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期 中医学一点,健康多一点 全文共计1236字 | 阅读需要5分钟
笔者 | 季春红 尹中信 路臻 | 河北省保定市第一中医院 妇科慢性附件炎症为临床多发病,其中因经久不愈形成包块者也较常见。西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笔者自拟公英汤临床加减运用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及用法】 公英10g,赤芍10g,川牛膝10g,桃仁8g,桂枝6g,夏枯草6g,柴胡6g,水蛭6g,甘草6g。 随证加减:
方法: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14天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 【适应证】 慢性附件炎性包块 【案例】 常某,女,35岁,11月8日初诊。 主诉:左少腹刺痛伴黄带量多5个月。辗转市内各大西医院就诊一致确诊为慢性附件炎伴包块。抗生素反复治疗,时轻时重,疗效欠佳。患者带下气臭,经前易怒,乳房胀痛,舌红边瘀斑,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妇科检查和盆腔B超检查结果均示:左附件区慢性炎性包块,大小约为3cm×2cm×2cm。 予以:公英10g,赤芍10g,川牛藤10g,桃仁8g,夏枯草6g,柴胡6g,水蛭6g,香附15g,元胡15g,生苡仁30g,败酱草30g,甘草6g,4剂水煎日一剂。 二诊:诉腹刺痛明显减轻,带下已正常,心情好转,但药后胃脘不适。舌淡红边瘀斑,苔薄黄腻,脉弦滑。原方加云苓、陈皮各10g,4剂。 三诊:腹痛偶有,无其他不适,舌淡红瘀斑减淡,苔薄淡黄,脉弦。原方4剂继服。 四诊:患者正值经后,诸症悉无。 妇科检查:左附件增厚压痛未及明显包块,原方6剂继服。 五诊:无不适,妇科检查及B超未见异常。停药,3个月复查未复发。 【体会】 慢性附件炎性包块在祖国医学属“癥瘕”、“带下”、“腹痛”范畴。病因多属寒热湿邪或气滞为患,病久入络,邪瘀互结。病性热多寒少,实多虚少。故治宜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活血化瘀以散包块。 少腹为肝经所过,临床施治宜从肝经入手,予暖肝、清肝、疏肝或加入肝经引经之药,往往收效明显。 临证用药宜“衰其大半而止”,寒勿冰伏其邪或伤其阳,温燥勿助湿转热或伤其阴,利湿、行气、活血、散结均宜适度,祛邪不可伤正,并处处注意顾护胃气,祛邪不忘扶正。 临床配合中药灌肠及理疗等方法治疗,可增加疗效、缩短疗程。 笔者运用本方治疗慢性附件炎性包块63例全部有效,其中治愈52例,显效6例,有效5例。 有慢性附件炎就有急性附件炎,并且急性附件炎若是治疗不当就会发展成为慢性附件炎。 急性附件炎 发热可高达38度以上,伴有寒战;急性下腹部双侧剧痛,白带呈脓性或均质性粘液状。 慢性附件炎 慢性炎症反复发作,下腹坠痛、腹痛、腰骶痛,症状时轻时重;白带增多、月经不调,或会出现压痛性包块等症状。 慢性输卵管炎有的时候会和慢性附件炎弄混淆,因为有些慢性附件炎症状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当不舒服的时候要及时去医院治疗。 慢性附件炎多发生于:产后、刨宫产、流产、妇科手术,以及放置宫内避孕环后;并且经期、性交,若是不注意卫生,或者附件相邻器官发炎,如阑尾炎也会导致慢性附件炎的发生。 所以慢性附件炎不一定就是已婚已育的女性才得的病,处女也可能会得,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个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