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摄影|如何选择合适的曝光模式?

 太行森林 2019-06-07

       刚拿到单反时,大家有没有单反当卡片机用了,拍什么都是一个模式----全自动模式中的最基础的AUTO模式,什么人像、风景模式都被忽略的那种。出片率当然相当低了。

        宾得、佳能等单反相机除了全自动拍照模式外,还包括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Tv(快门优先模式),Av(光圈优先模式),M(手动模式)。

        尼康、索尼等一些品牌相机对应的模式为P、S、A、M档,功能与上面几种模式基本是同样的。

       一、Auto档属于全自动模式,

       全自动模式下光圈、快门、感光度、白平衡等任何设置都不用自己设定,只管按快门拍摄即可,所以俗称这“傻瓜”相机。由于不能自行控制参数,画质自然达不到要求,因此玩单反的很少有人会使用Auto档模式(初学者用用是可以的)。

       二、P(程序自动曝光模式)

       P档模式下:光圈、速度都是由相机自动控制。

       该模式非常接近全自动模式。相机只是会自动确定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其他对焦点的选择、ISO、白平衡等都需要自己去设定。半按下快门,在取景器下方看到一排数据,表示快门、光圈、感光度、曝光补偿等。在液晶屏上也能看到相应的数据。

      平常随手抓拍或旅游纪念时,这个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多少会对你发挥自己的创意造成一定的限制。在学习单反的最初阶段,建议可以选用该模式作为初步练习使用,这样对感光度、白平衡的等参数对于拍摄画面的影响能有更多切身的体会。使用P档,加上好的构图,一样能拍出大片的哦。

       如果对相机自动给出的光圈、快门值不满意,通过转动拨轮,改变光圈和快门组合。

       三、Tv(快门优先模式S)

       Tv模式下:快门速度手动定义,相机测光系统自动测算光圈和感光度数值,给出合理的光圈,完成正确的曝光。该模式下,通过转动拨轮改变快门速度,光圈会自动变化。       

        这种模式是营造速度感或者拍摄快速运动场景的最佳选择,如体育比赛、行驶的车辆、飞溅的水滴等一切动态的事物。而许多人在拍摄动态物体时都会遇到拍出来的画面是模糊的情况,这种模糊的画面往往是因为快门的速度还不够快,这个时候就需要手动调整快门值,找到合适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拍摄同一个运动物体,不同的快门速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快门速度为20s时效果

                                              快门速度为250s的效果

       四、Av(光圈优先模式A)

       Av模式下: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快门和感光度根据所处环境进行调整,最终给出恰当的曝光。在液晶屏或半按下快门后在取景器里可以看到,拨轮改变光圈时,快门速度会自动变化。

       因为光圈可以控制景深的大小,所以光圈优先模式主要应用在需要优先考虑景深的拍摄场合,例如拍摄静物、人像、微距的时候。手动控制相机的光圈设置,根据你的的创作需要决定画面上的景深大小。不过在拍摄时也要注意一下相机自动选择的快门速度不能太慢。在光圈优先模式下,你可以拍摄出背景模糊、主体清晰的照片。

  

                                                 背景虚化的效果

                                                    突出背景的效果

       五、M档(手动模式)

       M模式下:真正意义上的全手动,手动调整光圈,手动调整快门速度,手动调焦等,但是相机会告诉你设置是否正确,这是一档很专业的模式。手动曝光模式的好处是可以随意拍摄比较具有个性化的照片,真正的摄影大师们都会用M档进行拍照。

       该模式是所有曝光模式中最为复杂也最有乐趣的一种模式,适用于任何拍照情况。M模式下选对参数最为重要,快门速度要高于镜头焦距的倒数才能保证成像清晰,而光圈的选择取决于你想要得到多大的景深等,设置较为复杂,对拍摄技巧要求较高,不推荐初学者使用。

       总之,Av档更有利于制造景深的画面,适合拍摄人像、静物、和微距等这些需要突出主体的情况。而Tv档更适合动静结合,需要精准的快门速度来拍摄的情况。 一般建议初学者可以先从P档开始学习,熟练后可以尝试M档来拍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