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波斯猫吧 2019-06-07

北京时间 6 月 4 日凌晨,苹果在 WWDC 上发布了全新的 iPad OS,对过去 iPad 在效率和体验上的问题进行了非常大的改进。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这个系统能挽救 iPad 在移动办公领域的弱势吗?我们第一时间体验之后,有了一些答案。

安装过程

不只需要一个 iPad

目前 iPadOS 还未开启公测,以下是开启测试版 iPadOS 的方式,测试版 BUG 较多,刷机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如果选择刷测试系统请务必注意文件保存,有丢失风险。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安装 iPad OS 首先需要一台 macOS 的电脑,因为苹果这次要求在最新的 Catalina 系统里才能刷入 ,因此首先要将电脑刷至 Catalina 测试版。鉴于目前 Beta 版 BUG 丛生,我们建议在虚拟机内更新,或者使用 U 盘建立引导盘来使用,我们这次使用的是 U 盘。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将 iPad 连接电脑,电脑通过 U 盘启动,在 Catalina 的「访达」里查看 iPad,然后按住 Option 的同时点击「Restore」,选择下载好的 iPadOS ipsw 固件包即可完成刷机。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随后关机,拔 U 盘,再开机之后就可以恢复原样。

另外刷机过程中有可能会失败,如果意外失败甚至变砖也别慌,可以进入 DFU 模式连接电脑,恢复到最新版本后继续刷,多试几次就有可能成功。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最后还是要提示:刷机有风险,玩乐需谨慎。注意文件保存!

新桌面

「负一屏」被取消

iPad Pro 2018 被用户诟病的一点就是软件体验跟不上硬件进步,而软件体验上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大屏幕的利用率很低。

iPad OS 13 着重改进了这个部分,主要体现在两点:

  1. 增大主屏幕(Home Screen)信息量

  2. 增强多窗口功能

iPad OS 主屏幕的图标布局从 iOS 12 的 4x5(或者竖屏的 5x4)暴增到 6x5,并且旋转屏幕后的布局不会改变。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第一屏首页的左侧显示原本负一屏的「小组件」,再加上 Dock 上还可以摆 13 个图标,如此一来解锁之后你需要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信息密度。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但是这样的设计还是有一些问题。

首先不像 Android,iPad OS 的图标布局不可修改,意味着如果你嫌图标过小,就只能忍。这个情况在 iPad mini 上更加严重——本来屏幕就小,图标变小之后就更不好找了。

其次是「增大信息量」的改进只停留在主屏幕,实际上通知中心/锁屏仍然保持了单列设计,并没有在推送条目的左边额外显示一列「小组件」。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iPad OS 也增强了多窗口功能,不但一个软件可以打开更多窗口(终于可以左边一个 Word 复制,右边一个 Word 粘贴了),而且多窗口操作也有了的心的手势逻辑。

类似在 Mac 上面将某一条备忘录打开成单独的窗口,在 iPad OS 上也可以拖拽单条备忘录到屏幕内侧将其变成一个独立的小窗口,或者拖拽到边缘来启用分屏模式。小窗口之间可以用类似 iPhone X 的横向滑动手势来回切换,也可以上划来进入小窗口选择界面。整套交互动画非常有弹性。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因为此时一个软件可以打开若干个窗口,因此再次点击 Dock 上的图标时,不会直接切换到软件,而是会显示该软件已打开的所有窗口,类似 Mac 上的 Exposé 界面。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此次 iPadOS 也支持了呼声颇高的「深色模式」,说是深色,其实完全可以叫做「黑色模式」。开启「深色模式」之后,整个系统界面会变成黑底白字的样式,壁纸也会相应地变化,用户也可以选择让系统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自动切换深色模式。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可能是出于对 OLED 屏幕的特性的优化,iOS 13「深色模式」的背景为 RGB #000 的纯黑,这样可以利用 OLED 黑色不发光的特性显著增加界面对比度,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产生节电效果,但也导致暗色界面风格比较「生硬」。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而且将 app 的背景颜色直接改为纯黑也会带来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苹果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比如在分屏界面,为了让中间的分割条更显眼,会调整背景颜色,不再是 RGB #000 的纯黑。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同样,在小窗口悬浮时,上方的窗口底色不会再是纯黑色。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以上这些操作不需要开发者分情况单独适配,而只需要调用 iOS 13 自带的「UIColor.systemBackground」属性就可以自动设置。

理论上说,iPad 因为全线使用了 LCD 屏幕,可以不用纠结于 RGB #000 所带来的微弱省电能力,但苹果仍然选择在 iPadOS 上大量使用纯黑色背景,可能意味着未来的 iPad 会采用 OLED 屏幕。

新文件管理U 盘还是没时间测试

iPadOS 也终于支持了外接储存,现在用户可以把 U 盘直接插到 iPad 上,读取和修改其中的文件;用户在导入照片时也可以绕过系统相册,将照片直接从外部储存导入到第三方 app 中。同时如果你的办公室中有网络共享储存(NAS)设备,iPadOS 文件 app 也原生支持 SMB 文件共享协议。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但是我们的体验时间有限,这项功能暂时没办法体验,目前仍不清楚它有哪些限制,比如是否仅限于配备 USB-C 接口 iPad Pro,是否支持 NTFS/FAT32 文件系统,是否支持写入缓存等等。

这也意味着苹果从「全无线的未来」愿景中妥协了。曾经苹果是希望 iPad 和其他设备之间用 AirDrop 传输文件的,但是面对视频剪辑、大文件导入、和非苹果生态用户互传文件的场景时,AirDrop 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支持外接储存可能也是出于无奈。但无论如何,对用户的好处是实打实的。

新操作

鼠标操作不是最好玩的

发布会上苹果重点强调了 Apple Pencil 的升级 —— 延迟由 20ms 优化为 9ms(仅限于最新的 iPad Pro)。并且为 Apple Pencil 添加了笔划截屏功能。

在任意界面内,使用 Apple Pencil 从左下角或者右下角向屏幕中间滑动即可截屏,并且可以直接在截图内进行涂鸦和标记。涂鸦工具栏也从之前的扁平化风格变成了拟物化风格,并且根据需要在四边内任意拖动。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另外在 Safari 内截图可以直接截取整个页面的内容,也就是说 —— 苹果终于可以截长图了!苹果终于可以不依靠第三方应用就可以截长图了!真正的 Amazing!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不过我在短暂的体验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截长图功能似乎只会在 Safari 中触发,所以如果想要在其他应用 —— 例如微信、微博中还是要使用第三方的拼图模式来截长图。

另外在新 iPadOS 中苹果终于加入了呼声极高的连接鼠标功能。

然而这种连接鼠标并不是真正的连接鼠标,而是在「辅助功能 - 辅助触控」中唤醒的辅助功能,苹果官方给出的注释是:「帮助不方便使用触控的人模拟使用触控功能」,算是一项人文关怀的项目而不是提升生产力的功能。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目前可以通过蓝牙连接无线鼠标或者通过转接 Hub 连接有线鼠标使用,打开辅助触控之后就能看到一个「黑球」形状的鼠标指针,并将默认开启「小白点」辅助触摸。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具体使用上,鼠标左键模拟的就是「触控」,桌面拖动等拖动操作都需要使用左键;滚轮还是正常使用,方向是 Windows 的方向而不是 Mac 的「自然滚动」,按下滚轮则相当于按下 Home 键,短按回桌面,长按是呼出 Siri;右键打开「小白点」。

精度方面并不尽如人意:黑色的辅助按钮非常大,大到会遮挡文字;精度也比较一般、复制文字的过程中和手指相比虽然有所提升但依然相当麻烦; iPad 绝大多数操作都依靠滑动,「长按左键拖动」的方式比较累;多点触控失效,任务切换、呼出后台等操作都失灵。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模拟触控,因此在长文本编辑时并没有提升非常多的效率,移动光标尚不如在原生输入法中的双指定位来得方便;选字也和手指体验类似。整个操作的改观并没有我之前预想中的大。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另外苹果还为 iPad OS 提供了全新的悬浮小键盘和滑动输入:在键盘上两指向内推即可变成小键盘模式,滑动输入目前只在小键盘上生效。

实际体验上,爱否的各位劳模们对新的滑动输入方式评价颇高,他们都认为这个小键盘并不会影响看内容,滑动输入的容错率也很高。另外子章觉得如果这个输入模式能够加上一些震动反馈可能会更好,毕竟现在在滑动过程中没有任何的反馈,让人有一种不确定感。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最后就是新加入的文字编辑手势 —— 三指操作,三指捏合复制的体验比较一般,捏合的过程中会出现屏幕乱动的情况,而且没有任何的反馈,让人没有确认感;三指放开粘贴的操作体验很好,感觉就像是文字在指尖炸开,很直观,很酷;三指左滑取消的操作就比较一般了,但是相对于之前的「晃动撤销」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整个体验下来,新 iPad 的操作方式我个人还是比较满意的,新加入的操作都算是简单易懂,日常使用的频率也比较高。但是在重点问题「效率提升」上,虽然有很大提升,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跨时代的体验,「替代笔记本」至少在操作上还是有些困难。

新浏览器

拿来排微信还是有点难

WWDC 上,看到 iPad OS 支持桌面级浏览器,我立刻打开淘宝开始看 iPad 的价格。原因在于作为一个微信编辑,工作的大部分内容分为两块:写文章、以及在浏览器的微信后台为写好的文章排版。

以前的 iPad 接上 SmartKeyboard 完成文字方面的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因此需要解决的问题只剩排版, iPad 对于微信编辑来说,能不能排版,就决定着能不能办公。而桌面级的浏览器,就意味着平板也能排版了。

当我来尝试用 iPad OS 里的「桌面级浏览器」排版时,一个小时后,我放弃了。

排版是需要比较高精度操作的,选词上 iPad 就不过关,支起 iPad 用手指选,手酸;平放用apple pencil 选,脖子累,鼠标的体验也不尽人意,如果有精确的选择系统,效率将会更高。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在电脑上浏览器能做的,iPad 浏览器也能做,前提是保持电脑浏览器原始不变,iPad 浏览器有桌面级的功能,但没有桌面级的扩展性和自由度。

当然,桌面级浏览器不仅是用来排版,桌面版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你曾经在电脑网页上能做的事,在 iPad 上也能做。这虽然听起来像一句废话,但可以回忆一下,除了专业软件,浏览器几乎占据了我们工作娱乐的大部分时间。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能做≠做的好,在网页上做的事,看视频、听音乐体验和电脑上没有区别,4399 上的 H5 小游戏也能玩,flash 就不能支持。至于办公……请参考上面简单的微信办公。

iPad OS 体验:刷前爱奇艺,刷后生产力?

在没有插件的情况下,能做的事情还是不如在电脑上多的。iPad 的尴尬之处在于既没有电脑的「灵活」,又没有手机的「灵活」,前者是能干的事情足够灵活,后者是能去的地方足够灵活。

电脑上的浏览器之所以会成为我们日常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其原因不在于浏览器功能有多强大,而是电脑上其他的功能配合的好,比如自由的文件管理系统、精准的选择、丰富的扩展功能……

但在 iPad 上,其逻辑仍然只是一个「大号手机」,手机的操作逻辑讲究「模糊」,避免精准,目前手机上大部分高频操作,都从点按变成了滑动,因为滑动不需要太高的操作精度,而点按需要点对点的操作。在一个以高容错率为设计基础的 OS 上,效率是无从谈起的。

iPad 想要提升生产力,进而代替电脑,必然要一步一步向 macOS 的逻辑靠拢,或者重塑其操作逻辑,而这就是 iPad OS 诞生的使命,至少,希望是有了。

新的 iPad OS 相比之前的 iOS for iPad ,好用程度上有了质的飞跃,但想让它取代你的电脑,是不现实的。现阶段的 iPad 仍然逃不过「买前生产力,卖后爱奇艺」的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