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中国味》,名师说其实可以这样写!

 乐乐1108 2019-06-07

仅凭一场考试便定义人生的时代,已渐行渐远。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不是一次性做完几张试卷,而是眼里永远有希望、心中永远有未来。

文 | Anne

今天,2019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1031万考生启程奔赴考场,迎接人生中一场重要战役。 

那一沓沓密密麻麻的练习册、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为备考辗转难眠的每个深夜,都将汇聚成光,点亮今天的你。 

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透露,今年上海全市共设19个考区,101个考点(含外语听说测试考点),约有5万名考生参加高考,全部安排在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中进行;网上视频巡查系统、应急视频指挥系统、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考生身份验证系统、考务综合管理系统等五大系统全部启用。考试期间,各级部门将密切联系、协同保障,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一位送考老师为示鼓励,拥抱自己即将奔赴高考考场的学生 

▲考生刷身份证入场 

上海高考首日,语文、数学两大科目“先行”。众所周知,作文题目历来最受关注,今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为《中国味》。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点评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宏图: 

这个题目乍看之下,爱国主义的色彩极浓,要求分析音乐的中国味。但这种爱国主义是要放在全球的背景下与其他民族音乐对比当中浮现出来的。这可谓一种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与往昔我们熟悉那种偏狭封闭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不同。 

音乐中的中国味,其实也是中国梦的一种变体,学生如果能够将两者联系起来,应该说会得到更好的成绩。

【点评人】上海作家协会理事、上海大学中国创意写作中心主任葛红兵: 

题眼的核心是“思考”、“感悟”,首先意味着你应该写的是议论文,应该具有一定思想性,由材料出发,通过一定的逻辑推演,展示一个对别人来说有启发性的结论!其次,这个材料是“异域和它国音乐让我更深地理解中国音乐的特征”,是要我们讲讲认识事物的规律:比较,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事物,比较法是很有价值的认识事物的方法,这个是对我们的论题方向的一个设定!第三,如何出挑?要做到这一点,仅仅认识到上面两点,还是不够的,要有自己对人类认识规律的一定深度思考,最好能结合自身的生动案例!要切记泛泛而谈和人云亦云。 

看了名师分析,是不是觉得“所言甚是,深受启发”?小编欢迎大家文末留言一起讨论哟~~~ 

最后,小编也想说,仅凭一场考试便定义人生的时代,已渐行渐远。真正能够改变命运的,不是一次性做完几张试卷,而是眼里永远有希望、心中永远有未来。我们不妨将高考看作解锁人生的成人礼,愿礼成之际,能从所有参与者的目光中读到自信与笃定,读到“相信未来”。 

▲网友祝福,暖暖都是爱 

当初的疲惫和犹疑会渐渐隐去,热血和青春终会成为一段最美好年华的注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