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鸿蒙圣主 2019-06-08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大葱这个东西不分南北,大家都会吃。但主要种植区是在北方,北方相对来说比南方要吃得厉害一些。

山东和东北种植面积很大,也养成了吃的习惯。很多人说葱有股怪味,吃了不好,跟别人说话时嘴里会有味道。其实可不止是现代人吃,古代人吃起来也很疯狂,这说明我国先民们有着吃葱的长久传统。

古人跟现代人不同的是,他们不仅仅是吃,还借葱写景或志。或用诗词,或记录在某些古籍文献里,这为后世研究大葱提供了非常多的线索。其实写诗用葱最多的当数唐代元稹和方干,两个是写葱狂人,啥都能扯到葱上去。比如在元稹押东韵的五言排律《春六十韵》中这样写:

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醉圆双媚靥,波溢两明瞳。但赏欢无极,那知恨亦充。洞房闲窈窕,庭院独葱茏。

这首诗非常长,我们不能列全。方干在自己的《采莲》等诗中也是疯狂的写。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当然了,写到葱的不只是诗词文人,各种古籍文献中也不少,比如在东晋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中记载:

曹公既与先主语,失言。会天震雷,先主曰:圣人言,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曹公亦悔失言,使人窥之,见其拔葱……

我们可以看到,葱在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历史。那么,究竟会早到什么时候?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历史上有什么发展呢?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一、春秋战国以前,关于起源

大葱起源于我国。

但我们并不能在我国古代遗址中找到葱,这是因为葱的特殊性,植物类不易保存,但我国的古籍文献记载却非常早,我们可以从《山海经》、《庄子》、《诗经》中找到葱的记载,当然这些古籍并不代表全部,这足以说明我国先民食用葱和记录葱的历史悠久。

《山海经》中是这样写的:

边春之山,多葱、葵、韭……北单之山,无草木,多葱、韭。

《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虽然成谜,记载的东西也太过虚幻飘渺,可里面却包含着大量的古代地理。而且我们可以从这里的记载看出,说的并不是一个地方有葱,但这个时候多半是野葱,可人工栽培几乎在同时进行。

在《管子》中有这样的记载:

齐桓公五年北征山戎,出冬葱与戎菽,布之天下。

但我们现在看到的《管子》据考证是西汉时刘向根据前面的一些古籍整理编纂而成,所以也不能算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记载,真正能体现春秋战国时期记载的有《诗经》和《庄子》。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诗经·小雅南有嘉鱼之什·采芑》中这样写:

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中乡。方叔涖止……服其命服,朱芾斯皇,有玱葱珩。

这里出现了葱字,但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比喻,用葱来比喻方叔身上的青苍佩玉,但这也能说明当时人们对葱的理解和现在是一样的,葱本来就是青白相间。

而在《庄子》中,则记载了葱对身体有益,这也符合庄子的道家精神,里面是这样写的:

春月饮酒茹葱,以通五脏。

所以,大葱起源于我国。记载最早是春秋战国,而且那时候不只是一个地方有葱,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意识到食葱对身体有益。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二、宋元以前,关于栽培

大多数作物,到了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开始向志怪方向发展,这跟当时的人风俗有关,人们无法理解某些事物,只能托一些志怪小说去幻想。比如西汉史学家刘向编撰而成的《列仙传》中这样写:

阮丘蛆山上种葱,百馀年乃去。

当然了,汉朝时绝不只是在志怪小说中写葱,堂堂大汉,岂能没有权威记载?在淮南王刘安主持编撰的《淮南子》中这样写:

君子之于善也,犹采薪者见青葱则拔之。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此外,在《汉书·遁吏传》《后汉书·独行侠》中都有关于葱的记载,我们不能一一举例,但我们看到这些记载时会发现,记载虽然很多,但多是借葱来比喻,用葱来托别的东西,不见栽培记载,一直到了东汉末年,才出现了葱的分类,但并没有栽培方法。在东汉大尚书崔寔的农业著作《四民月令》中有这样一句简单的记载:

三月别小葱,六月别大葱,夏葱曰小,冬葱曰大。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里有了大小之分。当然了,关于两汉年间写葱的诗词,最出名的莫过于两汉乐府的《孔雀东南飞》了,在里面这样写: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这里把手指比喻成葱根可以说很形象了。“乐府”虽然成立于秦朝,但却在汉朝汉武帝刘彻手里发扬光大,两汉乐府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管是建安年间还是整个唐朝,那些诗人都受到了乐府的影响,但出于题目的原因,咱们这里不展开说了。

到了魏晋时期,晋朝郭义恭编撰的《广志》中这样说:

休循国居葱岭东,其山多大葱。

古代葱岭多指西南一些地区,我们可以看出来,古代时多栽种于半寒冷地区,这也符合葱的生活习性。

此外,魏晋时期,葱在志怪小说中的地位还非常高,在原作者不详的《汉武内传》中这样写:

西王母曰:仙人上药,有玄都绮葱。

甚至一直到了宋朝时,关于栽培和种植仍然不多,由此可见,葱虽然由来很早,而且被多次记载,但却是做为一种调味品和药品存在,引不起人们大面积种植的兴趣,因为能调和菜中的味道,所以也叫“和事草”。

宋朝关于葱的诗词很多,比如苏轼的:

总角黎家三小童,口吹葱叶送迎翁。

比如陈师道的:

已办煮饼烧油葱。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关于种植,到了元代才有,元代王桢的《农书》中这样记载:

子味辛,色黑,作三瓣状,有皱纹。收取阴乾,若令浥湿则不生,留春月调畦种。良地三剪,薄地再剪,剪宜平旦,避热,宜与地平,勿太深、太高,八月止,不止则无袍而损白。凡栽葱,晒稍蔫,将冗须去净,疏行密排,猪鸡鸭粪和粗糠壅之,不拘时,冬葱暑种则茂。

这里有了系统的种植叙述,后来被多次引用,包括《本草纲目》这些。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三、明朝以后,遍地青葱

到了明朝后,明朝人王象晋结合前面的记载,自己总结叙述了大葱的特点和栽培,他在《群芳谱·菜蔬部》中这样写:

葱,一名芤,一名菜伯,一名和事草,一名鹿胎。初生曰葱针,叶曰葱青,衣曰葱袍,茎曰葱白……生熟皆可食,更宜冬月,戒多食。四月每朝空心服葱头酒调血气。正月忌食,令人面起游风。生同蜜食,作下利……

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葱的药用价值时,葱叶和葱白各有不同,而且李时珍认为葱不讲药理,只说阴阳,这在现代看来是没有道理的。比如他这样说:

葱,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

当然了,这里关系到一些药理知识,咱们不懂,故不在这里展开评论。

葱在宋明时期,栽培和种植已经完全成熟。

葱的尴尬命运,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一口气搞懂葱的前世今生

到了现代,我国种植面积和种植地区上都非常广泛,特别是以山东为最。各种大葱品种和管理方法也应有尽有。从出现到不被重视又不可或缺,到现在成为一种经济作物被菜农以种植为生,经历了一系列历史变迁,这不仅仅是葱的发展史,也是我国农业的不断进步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