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瓜长着长着茎秆裂了!瓜果类作物裂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昵称35252105 2019-06-07

最近由于水果价格上涨,部分人索性多买些黄瓜,来代替部分水果。黄瓜价格相对便宜,清脆可口,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和其他作物一样,黄瓜在种植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比如黄瓜长着长着忽然裂秆了!

引起黄瓜裂秆的原因很多,既有病害,也有生理性问题。

黄瓜长着长着茎秆裂了!瓜果类作物裂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瓜果类作物茎秆开裂的原因:

第一:温度高、浇水不及时。

高温会对蔬菜的幼嫩组织造成损伤,特别是在越夏茬蔬菜,当温度超过35℃时蔬菜的幼嫩组织由于抗逆性差,容易被灼伤。

高温季节,黄瓜容易徒长,菜农采取控水的方法抑制徒长,一旦突浇大水,植株细胞内的含水量突然升高,就会导致裂秆的出现。

第二:农作物缺钙、硼元素

缺硼导致裂秆,典型表现为,茎秆髓部组织逐渐分解中空并木栓化,但不腐烂,生长点慢慢黄化,植株矮小。

第三:瓜果类作物遭受病菌侵染,主要有蔓枯病、炭疽病和黑星病等。

相对来说蔓枯病造成的茎秆裂开与缺素引起的很好区别,瓜果类作物蔓枯病感染后断裂处会出现茎秆腐烂的症状。

炭疽病严重时病斑连接,造成茎秆开裂,裂口多成菱形;

黑星病引起的裂秆多呈星状。

病害引起的裂秆一般伴随出现黄色或褐色胶体,同时会有细菌性病害混发。

第四:干湿度变化剧烈致裂秆

茎秆开裂另一个原因就是茎表皮与茎秆内组织生长速度不同步,主要是外界因素导致表皮组织发育缓慢,随着植株不断生长,从而造成茎秆开裂的现象,而导致这种茎秆开裂的因素主要是干湿度变化剧烈。

茎秆开裂后由于植株体内的汁液流出,干了以后在茎秆上常留下白干的痕迹,但没有胶膜、霉斑等。

如在西葫芦坐瓜初期,由于前期长时间控水,造成植株内部水分不足,在坐瓜后大水大肥,茎杆内部水分充足,发育迅速,而表皮生长相对较慢,最后导致茎表皮崩裂,从而出现裂秆的现象。

第五:机械损伤也会造成裂秆

由于农事操作或外部机械力量造成的茎秆开裂,主要是人为因素。

黄瓜长着长着茎秆裂了!瓜果类作物裂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分清了导致蔬菜茎秆开裂的原因后,防治工作就好做了。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裂秆,还应及时预防容易从伤口侵入的细菌性病害的侵染。

喷药时可加入内吸性药剂如中生菌素、春雷霉素与保护性药剂如可杀得叁仟、噻菌铜等,配合使用,能有效预防多种病害趁机侵染植株。

首先:温度高、浇水不及时、缺素是首要原因。

尤其作物处于干旱条件下,会加速分解植株细胞内所含的水量,从而造成硼、钙等元素的吸收能力大大下降,突然浇水后,将会大大增高细胞体内的含水量,这样就很容易致茎秆幼嫩部位出现裂秆断杆的现象。

建议,最好小水勤浇,及时划锄,不要因控制植株徒长而长时间不浇水,也要避免一次性浇水过大。选择早上或傍晚浇水比较合适,避开高温时段。

保持茎基部环境干湿变化稳定。当前,很多定植蔬菜早已铺设了地膜,有些地膜孔洞和蔬菜定植位置出入较大,使得蔬菜茎基部被地膜包围,加之膜下浇水,茎基部干湿变化较大,也容易发生开裂。建议操作时,地膜孔洞与定植位置保持一致,或者换用其他地膜铺设办法让茎基部露出,保证茎基部干湿变化不大。

补充钙硼元素进行防治,建议采用叶面喷施补充钙硼元素,钙硼元素最好采用螯合态,这样瓜果类作物的吸收利用率比较大浪费少。

黄瓜长着长着茎秆裂了!瓜果类作物裂秆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其次:避免人为造成的损伤。

一是合理吊蔓。如新定植的黄瓜,一般会六七片时开始吊绳,此时有些茎蔓已经发生弯曲,若强行吊起,弯曲的地方就容易发生开裂。所以在操作时,建议保留茎蔓的这段“弯”,顺势吊起,还能起到一定程度上旺长作用。

最后:病害防治。

蔓枯病、炭疽病在连阴天及夜间露水大,大水漫灌、土壤水分高的棚室适合病害发生,所以防病时首先降低棚室湿度,及时通风,同时采取药物防治,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25%苯醚甲环唑1000倍等药剂防治。

注意:茎秆开裂不仅出现在黄瓜上,西瓜、甜瓜等作物都会出现,防治措施一样,大家如果对防治瓜果类作物茎秆开裂有不同的建议,可以在下方留言,共同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