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lixj1028 2019-06-08

元曲,或称元杂剧,是盛行于元代的戏曲艺术,为散曲和杂剧的合称。相对于明传奇(南曲),后世又将元曲称为北曲。元曲与宋词及唐诗、汉赋并称。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狭义的曲则多指宋朝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曲分为戏曲(或称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与散曲两类,元明以来甚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称。而曲同词的体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较为自由,并多使用口语。音乐部分亦有宫调之分,元曲中最常用的有五宫四调。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目录:

卷241[双调]水仙子-舟中

卷242[双调]水仙子-山居自乐

卷243[双调]蟾宫曲-自乐

卷244[双调]沉醉东风-宫词

卷245[双调]殿前欢-大都西山

卷246[双调]蟾宫曲-赠楚云

卷247[双调]折桂令-江头即事

卷248[双调]折桂令-西湖早春

卷249[双调]清江引

卷250[双调]庆东原-江头即事

卷251[双调]水仙子-自足

卷252[商调]梧叶儿-客中闻雨

卷253[中吕]阳春曲

卷254[双调]清江引

卷255[正宫]醉太平

卷256[双调]凌波仙-吊乔梦符

卷257[双调]水仙子-吊宫大用

卷258[正宫]醉太平

卷259[双调]水仙子-吊施君美

卷260[黄钟]人月圆-马嵬效吴彦高

卷261[中吕]满庭芳-渔

卷262[中吕]满庭芳-牧

卷263[双调]清江引

卷264[双调]清江引-情

卷265[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卷266[中吕]满庭芳-误国贼秦桧

卷267[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卷268[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卷269[双调]蟾宫曲-别友

卷270[双调]蟾宫曲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

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

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这首曲子写风与雪斗争,又写诗人与风雪斗争,充满了一种动感,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又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此作风格豪迈,正是作者自身胸怀之昭示。

[双调]水仙子-山居自乐

孙周卿

西风篱菊灿秋花,落日枫林噪晚鸦。

数椽茅屋青山下,是山中宰相家。

教儿孙自种桑麻。

亲眷至煨香芋,宾朋来煮嫩茶,富贵休夸。

曲子以合璧对起首,着意刻画令人赏心悦目的秋景图。接下用“山中宰相”典,既突出了隐士清高自许的情怀,也使“茅屋青山”加强了诗人心志淡泊的色彩。“种桑麻”、“煨香芋”、“煮嫩茶”,有效地增添了山居生活的热烈气氛。其情意的纯真,心地的明净,成功地刻划出诗人高蹈归隐的情怀。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蟾宫曲-自乐

孙周卿

草团标正对山凹,山竹炊粳,山水煎茶。

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

山溜响冰敲月牙,扫山云惊散林鸦。

山色元佳,山景堪垮,山外晴霞,山下人家。

作者以隐逸生活为乐,此作就是写他对自己隐居生活所感受到的乐趣。生活简朴,山竹炊粳米饭,山水煮山茶,“山芋山薯,山葱山韭,山果山花”。住在山上,吃在山林,欣赏的是山中风光。事事离不开“山”,伟岸的山、崇高的山,使得他对自己的山居生活感到高洁。很显然,这里饱含着与传统世俗生活的对抗情绪。

[双调]沉醉东风-宫词

孙周卿

花月下温柔醉人,锦堂中笑语生春。

眼底情,心间恨,到多如楚雨巫云。

门掩黄昏月半痕,手抵着牙儿自哂。

这首宫词写幽居深宫的宫女夜晚的孤寂和自伤自嘲,题材虽不出宫怨范围,却别具特色。且不说曲中赏心乐事之景与哀怨缠绵之情的强烈对比,也不说写情之繁衍,恨之滋生所用的比喻手法,单提最后一句“手抵着牙儿自哂”。在这里,宫女或诗人的情感并非一味地纠缠在悲愁之中,而是跳出此种情境,回首一看,不由地要笑上一笑。这正是极度悲愁之际的幽默,是含着眼泪的微笑,是一种远距离的审美。在应该悲伤的时刻,反观自身,与当下的处境保持了一种距离,这种反观就容易发现庄严事物外衣之下的可笑可怜之处。这样的艺术手法,倒有点类似于西方的黑色幽默。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殿前欢-大都西山

唐毅夫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

雨髻烟鬟,倚西风十二阑。

休长叹,不多时暮霭风吹散。

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这首曲子静中写动,以动衬静,巧用拟人,细致刻画了远山峰峦由烟雨遮绕到云开雾散,露出西山真面目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暗示出诗人倚栏观望之久,传达出内心的孤寂渴盼。当一睹西山美景的喜悦冲淡了久久等候的焦虑,便凝成了“西山看我,我看西山”这一点睛之语,恰好和前面的“不许俗人看”构成鲜明对比,颇有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的意境,不仅写出诗人全神贯注、心无旁鹜、物我皆忘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描绘了元代时的西山,向我们表明,远在元代,西山即已成为著名风景区。

[双调]蟾宫曲-赠楚云

吕济民

寄襄王雁字安排。

出岫无心,蔽月多才。

目极潇湘,家迷秦岭,梦到天台。

浮碧汉阴晴体态,逐西风聚散情怀。

卷又还开,去又还来。

雨罢巫山,飞下阳台。

此作构思精巧,以人名字喻云,又以云比人名字,从而使得人云合一,极尽对人之赞美。被赞美之楚云,是作者同时歌女。或作者对她深爱,才可能在如此精巧的构思中寄托无限爱意。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折桂令-江头即事

曹德

问城南春事何如?

细草如烟,小雨如酥。

不驾巾车,不拖竹杖,不上篮舆。

著二日将息蹇驴,索三杯分付奚奴。

竹里行厨,花下提壶。

共友联诗,临水观鱼。

此曲写城南冶游之乐事,起首以问句出之,问的不是柴米油盐之类的俗事,而是“城南春事何如?”问得天真,问得自然,可见作者的高雅脱俗。作者听说城南春日正好,花事正盛,于是吩咐侍从,准备来日春游:携了奚奴,提了酒食,既不驾车,又不拄杖,也不乘轿,只骑一匹蹇驴,约二三好友,往水边观鱼、饮酒、赋诗。如此春光,如此生活,真是人生还需何求!

[双调]折桂令-西湖早春

曹德

小红楼隔水人家,草未鸣蛙,柳已藏鸦。

试卷朱帘,寻山问寺,何处无花。

金络脑堤边骏马,锦缠头船上娇娃。

风景繁华,不醉流霞,前世生涯。

这是描画西湖早春美景的一首小令。作者将这个“早”字作为“诗眼”,抓住早春特有物象给予精心描绘:嫩草已肥,尚无鸣蛙;柳已茂密,方遮乌鸦;珠帘才卷,鲜花早放。描画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早春之景。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清江引

曹德

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

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

这是一首直刺当时黑暗社会现实的小令,堪称太岁头上动土。“长门柳丝千万结,风起花如雪”,作品开头即以“长门柳”花絮被风吹得漫天飘飞,暗示了皇室宗亲风雨飘摇的命运。紧接三句:“离别复离别,攀折更攀折,苦无多旧时枝叶也!”折柳送别是古代送别亲人时的习俗。不断的离别,“长门柳”便一再被攀折,枝叶也就渐稀,这是暗示了皇室宗亲不断地被杀。此处,借物喻人,以咏柳暗藏锋芒,构思机巧,语意双关,以一种独特方式表达出作者对黑暗暴政的强烈抗议。

[双调]庆东原-江头即事

曹德

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

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

几句杜陵诗,一幅王维画。

这是一首甚为佳妙的写景小令。“低茅舍,卖酒家,客来旋把朱帘挂。”一间低矮的茅舍,挑着酒幌,一位孤零零的客人,走入小酒店中,店主人挂起朱帘,使得客人能够边饮酒边欣赏窗外景致。从茅屋窗口望出去,但见“长天落霞,方池睡鸭,老树昏鸦。”完全是一片萧瑟、肃杀,令人郁郁寡欢之景。此景即是彼时彼地的真实环境的再现。又是作者的移情。此作有如一幅白描画,通过几组镜头组接,把江头黄昏秋景给以动态的展现;并借此折射出了作者孤独、寂寞、悲凉的情怀。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水仙子-自足

杨朝英

杏花村里旧生涯,瘦竹疏梅处士家,深耕浅种收成罢。

酒新篘,鱼旋打,有鸡豚竹笋藤花。

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闲时节自炼丹砂。

此曲写世外隐居生活。表达了作者无所追求、自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农事完毕,就打鱼饮酒,逍遥自在;等到客到,以家常饭相待,僧人到,献给一杯谷雨新茶。闲时节自己炼丹养性。但在封建社会里,严酷的统治无孔不入,若要过上如此惬意的生活,恐非易事。在这里作者只不过借此来表达他胸中所憧憬的理想生活:诗酒自娱,所见皆高洁之物,来往无利禄之徒,不为世事所牵累,心如白云一片,悠然自适,胸中有此界,是为最高雅而彻底的“自足”。而这,又正是元散曲最津津乐道的诗题。

[商调]梧叶儿-客中闻雨

杨朝英

檐头溜,窗外声,直响到天明。

滴得人心碎,聒得人梦怎成?

夜雨好无情,不道我愁人怕听!

这是一首状写游子离愁别恨的小令。游子离家,往往心绪不佳;客舍中适逢阴雨,就更多别恨离愁。雨声扰人,使人彻夜难眠。小令起句就写得非常入境。正因为主人公一夜未眠,才得知雨声一夜未停!不是夜雨不停地下到天明,主人公哪会一夜不能梦回故乡!夜雨不停与主人公失眠相互因果,相辅相承,相互引发,相互加浓,从而构成了这“客中无雨”的独特意境。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中吕]阳春曲

杨朝英

浮云薄处膧胧日,白鸟明边隐约山。

妆楼倚遍泪空弹。

凝望眼,君去几时还?

“朣胧日”、“隐约山”,组成一幅去路迢遥、望而不见的迷惘意境。“妆楼倚遍”,表示凝望时间之久,或从早到晚,或日复一日,最终却难免“泪空弹”。此以闺中少妇怨望之深,反衬其盼归之切,由侧面烘托其情爱之笃,语简意丰,有情有态,形象欲活。

[双调]清江引

杨朝英

秋深最好是枫树叶,染透猩猩血。

风酿楚天秋,霜浸吴江月。

明日落红多去也。

这是一首描写南方秋景的抒情小曲,以秋领起,一意贯通。枫叶之红,如血;秋月之升,如风,如霜。作者笔调凝重,为读者勾画了一幅色彩艳丽的南国秋景图。运用白描手法,却意态浓郁,虽未直言悲秋,但其惆怅情绪已透纸背,令人伤怀。特别是末句言“明日落红”已不再重现,更加深了作品所渲染的凄清意境。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正宫]醉太平

钟嗣成

俺是悲田院下司,俺是刘九儿宗枝。

郑元和俺当日拜为师。

传留下莲花落稿子,搠竹杖绕遍莺花市。

提灰笔写遍鸳鸯字,打爻槌唱会鹧鸪词。

穷不了俺风流敬思。

此曲写的是穷秀才与贫苦的下层文人,热情赞美了他们的艺术活动,并对他们的艺术活动进行了简单的描写,如打竹板,说唱《莲花落》曲子故事,唱《鹧鸪词》,等等。这正好与封建统治阶级的正统文化意识相对立,并且也是对统治者扼杀人才、埋没民间文艺的抗议。此作风格质朴真纯,粗犷有力,洋溢着浓郁的市民生活气息。

[双调]凌波仙-吊乔梦符

钟嗣成

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

百年光景还争甚?空赢得雪鬓侵。

跨仙禽路绕云深。

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

漫携琴载酒相寻。

此曲写出了作者对亡友的真挚之情;曲词无不表达了作者对乔氏的钦佩和敬仰。作者对乔梦符生世的同情、感慨,也曲折反映了他对现实的不满,因此,在曲文中读者也可看到钟氏的影子。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水仙子-吊宫大用

钟嗣成

豁然胸次扫尘埃,久矣声名播省台。

先生志在乾坤外,敢嫌他天地窄。

辞章压倒元白。

凭心地,据手策,是无比英才。

此曲为志人佳作。宫大用与钟嗣成的父亲相交极深,所以钟嗣成极熟悉宫大用,对宫大用被权豪一再压抑,备感不平。他认为宫大用屈居小小书院,极不公正。宫大用非常愤慨元代极端腐败的吏治,这也引起钟嗣成的共鸣。因而开头就赞扬宫大用襟怀开阔,扫去一切世俗尘埃,其才华声名早就在中书省上下传开了。然而宫大用志在乾坤之外,现有天地不足以施展其才华。其辞章甚至可以压倒元稹、白居易。所以他的锦心妙策,是个无与伦比的英才。

[正宫]醉太平

钟嗣成

风流贫最好,村沙富难交。

拾灰泥补砌了旧砖窑,开一个教乞儿市学。

裹一顶半新不旧乌纱帽,穿一领半长不短黄麻罩,系一条半联不断皂环绦,做一个穷风月训导。

这首小令,将社会上的人分成了两种:“穷人”和“富人”,并将两者置于对立的地位。“村沙富难交”一句,是作者生活经验的总结。在如此这般的社会里,最好是去当个教乞儿的“训导”。这首小令语言通俗,“半新不旧”、“半长不短”、“半联不断”一类词语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作品的生活气息,而且强化了平民意识。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水仙子-吊施君美

钟嗣成

道心清净绝无尘,和气雍容自有春。

吴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

但思君赋尽停云。

三生梦,百岁身。

空只有衰草荒坟。

施君美是个在杭州开店铺的商人,但他绝然不是一般商人。在青壮年时代是个极有豪情壮志的英武人物,结果却寂寞地死去。从钟嗣成这篇吊词来看,他的晚年,已经是六根洁净不沾尘埃的人了。闲暇之间,他写尽了杭州风光,显示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但他空怀有宏伟抱负,最终还是默默地了此一生。作者为他发出了不平与哀叹。

[黄钟]人月圆-马嵬效吴彦高

李齐贤

五云绣岭明珠殿,飞燕倚新妆。

小颦中有,渔阳胡马,惊破霓裳。

海棠正好,东风无赖,狼藉春光。

明眸皓齿,如今何在?空断人肠。

此曲借古讽今。作者借李隆基与杨玉环沉迷于酒色音舞,导致大祸临身,国家受损,但对杨玉环的悲惨命运不无同情。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中吕]满庭芳-渔

赵显宏

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

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

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

此曲写渔家欢乐,劳动之余,将船横于渡口,把网晒在河滩,一家人尽情地享受天伦之乐。作者对此种生活心向往之,显示出自己的人生态度。

[中吕]满庭芳-牧

赵显宏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

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洲。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本篇描写田园放牧生活的情趣。画面简洁,写景如绘。一个“闲”字总领全篇,无论是描绘旷野风景,抑或是刻画牧人形象,作者着力突出的正是闲适二字,表达出诗人摆脱名缰利锁,归返自然后的不尽乐趣。但“乐中忘忧”并非无“忧”,西风暮雨中独披蓑笠的形象,秋色黄昏里横吹长笛的场景,虽有沉浸于江山秀色的欣悦和无拘无束的逍遥,也悄悄渗透出一种孤寂落寞的情绪。曲中既有明言直语的表白,也有含蓄蕴藉的点染。本色和文采相融相映,读来韵致别出。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清江引

赵显宏

少年身正值着春暮月,宴赏无明夜。

一任锦囊空,不放金杯歇。

明日落红多去也。

此曲规劝青少年勿贪杯而虚度时光,用暮春时节喻少年们的青春将逝,而他们却对此丝毫不加珍惜,彻夜宴乐,放纵自己于声色犬马的娱乐之中。最后用“明日落红多去也”来比喻他们的将来命运。明确点明他们宴饮无度、挥霍金钱,最后下场可悲。语言率直,情深意切。

[双调]清江引-情

赵显宏

夜长怎生得睡着?万感萦怀抱。

伴人瘦影儿,惟有孤灯照。

长吁气一声吹灭了。

此曲写情人长别离后独自守空房的真实生活。孤灯之下,孤独之人摇曳着孤独之影。此时已夜深人静,万赖俱寂,而离人因思念另一方却心无宁绪,百感交集。“为伊消得人憔悴”,主人公因思念对方而变瘦,但曲子却不直白道出,而是说影子瘦了。离人对孤灯,她终于耐不住这种寂寞,只有熄灯睡去。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

周德清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

塞鸿一字来如线。

此曲为写景之作。作者选择了宏观的角度,采用了富有动感的艺术手法,为我们勾勒了一幅生动传神的浔阳江景图。全篇七句四十五字,却尺幅万里。分则一句一景,宛如七幅山水屏画,七个风景镜头,千姿百态,各放异彩;合则构成浔阳江山的立体壮观,好似一部名胜风景影片。其间远近高低,动静明暗,声光色态,无不咸备。真是气象万千而又和谐统一,壮丽雄奇而又韵味无穷。从作品的表现中可以看出,作者善于捕捉充满活力的艺术镜头,在他的笔下,江舟、山泉、晚云、新月、塞鸿这些景点都呈动态,并且都在万里长江和数点淮山这一整体构思中被不露痕迹地融合起来。

[中吕]满庭芳-误国贼秦桧

周德清

官居极品,欺天误主,贱土轻民,把一场和议为公论。

妒害功臣,通贼虏怀奸诳君,那些儿立朝堂仗义依仁。

英雄恨,使飞云幸存,那里有南北二朝分。

这首小令主要谴责秦桧的罪恶。前四句是对秦桧罪行的总体评价。第一句指出秦桧的地位;后边三句是说他欺瞒皇帝,使国土沦丧,弃人民于不顾,接下来三句进一步揭露他的具体罪行:嫉妒陷害功臣,杀害岳飞父子;私通金国,诳骗君王;枉立于朝堂之上,不施行仁义。最后三句抒发作者内心愤慨。最后两句又回过来写秦桧误国,使得当时中国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

周德清

披文握武,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功成却被权臣妒,正落奸谋。

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钱塘路,愁风怨雨,长是洒西湖。

本曲为元人小令中歌颂宋代名将岳飞的名篇,开头三句对岳飞作概括性的评价,称他文武双全,有再建宋王朝宋庙社稷之功,足以留芳百世。后两句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闪杀人”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最后三句落笔于岳坟。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全曲叙事抒情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中吕]朝天子-秋夜客怀

周德清

月光,桂香,趁着风飘荡。

砧声催动一天霜,过雁声嘹亮。

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

夜凉,枕凉,不许愁人强。

月光皎洁、桂花飘香,捣衣声声,雁叫阵阵,都被那萧瑟的秋风吹送过满天霜露,传入客人的心怀。面对这由光色、香味、声响组成的秋夜,不由人不陡生身在异乡、梦牵家乡的情怀。所谓“叫起离情,敲残愁况,梦家山身异乡”,直抒胸臆,并直逼出以下“夜凉”、“枕凉”的强列感受。最后“不许离人强”点醒曲意,更突出了离情愁况的难堪和排遣不去。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蟾宫曲-别友

周德清

唾珠玑点破湖光。

千变云霞,一字文章。

吴楚东南,江山雄壮,诗酒疏狂。

正鸡黍樽前月朗,又鲈箐江上风凉。

记取他乡。

落日观山,夜雨连床。

这首别友曲写得与众不同。一般别友之作,往往有凄哀之音。作者面临分别,没有临歧沾巾的儿女缠绵,而是对自己言语行为的自豪感。作者把“一字文章”比作“千变云霞”,可见其文采之超众。“吴楚”、“江山”、“日”、“月”、“江”等阔大物象的运用也给曲子增加了雄壮豪放。读之给人以乐天、达观、向上的感受。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双调]蟾宫曲

周德清

倚篷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

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

酱翁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

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桂攀花?

元代读书人社会地位低下,因有“九儒十丐”之说。此曲即从最普通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说起,慨叹日常生活的贫苦困乏,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文人与乞丐相去不远的窘迫状况。最后一句更把这种生活的“嗟呀”推衍至人生追求的失落与渺茫,实际是辛酸悲苦之至。

元曲名篇赏析(241—270卷) 黄昏后,长笛在手,吹破楚天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