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百日百首 Day 1 《还自广陵》 by 秦观 Day 2 《和子由渑池怀旧》 by 苏轼 Day 3 《秋声》 by 陆游 Day 4 《春日》 by 秦观 Day 5 《春日郊外》 by 唐庚 Day 6 《饮湖上初晴后雨》 by 苏轼 Day 7 《田家》 by 梅尧臣 Day 8 《别滁》 by 欧阳修 Day 9 《夜坐》 by 张耒 Day 10 《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by 陈师道 Day 11 《闲居初夏午睡起》 by 杨万里 Day 12 《醉眠》 by 唐庚 Day 13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by 苏轼 Day 14 《病起荆江亭即事》 by 黄庭坚 Day 15 《山中闻杜鹃》by 洪炎 Day 16《清明》 by 陈与义 Day 17 《陶者》 by 梅尧臣 Day 18 《送春》 by 朱弁 Day 19 《即事》 by 王安石 Day 20《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by洪炎 Day 21《乡思》 by 李觏 Day 22《汝坟贫女》 by 梅尧臣 Day 23《移居东村作 》By 王庭珪 Day 24《无题》 by 晏殊 Day 25《塞上 》by 柳开 Day 26《柳枝词》 by 郑文宝 Day 27《暑中闲咏》 by 苏舜钦 Day 28《夏意》 by 苏舜钦 Day 29《示儿》 by 陆游 Day 30《初晴游沧浪亭 》by 苏舜钦 Day 31 《病牛》 by 李纲 Day 32《樵夫》 by 萧德藻 Day 33《军中乐》 by 刘克庄 Day 34《戏答元珍》by 欧阳修 Day 35《运粮行》 by 刘克庄 Day 36《春思》by 方岳 Day 37《寄衣曲 》 by 罗与之 Day 38《游园不值》 by 叶绍翁 Day 39《约客 》by 赵师秀 Day 40《平甫见招不欲往》 by 姜夔 Day 41《扬子江》by 文天祥 Day 42《夜归》 by 周密 Day 43《茶陵道中 》by 萧立之 Day 44《野步》 by 周密 Day45《偶成》by 萧立之 《西楼》by 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先说作者曾巩:熟悉中国文学史的人,当然知道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但他却是普通人最不熟悉的唐宋八大家(没有之一)。让我们来掰着手指数一数啊:唐代的韩愈和柳宗元,都是有文章上了中小学课本的人物;宋代欧阳修和王安石,历史上都是大官儿,搞过变法什么的,普通人即便没读过他们的文字,也至少知道他们的名字;苏洵,苏轼和苏辙,这是一家三口人,背诵的时候谁也不会背漏。想想看,是不是只有曾巩。 你要问我为啥记得他?因为他也是江西人…而我们江西,一共没出几个名人,只能背诵住,便于充门面。 西楼这首诗展现了一种奇妙的情绪:
一句讲视觉,“海浪如云去却回”,一句讲听觉“北风吹起数声雷”。关键是两句都写出了动感。视觉的动感体现在海浪如云,来来回回;听觉的动感体现在数声雷由北风吹来,由远及近。看这景象,显然是要下雨了,而这时候,作者的奇妙情绪出现了:“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嗯嗯,作者不但不避雨,反而赖在床上等雨来。多好啊,因为躲避不是办法啊,难道躲避之后,雨就不下了?还是欣赏好。而这首诗的迷人之处便在于此:面对风暴,与其逃避,不如卧看。用不着苦大仇深的,人生嘛,有晴有雨,有起有伏。 恩,我突然觉得我和曾巩有共鸣。我写过一本叫做《做好生活选择题》的书,里面有这样一篇关于“未知”的文章:
因为不知道自己会梦见啥,所以 早点睡 文勇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