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老师谈诗”第六讲: 诗中有画

 君月之家 2019-06-07

“谭老师谈诗”第六讲:

诗中有画

谭汝为


诗与画是艺坛上一对孪生姊妹,她们之间有着互相取资的传统。宋人蔡绦在《西清诗话》中说:“丹青吟咏,妙处相资。昔人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者,盖画手能状,诗人能言之。”另一宋人张舜民在《画墁集》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借助语言文字描述形象以抒情达意,更长于抒情;画借助线条墨色构成形象,更长于状物摹形。唐代诗人王维同时又是著名的山水画家,他能熔诗歌、绘画的创作手法于一炉,所以他的许多诗作都充溢着诱人的诗情画意。

王维以诗人的敏感想象,用画家的眼光去摄取最能表情达意的景物,加以经营结构,组成和谐的画面。如: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以上诗句都有写意画的效果,略加点染,就形成一幅风景画面,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王维的诗作常采取虚实相间的手法,例如《华岳》:

西岳出浮云,积翠在太清。

连天疑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沉华阴城。

用浮云、翠色、白日、青冥等来烘托华山高耸入云、遮天蔽日、绵亘百里的气势。然后又用神话传说进行点染: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坼,大河注东溟。

遂为西峙岳,雄雄镇秦京。

给西岳华山披上一层神异的色彩。再如《山居秋暝》中间两联: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6/0711/163054707_1_20190607114453720

从秋夜山村景物中,选取四个最富有特征的片段用素描手法勾画出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明暗相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情洋溢在画面之中,动静互衬,有声有色,具有动态的美感。

王维的诗作往往精于选景,巧妙进行布局,使诗中显示的画面主次分明、远近相衬,《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口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这首诗景物较多,但安排井然:从色彩安排上看,苍翠的寒山与落日余晖相对照;从线条对比上看,落日与孤烟相映衬;从声音的布局上看,潺湲的秋水与暮蝉的鸣叫相呼应,在这个背景的烘托下,倚杖老人乘醉狂歌的姿态更使诗情画意融洽起来。“接舆”“五柳”两个典实给整个画面涂上了浓重的情趣色彩,闲逸恬适的隐栖之情充溢其中。景物繁而不杂,构成和谐的画面。另外,着色用墨浓淡兼施,明暗相间的画技运用在诗作中,也可以丰富诗的艺术表现力。如:

薄霜澄夜月,残雪带春风。

古壁苍台黑,寒山远烧红。

薄霜、夜月、残雪色彩淡雅,而“古壁苍台黑,寒山远烧红”色彩浓重,二者浓淡映衬,十分醒目。大自然的景色是丰富多彩的,诗人在描写自然界的色彩时,往往撷取最能引起人们注目的对比色,使景物活脱,情态盎然。如王维的诗句:

△  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

△  荆溪白石出,天空红叶稀。

△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

诗人采用多样化的色彩对比,逼真生动地描摹自然风光中的景物,绚烂多彩,色泽丰润。

王维曾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偶然作》),颇以能为画家而自豪。王维诗歌“诗中有画”,能达到形似与神似的统一。其诗中的画不仅传达出山水的形貌特征,而且能体现山水的性格,并融进诗人主观的情趣。苏东坡关于“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段话已成为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定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