不授此官。元代中书令权位尤重,或以皇太子兼任。明代废。

【郎中】始置于战国,职掌侍卫。秦汉沿置,内充侍卫,外从作战。晋至南北朝,为尚书曹司的长官。隋唐以后,六部都设置郎中,分掌部内各司政务。宋代以后对医生也称“郎中”。=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隋唐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明、清两代,与尚书同为各部的堂官。

【尹】古代官名。商代、西周时期为辅弼之官。春秋时,楚国长官多称“尹”。秦汉之际,楚官又有左尹、右尹之称。汉代以后,都城的行政长官称“尹”,有京兆尹、河南尹等。元代,州县长官也称“尹”。

【令尹】春秋时楚国最高的官职,相当于丞相。后也用来泛称县、府等地方行政长官。

【有司】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泛指官吏。

【尚书郎】官名。东汉始置。初从尚书台令史中选拔,后从孝廉中选取。初入尚书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满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省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员,综理政务,通称“尚书郎”。

【给事中】秦始置,秦汉时期为加官名。无论何官,加上“给事中”,就可接近皇帝,出入宫禁。魏晋以后为正员。 

【三闾大夫】春秋时楚国设置,主要掌管昭、屈、景三姓贵族事务,屈原曾任此职。

【大夫】职官等级名。三代时,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等;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级。官名。秦汉两代,有御史大夫、谏大夫、光禄大夫、大中大夫等,多系中央要职和顾问。唐宋有御史大夫、谏议大夫等。明清不设。爵位名。秦汉时,分爵位为公士、上造等二十级,其中大夫居第五级,又有官大夫、公大夫、五大夫等。

【洗(xian)马】官名。秦始置。汉时亦作先马。太子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太常】九卿之一,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秦称奉常,西汉改为太常。后历代沿置,设太常寺。 

地方官职 8 条

【节度使】唐代总揽所辖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陆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隋代以后,刺史成为一州的行政长官,以后刺史成为太守的别称。元、明两代废除,清代仅用作知州的别称。

【太守】官名。战国时为郡守的尊称。西汉时始为郡守的正式官名。汉景帝改郡守为太守。魏、晋、南北朝惟北周称郡守,余均以太守为郡长官。隋初以州刺史代太守,唐初承隋制,后改郡为州后,太守不再为正式官名。以后宋代的知州、明清的知府均以太守为别称。

【巡抚】明初始设,负责巡视地方。清代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官。

【通判】宋初,通判握有与地方长官联署州、府公文的权力,实为监察之官,有“监州”之称。清代各府通判职权大为削减,另有州通判,称“州判”。

【总督】别称“制军”“制府”“制台”,明代始置。明代初期在用兵时派京官至地方总督军务,事毕即罢。清代时总督为地方最高长官,综理军民要政。

【布政使】又称“藩司”“藩台”。明代置。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清代开始正式定为总督、巡抚的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

【按察使】又称“臬司”“臬台”。唐初仿汉代刺史制设立按察使,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明代中叶后,按察使成为巡抚的属官。清代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与布政使并称“两司”,宣统三年(1911)改称“提法使”。

官职制度 6 条

【禅让】把帝位让给贤者,如尧传舜、舜传禹等。

【嫡长子继承制】在古代宗法社会中,嫡长子有继承父亲地位和财产的权利。嫡长子继承制主要适用于王位与皇位的传承及宗法制度下贵族爵位的继承。嫡长子继承制始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后世王朝多因循周制。

【宗法制】宗法制是古代以家庭血缘为基础,根据家族成员血缘的远近来区别嫡庶亲疏的一种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等级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到周代逐渐完备。为了巩固贵族统治,西周统治者在推行分封制的同时,又实施宗法制度。

【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中央官制,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制度。唐朝时,三省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丁忧】遭父母之丧。官员遇父母亡故,一般均解除官职,守丧三年(实际为二十七个月),期满后始得起复,称为“丁忧”。

【夺情】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守丧。守丧期间,守丧的人不准为官,如无特殊原因,国家也不可以强招守丧的人为官,国家因特殊原因强招丁忧的人为官,叫作“夺情”。

官职变动 

表授予官职 7 条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征】由君王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荐】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孟子·万章上》)

【举】提拔,推举。如:子曰:“先有司,赫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拜】授予官职。如:拜亮为丞相。(《三国志·诸葛亮传》)

【除】任命,授予官职。如: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陈情表》)

【封】指帝王将土地、爵位、名号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表提升官职 3 条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如:上数欲用[刘]向为九卿,辄不为王氏居位者及丞相御史所持,故终不迁。(《汉书·楚元王传》)

【擢】提拔,选拔。如: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谭嗣同传》)

【升】官职得到提拔、升迁。如: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祭卢虔文》)

表降、免官职 6 条

【罢】解除,免去官职。如:明年,大司空李通罢,以成行大司空事。(《后汉书·马成传》)【免】免职,罢免。如: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

【废】废黜,放逐。如: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

【黜】贬退。如:公将黜太子申生,而立奚齐。(《国语·晋语一》)

【谪】因罪被贬官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并外放。如: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柳子厚墓志铭》)

表辞官 3 条

【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如: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张衡传》)

【乞身】古代认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东观汉记·张况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尚书大传·略说》)

宗法礼俗

政治礼仪 4 条

【封禅(shan)】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典礼。在泰山上筑坛祭天称“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辟场祭地称“禅”。

【五礼】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古代五种等级的礼,即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

【盟】两国以上或两人以上互相宣誓约定来协同办事叫“盟”。会盟时杀牲、歃(sh伽)血,并且宣读盟书,誓于神,叫作“盟礼”。盟与誓不同之处就在于举行仪式时盟要杀牲、歃血。遇有急难,诸侯之间会见,举行盟礼,共同约定,相互援助,就叫“会盟”。 

【牺牲】供祭祀用的纯色体全牲畜。

生活礼仪 11 条

【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加冠之礼,表示成年。

【笄(ji)礼】女子在十五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也要取字。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 

【长揖】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礼,拱手高举,自上而至极下行礼。

【拱】拱手。两手相合胸前,表示恭敬。

【九拜】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古九拜之一。用于下对上或平辈间的敬礼,也常用于书信起头或末尾做敬语。

【稽(qi)首】古代一种跪拜礼。行稽首礼时,拱手胸前先拜,而后叩头至地,并停留较长时间,为古人最恭敬的礼节。

【长跪】古代礼节之一。指直身而跪,表示庄重。

【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倨傲无礼的表现。

【跪】两膝着地,挺直身子臀部抬起。

【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席,臀部压在脚后跟上。

宗法 4 条

【亲戚】亲爱。内外亲属。

【嫡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正妻所生的儿子。有时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即“嫡长子”。从周代起,王位一般都由嫡长子世袭,直至清末。

【庶子】封建宗法社会中指妾(小妻)生的儿子。也指正妻所生的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

【伯(孟)仲叔季】古代兄弟或姊妹间依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序。一般来说,“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最小的。

座次尊卑 5 条

【席次】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座次】古代的室在堂后,南墙开一窗,称作“牖”,牖东有窄墙,墙东为户(门),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虚左】古代乘车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今人有“虚左以待”一语。【官位】官职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

【车座】古时出行的车以左为尊。兵车有所不同,兵车的指挥车是主帅居中执掌旗鼓,御者在左,另有一人在右保护主帅,叫作车右。普通的兵车是御者在中,左右各一甲士,左边甲士持弓,右边甲士持矛。

谦辞 8 条

【朕】本为古人自称之词,从秦始皇时专为皇帝自称,他人不得擅用。

【寡人】古代诸侯王的谦称,后用作皇帝的谦称。

【孤】古代王侯的自称,汉以后盛行。

【不肖】即“不才”“不贤”,旧时表谦卑的自称,自谦自己没有本事,不能继承祖辈德行,多用于长辈死后。

【家严】亦称“家君”“家尊”,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家慈】旧时对别人称自己母亲的谦辞。旧俗有“严父慈母”之说,故有此称。

【拙荆】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荆”本为一种灌木,荆钗布裙为古代贫寒人家妇女的穿着,故以此代称。

【犬子】对人称自己的儿子,又指对别人儿子的鄙称。 

敬辞 7 条

【陛下】原来指站在宫殿台下的侍者,群臣进言时不可直呼帝王,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后来“陛下”成为对帝王的尊称。

【东宫】是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借指太子。这与“中宫”又可以借指皇后是同样道理。

【麾下】古代对将帅的一种尊称。“麾”是古时军中将帅指挥用的旌旗,为将帅指挥权力的象征,故以此称之。

【足下】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所用的敬辞,表示尊敬对方。

【执事】管事的人。不直接称对方,而称执事,表示尊敬对方。

【丈人】一般指对年长男子的尊称,也指丈夫、岳父。

【左右】身边侍候的人,近臣。称呼对方的客气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