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上午9:55打开电视 锁定山东卫视《大医本草堂》 您的健康管家正在为您守候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即脾胃为五脏六腑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虚弱,所吃的食物就不能被消化和吸收,也就不能为其他脏器提供气血能量。所以中医上有一句老话:养生先养脾胃、进补先补脾胃! 脾胃好坏看5部位 眼:红肿、疲劳、眼袋大是脾虚 鼻:鼻尖红留心脾胃虚弱 口:牙龈肿,口气臭是胃火 唇:脸黄、唇无血色是脾气不足 腹:肚子胀多是脾胃不和 脾胃不好,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又如何调理脾胃呢?今天请到著名脾胃专家陈济德主任,为大家带来防治脾胃疾病的方法,以及调理脾胃的小妙招! 【专家简介】 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 山东省中医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治疗】 在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肾脏病、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男女不孕不育,以及风湿免疫和消化道疾病等方面见解独到。尤其是糖尿病相关合并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冠心病、脑梗塞、泌尿道感染、结石),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男女不育不孕、类风湿性关节炎,荨麻疹、 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肠炎,结肠炎,以及各种肿瘤的中医治疗调养,特别是肺结节、肺癌,胃癌的治疗调养,疗效显著。 常见的脾胃疾病 1、急慢性胃炎 2、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3、胃肠息肉 4、胃肠肿瘤 陈主任特别提醒:慢性萎缩性胃炎、胃肠息肉、顽固溃疡,如果这些疾病处理不当,治疗不规范,随着病情的延续,发生胃癌的几率就比较大。 滋养脾胃的食物 1、小米 小米容易消化、吸收,既能养脾,又能降胃火,对体虚、腹泻、反胃、呕吐等等,以及产后的产妇都是有益的。 推荐吃法:小米粥、小米红枣粥 功效:具有健脾胃、振食欲、促消化 ,还有助安眠的作用。 注意事项:不要用生水直接煮,因为水里面有那个氯气,会破坏维生素B1,开了锅以后再放米氯气就蒸发掉了。另外淘洗的时候不要次数太多,避免一些营养素丢失掉了。 2、山药 山药有非常好的健脾养胃的功效,助消化,可以减肥,可以润肺止渴。 推荐吃法:做粥、熬汤、蒸着吃 功效:具有间接的降糖的作用,因为山药含淀粉酶多,治疗的时候,可以起到一定的帮助消化的作用。 3、栗子 栗子具有健脾、补肾的作用。 推荐做法:栗子窝头。 药食同源调理脾胃私房菜 麦芽 功效:消食健脾,促进肠道消化液的分泌。 推荐用量:10--15克 陈皮 功效:清热燥湿、调和脾胃、化痰的作用。 推荐用量:5--10克 砂仁 功效:健脾醒脾、祛湿温中的作用。 推荐用量:3--10克 中医古方调理脾胃 理中汤 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人参:补气健脾 干姜:温运中焦、散寒邪 甘草:补脾和中 主治疾病:急慢性胃炎、胃窦炎、溃疡病 、慢性肠炎等等。 四君子汤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 主治疾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脾胃气虚的人群。 病例:十几年慢性胃炎、便秘患者,经中医调理1个月,大便恢复正常! 一位50多岁的女士,是一名老师,患慢性胃炎、便秘十几年,症状非常顽固,每次上厕所,都要用泻药、开塞露才可以,感到非常痛苦。吃了很多的药,效果也不太明显。 于是找到陈济德主任,经过检查和面诊,陈主任发现患者面色萎黄,情绪焦虑,同时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部有炎症和一些小的出血点,同时结肠结构已经发生变化,跟长期便秘密切相关。 陈主任结合中医理论,判定这位女士存在脾胃虚弱、肝旺脾虚的症状。使用了一些健脾疏肝的中药,同时患者舌苔发白、微黄,脉沉细较弱,是明显的气血不足的症状。陈主任主要用四君子汤再加柴胡、黄芩等加减。 服药一个星期以后,大便明显不像以前那么干了,连续治疗了一个多月,大便已经恢复正常。半年后再次检查,水肿和炎症都消失了。 如果您有慢性胃炎、便秘、十二指肠溃疡、食管炎等脾胃疾病想要咨询,长按下方二维码,直接免费向陈济德主任进行咨询! 长按识别 直接向陈主任提问 常见脾胃疾病应对小妙招 1、肚子疼 ①先明确病因,再去治疗 ②不要立即止痛,因为止痛后,有些症状显示不出来,造成病情延误。 如果是急性腹痛,如食物中毒、吃坏东西等,可以服用一些消炎药、抗生素; 如果是慢性腹痛,病因更加复杂,肠炎、胃炎,甚至更严重的病,都会出现疼痛的情况。 2、胃酸 胃酸的常见病因是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肥厚性胃炎,造成胃酸较多。 ①建议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 ②如果晚上10--12点反酸较多,患十二指肠溃疡的可能性较大 慢性胃炎引起的胃酸常见治疗方法 ①西药质子泵抑制剂; ②中医认为肝火旺,辨证肝旺脾虚,可以用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或舒肝和胃丸。 3、腹泻 一般急性腹泻与感染、细菌、病毒、中毒、溃疡性结肠炎、食物过敏等有关; 慢性腹泻比急性更复杂,比如肠粘膜本身病变、小肠细菌繁殖过多、肠道运输能力缺陷、内分泌疾病、肿瘤等。 ①到医院检查,根据明确诊断进行治疗 ②中医辨证施治,进行相应汤药治疗 4、胃火旺 因为食用辛辣食物造成的胃火,一般表现为口气比较重、嗳气、脸色潮红、牙痛等症状。 中医用药:黄连、黄芪、蒲公英等清胃火的药,可以煎汤内服。 提示:黄连属于寒性,体寒的人不建议服用。 陈主任现场回答网友问题 问题1 陈主任回答:这个病人有过吐清水的经历,三年以前做的胃镜,那么现在没有什么反应,主要的问题就是便秘,吃过中药以后大便稀了。如果是短时期的便秘,可以注意调整一下饮食结构,生活习惯改变下就好了。这个病人已经患病4年,应该到医院做一下检查,做个B超或者是肠镜,看看有没有器质性的病变。 问题2 ![]() 陈主任回答:这个病人反复的腹泻,而且做了相关的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主要是左下腹疼痛,有的时候可以摸到硬块,吃了饭以后就去想解大便,便后就缓解了,比较符合中医肝旺脾虚的症状,可以试一试痛泻要方,主要成分就是四样药,炒白芍、炒白术、陈皮 、防风,起到柔肝、健脾的作用。 问题3 ![]() 陈主任回答:这个病人病情比较复杂,有点寒热夹杂,因为没有把脉,也没看到舌苔,单从这个症状反映,一是脾比较虚,胃有点阴虚、有点虚火,脾也弱;二吃多了运化又不好,那么胃阴虚就火旺;感到口干 阴亏,应该是寒热夹杂,治疗的时候,在健脾的同时,稍微加点滋胃阴的药,像麦冬、玉竹这类药,还可以用点清胃热的药,用点黄连、马齿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