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学霸拉黑父母6年:你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培养仇人

 海阔天空7815 2019-06-08

当孩子的坚持不是我们想要的,你会继续支持吗?

当孩子不是我们梦想中的那个孩子,你会依然很爱他吗?

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说,自己接到很多的来访者,经常遇到一个同样的问题:

对于父母的最大抱怨,都是父母对自己的控制。

强势的父母,总是毫不留情地紧紧将孩子抓在手上。

看过一位长辈和孙子的日常相处,其中一件小事让人印象深刻。

那个孩子七岁,想吃方便面。

奶奶不同意,于是孩子各种好话说尽,奶奶依然坚定拒绝。

馋劲儿上来的孩子终于忍不住哭闹起来,结果被奶奶夹枪带棒说了一顿。

最后,孩子擦干眼泪,苦着脸,怯怯地缩在奶奶身边。

奶奶盯着他,“你还想吃方便面吗?”

听到方便面仨字,孩子眼睛里迅速闪过一丝光,立刻黯淡下去,慢吞吞地回答道:“不想了。”

她脸色缓和下来,“这才听话。走,奶奶带你去买方便面。”

后来,和奶奶聊起这件事,她振振有词:

“他越想要,越不给他买,我非得等他不要了,再买给他吃。他听我的还差不多,想让我听他的,门都没有。”

方便面吃或不吃,都是小事儿。

但一个孩子馋方便面,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是多大的错呢?

如果要买,何不一开始就爽快买给他,让孩子吃得高兴。

就算不想让孩子吃方便面,也可以用游戏或玩具转移他的转移力、给他弄其他吃的。

为什么偏偏选择和孩子对峙,熬到他不想要以后再买给他呢?

奶奶非要控制孩子欲望的那股劲儿,看得人心寒。

这哪里是对孩子,对敌人还差不多;哪里是教养孩子,分明是驯养动物。

后来,听长辈分享她少年时的一件事,忽然对她的行为多了些理解。

长辈家里重男轻女,她母亲身体不好,因此她小学毕业就回家干活了。

十几岁时,红色大衣正流行。

她百般恳求,终于说动父亲新年给买一件。

过年时,父亲和她一起选购大衣。长辈看中了一件长款,父亲图省钱,要给她买另一件短款。

她不同意,坚持非要买长款。

父亲恼恨她的倔强,最后连许诺过的短款都没有买给她。

这与她和自己孙子的互动模式何其相似。

听我的话,就能得到我想给你的,不听我的,什么都没有。

对错并不重要,控制高于一切。

这是很多父母的潜意识。

看她精心照料孩子的衣食住行,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她对孩子的爱。

但只要孩子的行为偏离了她的期待,温暖和爱就变成了羞辱、打击、威胁等精神暴力。

只有当孩子的表现符合她的意愿时,曾经的爱才回来。

不敢细想,孩子从这些经历中到底得到什么经验,是自己的想法和欲求可耻,还是迎合大人最重要。

更不敢细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模样?

12 年未回家过春节、拉黑父母 6 年的北大留美毕业生王猛(化名),在与父母断绝关系的万字长文里,提到这样一件事:

我五年级时开始在离家四五公里的市里上奥数,周末我父亲带着我坐车过去,而当时我母亲很不乐意我去。

我当时学起来很有感觉,虽然一开始摸不着节奏,但后来进步相当快。

六年级时一次奥数班考试,我带去的一个很普通的人造革文件夹丢失,找回后发现被人划坏并涂抹。

我回家后我母亲既不痛惜物质损失,也没有用积极的态度安慰我,而是表现出一种混合了得意和癫狂的怪异情绪,歇斯底里地说:“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

这段文字就像一根尖利的针,扎得人心疼。

一个孩子没做错什么,只是因为不听从家长的意愿,在受到外界伤害时,不仅没有得到安慰,反而被自己母亲再次伤害。

王猛的父母不爱他吗?事实并非如此。

从小成绩数一数二,四川某地级市高考理科状元,被北大最好的生物专业录取,读完本科又考入美国排名前50的研究生……

养过孩子的都知道,这样一份光鲜体面的履历背后,固然有孩子的天赋和运气加持,更离不开家长用心的养育和教导。

可是,在这样深刻真切的爱的土壤上,却结出了所有人都感到痛心的爱之恶果。

多一些尊重,少一些无视;多一些理解,少一些打压;多一些关爱,少一些操控;这样的遗憾,原本可以避免。

可惜的是,一边爱着孩子一边伤害孩子的悲剧,仍在日以继夜地,由无数父母亲手缔造。

曾亲耳听到一位妈妈在女儿离家出走后的反思:

“我们就是看不惯孩子。她喜欢的歌、她的理论,就是看不上来,不想去了解。

她和我沟通,我也忙着照顾小的,就和她说不想听。

有时候她在家里唱歌,她爸爸就嫌她,你唱什么不行,怎么唱这样的歌。她就不唱了,一个人上楼了。”

想象那个画面,一个孩子,表现出真实的自我,但因为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所以她的感受和情绪被父母直接无视、否定。

就算她主动和父母沟通,也是被屡屡排斥、拒绝。

在她鼓足勇气离家出走前,她对父母默默失望了多少回?

而父母明明是爱孩子的,为什么,有些父母的爱,没有带给孩子关怀和温暖,反而在孩子心上,划下一道道伤痕呢?

有许多父母,虽然真爱孩子,但无法接纳站在面前真实的孩子,而是极力把孩子固化成他们关系模式中的一个角色,希望孩子能满足自己想象的那个样子。

我们反观自己,为什么会在内心生起这种控制的欲望?

往往是因为自己的童年缺乏安全感。

特别是小时候缺衣少食或经历骨肉分离、生活动荡,控制欲更加强烈,希望用自己的方式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而一旦自己的人生不受掌控,就想着去控制孩子的人生,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李雪曾提到:

心理学家所说的内在关系模式,即是我们内心的剧本。

剧本里的人物形象、人物之间的基本关系模式已经设定好。

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在着许多剧本。这些剧本是童年经历内化到心里形成的。

在生理上,它们已经形成脑神经回路,成了细胞记忆。

所以,我们成年后的人生,大多也是照着剧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熟悉的体验。

很多时候,我们以爱的名义,控制孩子。

说爱孩子,其实只是爱那个自己喜欢的样子,而讨厌那个不符合自己要求的样子。

所以当孩子不按照自己的想法做,马上就威胁加恐吓,一直让孩子投降为止。

要知道,真正的爱,是给他所需,而非己所欲。

假如孩子有一天说,“对不起,妈妈,我不是你梦想的那个孩子!”

我会跟孩子说一声:没关系,我依然爱你。

不可否认,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和本能。但是,父母提供给孩子爱的质量,却有高有低。

低级的爱,如我所愿,我才爱你。

非我所愿时,先控制你成如我所愿的样子,再来爱你。

低级的爱也是爱,但更是一种精神戕害,把孩子推向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痛苦深渊。

高级的爱,非我所愿,依然爱你。

坦诚地面对真实的自己,承认自己作为普通人,有着种种缺陷和不足。

尊重孩子作为独立个体存在,接纳孩子如他所示的样子。把生活中孩子的每一次“非我所愿”,当做自我完善、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机会。

“非我所愿,依然爱你”,是父母走出舒适区、不断探索成长的智慧。

育儿即育己。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天性和使命,都属于自己,你要先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而不是通过控制孩子来满足自己。

斩断这种控制的心理。

放开孩子,也解脱自己。

当父母给予孩子宝贵的爱与自由,自身因为原生家庭背负的枷锁与阴影,也会逐渐消融。

而孩子自信独立的性格和自由幸福的人生,更是我们为人父母者,因此得到的最好奖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