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戏迷闲谈篇之二】“旧戏迷”为什么不接受“花腔”潮剧粗略猜测

 风吟楼 2019-06-08

前言

      纵向从历史长河看,会发现几乎每一个不同的历史背景下的文化艺术都有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比如商周色彩斑斓造型雄浑的青铜器代表了奴隶制时代文化的总体特征;春秋这个充满活力除旧布新的时代,文化艺术也相应地呈现出瑰丽多彩,百家争鸣;秦汉的浩大壮观、魏晋南北朝的超然旷达、隋唐的激情洋溢、豪放雄健、宋元的深沉缠绵等等,无不与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相对应。

陕北

      至于从横向看,各个地域根据其历史文化、地理特征等等的差异,也会呈显出各种不同。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南方北方的水土、人情、文艺自然而然有着出诸多差距。北方多豪迈,南方多温柔;北方多粗犷,南方多精细。文艺特点上,北方多激扬,南方多婉约。生长在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的人们,不会用吴侬软语的“苏州评弹”去抒情,而相应而生的是引吭高歌的信天游。电视剧《血色浪漫》中,下乡青年钟跃民,离开了政治文化气息浓重的北京,去到那“荒蛮”之地陕北,称立即被信天游所吸引,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勤劳耕种的陕北人民,人生便是“吃饭长大讨媳妇生娃”由此循环,他们简单地进行着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活动,淳朴而豁达,架着车唱着信天游,坐在黄土堆上唱着信天游,隔着天然沟壑遥遥相对的两山头的人对着信天游(可想而已有多高亢),可以以此谈情、逗趣、传信息。风土与艺术的结合,呈现出一种本质的一致和外表的协调。无法想像在苏州这种“家家掩映渠流水”的城镇,如何能滋养出“信天游”这样高亢的歌唱类别?多么突兀。而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地方,听着小三弦和琵琶清脆的颗粒声伴奏下的的一曲情意盎然又婉约动人的《太湖美》,是多么协调。    

苏州

      地方戏曲与地方的地域人文紧密相关。无论是本土自产的、还是迁居而来的、或者本土外地相结合而形成的剧种,既扎根于当地,自然免不了受到当地人文的影响,而具有地域特色。同是昆曲,北昆和南昆都还不同呢。

北昆

南昆

      地方戏曲之间的差异,包含地域气息的差异而形成的艺术气质差异。同是新生小剧种,彝剧带着云南的民族风貌,唱着甜美抒情充满活力的山歌体;

彝剧

     甬剧则带着浓烈的水乡风情。

甬剧

      而同是大剧种,形成于京华之地京剧整肃、威严、正统、规矩,具有着概念化的美感;

京剧

     生于江南并由女子越剧的改革带来崛起的越剧诗意、柔美、亲近。

      潮汕这个有着自己独特文化体系的地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小分支,这个小小的“邹鲁之邦”,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特定的人文情怀。潮剧有一个很长的演化过程,由南戏演化,加之吸收本地民间艺术,逐渐成形,于是艺术风格也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她是温婉柔和的。如果用唱秦腔的方式唱潮剧,就好比边喝着精致的功夫茶边引吭高歌信天游一样。稍微对潮汕文化有点晓悟的潮汕人,都会由衷地难以接受。

    “旧戏迷”们对“花腔潮剧”的反感表面看来是对以往“经典潮剧”的眷恋和推崇对比下对今天反差巨大的“花腔潮剧”的厌恶,其实倒可以认为这可能不止关于艺术,还关于一种文化的心理。我们并不是只接受一种气质的艺术,不少“旧戏迷”也看京剧、昆剧、越剧、粤剧等戏曲并乐于称道。然而用唱秦腔的方式来唱潮剧了,大家就不接受,是什么原因?是秦腔不好吗?那我们改用京剧的方式呢?只怕同样难以接受。我们经历了一个文化熏陶的过程,就无法徜徉于这突兀变异的类别。再加上这个派别不止在风格上与潮汕文化气质格格不入,还存在引进技术上的粗劣。

备注:本文纯属一家分析,不做攻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