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业-水产-草鱼之鱼塘选址与修建技术准备之一:(1)水体管理

 昵称62222876 2019-06-07

水体管理

我们通过了解草鱼的生长的基本规律,修建鱼塘就是为了模拟草鱼的最佳生活环境,因地制宜,来决定池塘的选址和修建方案。

基本规律一:温度

1)草鱼在0.538℃水中都能生存,但适宜温度为2032℃,在水温2730℃时摄食强度最大,20℃时摄食量降低,水温低于5℃停止摄食,水温低于0.5℃或高于40℃便开始死亡。

2)水温18度以上,可以进行人工繁殖。

基本规律二:溶氧度

1青鱼、鲢、鳙在水中溶氧低于1毫克/升时开始浮头,当低于0.4毫克/升时就窒息死亡;鲤、鲫:鲤、鲫的窒息范围为0.1-0.4毫克/升。

2草鱼在5.5毫克/升溶氧的水体生长比2.7毫克/升增肉率提高9.88倍,饲料系数降低5.5倍。

基本规律三:酸碱度

(1)鱼塘中的酸碱度适当,pH值为77.85时,鱼类的食欲增加,生长良好,长膘快,饲料系数低。

(2)当鱼塘中水的pH值在6以下,呈酸性水体;或pH值超过10,水体偏碱时,鱼类的生活和生长就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发生死亡。

实践表明:

1)池水的深度对鱼的溶氧度影响。

1.52米以下的水体基本就己经达到了溶氧补偿深度的限值,即在此深度以下的光合作用基本就没有了,此深度以下的水体基本上处于低氧状态,更深处甚至是无氧情形。

池水超过3米时,一般情况下因光照不足或无光,产氧功能不足或缺失,底层多为溶氧不足,当溶氧处于低限极值时,鱼一般不会在底层活动。
    
当水深达4米及以上时,基本上水体浪费很大,表层和底层水温相差也巨大,底层缺氧甚至寡氧(无氧),底层少有鱼类活动,似冰火两重天,故而,过度深水塘的鱼产量不一定比适度水深(2-3)塘的鱼产量高。

2)池水深度对温度的影响

温度低冷(晚上/冬季)时段,深水(2-3米)的底层水域在冬天能起到保温防冻作用,温度高热(白天/夏季)时段,深水的底层水域也能起到降温作用;当然,浅水(1.5米以下)也可以起到快速升温作用,促进鱼儿觅食成长。同时低温水层与高温水层会产生对流,水层的溶氧度随之改变。

(3)池水密度变化对温度、溶氧度的影响

在一个整体的水体中,整个水域的密度是不一致的。据测定,水温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最大。

高温季节水温分层犹为明显,上、下层水温温差极大,因光照强弱明显,底层水体因光合作用不强,底层溶氧量微乎其微。同时,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在昼夜间变化也较大,晚上受暖湿气流的影响,底层水降温幅度减弱,夜间水体上层水温随着气温的下降而逐渐下降,但密度同时也增大,从而产生密度流即上下层水体对流。
   
随着入夜时间的推移,就会拉大养殖水体上、下层水温的差异,一旦达到了一定的临界点就会产生水温分层。中、下层水体溶氧慢慢补充,而上层溶氧则逐渐下降,一般到凌晨时会降到最低水平,夜间若没有补氧来源,底层水体溶氧则更加欠缺,因而最易形成缺氧状况。

所以,养鱼水域水的深度以2-3米为最佳,至少1.5米。但是,当水深2-2.5米时,因水深1米处和2米处溶氧度大多相差一半,须增氧机搅水才能混合水体达到均衡溶氧的状态才有宜于鱼类生长。水深1米时,原则上须微流水养殖,否则,产量不会很高。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

(4)如何改善水体酸碱度?

A.      以水压酸。

将鱼塘中呈酸性的水,用抽水机抽出,再注入新水,以提高其pH值。如注入新水后,鱼塘中水的pH值仍在6以下,可继续抽出老水入新水。这样反复换水两三次,就可以使鱼塘中的水有适宜的酸碱度。

B.      以肥改碱。

向碱性水体的鱼塘中,多施一些腐熟有机肥、饲草和人畜粪等,改善鱼塘的底质,使水趋肥,使pH值下降。

C.      以碱降酸。向酸性水体的鱼塘中,投放生石灰、氨水等碱性物质,使酸性水体被碱中和。投放碱性物质的量,在清塘时,每亩鱼塘可使用生石灰100公斤~150公斤。在水中放养鱼种后,可每隔10天或半月,追施一次生石灰或氨水,每亩每次的用量,生石灰为10公斤,氨水为7.5公斤,碳酸氢铵也可,用量10-15公斤。

D.      其它方法

投施调节酸、碱性改良药剂。PH值偏低()时,可全池泼洒小苏打”13kg/亩。PH值偏高()时,须先换水或注入新水,如PH值还偏高,可用醋精硼酸泼洒,但每次每亩用量不宜超过0.5kg,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