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关刻意练习的课程,已经讲过很多了,也举了各行各业的例子。包括国际象棋、马拉松、跳高、出租车,等等。但是,这些例子,只是为了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刻意练习。 我认为,刻意练习最大的好处可能还是在学习方面。 毕竟,在高度专业化和极具竞争性的各个行业与领域之中,比如职业运动员、世界级音乐家、国际象棋特级大师等最杰出的人物只占到世界总人口的极小一部分,尽管这些人非常抢眼,让人赏心悦目,但这些领域对整个世界来说,也只能产生相对较小的影响。 在其他的行业和领域中,有些领域的从业人员的人数可能多得多,有些领域的从业人员的进步可能大得多,因为在这些行业和领域中进行的培训,甚至能够比刻意练习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最典型的,就是我们家长和孩子们最关心的一点,教育。 教育可以触动每一个人,而刻意练习能够以无数种方式,革命性地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收获。 首先是教学法。学生们怎样才能最好地学习? 很大程度上,刻意练习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来看刻意练习的形式和特征,看看可以怎样运用刻意练习的原则,帮助学生以比传统方法更快和更好的方式来学习。 刻意练习的前提,是我们首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确定学生们在不同的时间段,能够具备怎样的技能水平。 正如我们在之前讨论过的那样,在学习上,刻意练习的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重要差别是对技能与知识的着重点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强调你可以做什么,另一个强调你知道什么。而我们需要的是针对性的技能,而不是宽泛的知识。 刻意练习全都是关于技能的。你选择学习必要的知识,也都是为了培育技能;知识本身绝不是学习的目的。但即使这样,刻意练习可促使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重拾”许多知识。 如果我们教学生一些事实、概念和法则,那些事情会作为单独的信息进人到长时记忆之中,假如后来那位学生想用它们做某些事情,比如解决一个问题、 用知识来进行推理或者组织并分析它们,以提出某一理论或答案等, 那么,注意力与短时记忆的局限便会显现出来。 学生在用它们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还得牢牢记住所有这些不同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信息。 然而相反的是,如果这些信息已经被学生消化,成为学生为做好某件事情而联想到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单独的信息就将组成为一种技能,这种模式可以为信息提供背景和意义,使学生更容易运用信息。比如我们提到过的国际象棋大师下盲棋,他们并不是记忆力突出,只是对棋盘的了解,可以让他们更好的记住棋局。这就是信息的背景在帮助他们。 你只有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适合自己的方式。等你做完了这些,不仅学习了你需要的技能,而且吸收了大量与那项技能相联系的信息。这些对你来说,都是你最需要的信息。 因此,教育。在准备课程计划时,我们要确定学生能够做什么,而不是他需要做什么。因为确定了前者,后者也就随之而来。能够做什么,也就是技能。需要做什么,也就是知识。 这是一种经典的刻意练习方法:也就是在教某项技能时,将课程分解成一系列的步骤,学生们每次都能掌握其中的一个,掌握了一个之后再转入下一个,直到实现最终的目标。 尽管这听起来与传统教学十分相似,但两者之间重要的差别在于,前者着重于理解每个步骤必备的技能,并且确保学生在学习下一个步骤之前已经创建了适当的心理。更有这针对性。 一般而言, 几乎在每一个教育领域,最有益的学习目标是那些帮助学生理解有效的概念,而不是记住定义。 比如,我们举个其他的例子。科学领域,一段在哈佛大学开学典礼上拍摄的视频显示,一组刚刚毕业不久的学生自信满满地解释,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在夏季时离太阳更近,而在冬季时离太阳更远。当然,这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当北半球是夏季时,南半球则是冬季。四季更替的真正原因是地球在地轴上的倾斜。 但这里的关键并不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无知,哈佛大学的毕业生可能会无知吗?而是从他们需要的领域来说,他们不需要了解四季更替的根本原因。他们只需要了解概念,并且能清晰地思考物理现象,而不是这些嵌入到公式中。这和我们前面说的,是一样的道理。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反复提出了一些课堂问题,并布置学习任务,这有助于学生达到老师此前确定的学习目标。那些课堂问题和学习任务经过精挑细选,目的是引起学生的讨论,进而掌握和应用他们正在学习的概念,最后运用那些概念来回答课堂问题和完成学习任务。 这些任务的设计,还有一个目的:就是将学生推出舒适区,但又不是推得太远,以至于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来回答。也就是说,对学生来讲,那些问题并不是能够轻松回答的,但也不至于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而是要花费一番工夫来思考。这是刻意练习中很重要的一环。通过学习任务不断的推进,来收获它们的反馈。 这种形式已经通过了多个领域的尝试,所以这是家长、老师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上应该有的转变。重新设计运用刻意练习的方法,显著地加快学生的学习,来提高学习质量。 其实传统的学习方式,和刻意练习的区别,我们举个小例子就清楚了。我们所学的东西,不是考试上的题,做题的时候,需要我们思考、联想、推演,才能得出答案。 而刻意练习,练习就是思考、联想、推演的过程,综合题型的逻辑和共同点,能更有效的收获到考场上所应用的部分。 这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谢谢大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