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驱蚊液、驱蚊贴,如何挑选及如何使用?

 岭南书馆1 2019-06-07

夏季来临,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宝宝会被蚊虫叮咬,小宝宝嫩嫩的皮肤上被咬出一个个的红包,着实令人心疼。因此,采取措施进行驱蚊成了家长夏季的要务,而目前市面上的驱蚊剂多种多样,无论是固体的、液体的,还是电子的、超声波的,全部号称无害无污染,面对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究竟该如何选择?家长要谨慎。

驱蚊液、驱蚊贴,如何挑选及如何使用?

以下内容纯干货,请妈妈们用心看。

目前,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注册认证的可以用在皮肤上的驱蚊成分有且仅有7种。

它们分别是:

· 避蚊胺(DEET):效力最长持续10-12小时

· 派卡瑞丁(KBR3023,也称依卡瑞丁):效力最长持续8小时

· 驱蚊酯(BAAPE、IR3535,也称避蚊酯、伊默宁):效力最长持续4-8小时

· 柠檬桉(OLE)或薄荷烷二醇(PMD):效力最长持续6小时

· 甲基壬基甲酮(BioUD,也称2-十一酮):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 猫薄荷油:效力最长持续4-6小时

· 香茅油:效力最长持续20分钟至2小时

其中,避蚊胺是目前公认有效性最好、安全性最可靠的驱蚊成分。

日常使用,10%~35%的浓度就够了。避蚊胺的浓度高低,不代表驱蚊效果好坏,而是保护时间的长短。

美国儿科学会(AAP)认为:

· 2月龄以下的婴儿不建议使用涂抹式驱蚊剂;

· 2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可使用10-30%的避蚊胺(DEET)来进行防护;

· 派卡瑞丁同样禁用于2个月以下的婴儿,2个月以上推荐的使用浓度为5%~10%。

· 3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含有柠檬桉(OLE)或薄荷烷二醇(PMD)的驱蚊剂。

提醒家长:

给宝宝使用驱蚊液,首选避蚊胺和派卡瑞丁这两种成分的。

选择避蚊胺类的驱蚊剂时,建议选择低浓度的。浓度在10%时就能保护宝宝2小时左右,足够在外玩耍了。

驱蚊剂不能涂在眼、口、手、伤口处。使用时,可以先把驱蚊剂涂在大人手上,之后再抹到宝宝皮肤上。

驱蚊剂对皮肤一般没有问题,如果家长不放心,先给宝宝涂上防晒霜,之后再涂驱蚊剂也行哦。

对于两岁以下的宝宝,尽量不要使用含有樟脑、薄荷的清凉油。

其他的驱蚊方法,比如使用维生素B水、驱蚊手环、驱蚊贴、电子驱蚊器等,即使含有有效驱蚊成分,但因为浓度低、有效时间短,只能在佩戴的局部发挥作用,所以目前不推荐作为主要的驱蚊手段。

最后提醒家长:

别迷信“纯天然”。

目前市面上各种号称“纯天然”、“纯植物”的驱蚊产品实则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倒不如直截了当选择成分明明白白的产品。

而7种“认证成分”中“纯天然”的柠檬桉,3岁以下儿童是禁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