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到底是“安康”还是“快乐”?

 餐意院 2019-06-07

如果在端午节当天,收到朋友发来的祝福短信“端午节快乐”,你是该高兴还是不开心?(和清明节祝你快乐一样),小编个人认为这要看时间,假如在10年前,收到端午节快乐的祝福,很多人都还觉得挺开心的,毕竟有好朋友时刻在惦记着,而时间放到现在来说,如果发送端午节快乐的祝福,估计有些人就不开心了,心里会说,既然不会发祝福,就不要发,竟是惹的人不高兴。

“仲夏端午谓五月五日也”

那该怎么说?大家应该也都知道了,说:端午节安康就可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我觉得网络的发达占很大一部分,以往大家不知道要说端午安康,现在都普及了,再说端午快乐的话,要被人笑话,但是,真正的事实呢?

为什么端午节不能说“快乐”,首先要从纪念的人说起,端午节纪念屈原大家都知道,既然是祭祀的节日,说快乐的话,不太合适,就好比在日常生活中,谁家有人去世的话,你去祝快乐,估计要挨打,随后该节日慢慢的在变成了祈百福、祛除百毒、保健康等意思,这些寓意下,也不太适合祝快乐,所以,安康两字显得就合适了,平安健康,很符合节日的寓意。

不过,另外有些人则不这样认为,既然是节日,而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还放假3天,从这点来看,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既然定为了节日,就可以祝快乐,举个例子,对于上班族来说,每一个节假日的休息都是很快乐的,而且3天假,是一个不长不短的假期,适合出去游玩,心里都很开心,这时候,如果祝端午节快乐也无可厚非;另外,端午也有赛龙舟的习俗,在这个比赛上,很多人的辛苦,化为了最终的胜利时,每一个人都是很开心快乐的,所以,在端午节当天,祝福快乐也可以。

  古人的端午丰富多彩 

古人过端午,虽然主要是为了辟邪,但似乎并没有妨碍他们快乐过节。毕竟辟邪的另一面是祈福,而祈福理所当然是要庆贺的。因此,许多古人的诗词都描绘了端午节喜气洋洋的节日气氛。

北大教授张颐武曾在微博上辟谣端午不能说快乐的说法,引用的例子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并序》。张颐武写道:“有媒体炒作,有位不知其来历出处的非遗专家杨广宇,说不能说端午快乐,只能安康,结果成了网络里流行的帖子。这位专家之说并无依据。

古人说端午快乐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诗的序,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快乐在端午,连诗圣杜甫都有诗吟诵皇帝在端午赐衣的快乐。”

要实现文化的传承,首先就不应该板着沉重的面孔。试想一下,一个是板着脸沉痛纪念的端午节,一个是喜笑颜开、快快乐乐、丰富多彩的端午节,哪一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更大呢?

这自然不是说要将传统节日娱乐化、庸俗化,而是我们应寻求传统与现代对接之道,让更多年轻人能够踏踏实实、实实在在地把节日过起来,如此节日里承载的“文化记忆”才可能被唤醒。

因此,端午道个快乐又何妨?端午恰恰应该道个端午快乐!

岁月走过不小心踩伤了受了伤的心尖,痛、始终不曾明灭的萦绕着苍白憔悴的思念。是否前世我淡薄寡怜了你一世的情愫?岁月走过光阴的沧海,遗落了一路的伤碎桑田心愿,在年岁风烛蚕食里是否还有痕迹?

一指禅 戳戳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