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新郑一士绅,打井挖出青铜器,7字铭文引发90多年争议!

 天宇楼33 2019-06-08

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 王子婴次之□炉

国家博物馆珍藏有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器,造型简单大方,状似圆角长方形平底大盘,口沿外撇,腹部较浅,腹侧两宽边有小钮衔环,两窄边环上有3节提链,器底有泡形足一周23个,可能为铸空圈足的残迹。此器没有繁缛华丽的纹饰,仅在腹部外侧饰细线方格纹及乳钉纹,腹部内侧则光素无纹饰。器有7字铭文,见于器壁内侧:

王子婴次之□炉

这件青铜器于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县南街李家楼。当年此地大旱,士绅李锐在自家的菜园掘井时,偶然发现了后来震惊世界的新郑大墓,墓葬应为春秋时期某一代郑公之墓,其规模大、等级高,包括有青铜容器、乐器、车马器、兵器、杂器等百余件精美的青铜器,其中仅有“王子婴次之□炉”带有铭文,这为确定墓主的身份提供了重要依据。

但是这七个字的铭文却引来持续几十年的争论,至今尚未停息。

争论一:器物究竟为何用?

郭沫若曾在《新郑古器之一二考察》一文中,率先提出这个字应该是“燎”字,用途就是燃炭以取暖所用。

这个说法,得到了大部分专家的认可,而且在江苏邳州九女墩出土的残方炉与之器型相似,可以作为佐证。

但在此之前,国学大师王国维于《王子婴次卢跋》一文中提出,第六个字是“炒”字,炒炉是用以煎熬之炉,则为炊具。

然而,中国烹饪技术虽然源远流长,但作为最常见的炒,在先秦时期并未发明,不可能突兀出现这种方法。

因此,王国维的说法也不可信。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种器皿的质地比较薄,也确实能够承担“煎炒”之用。

争论之二:器主与墓主身份

根据铭文,器主应名为“婴次”。王国维1924年率先在《王子婴次卢跋》中提出:余谓‘婴次’即‘婴齐’,乃楚令尹子重之遗器也……则‘婴次’即‘婴齐’无疑……故《春秋》书‘公子婴齐’,自楚人言之,则为‘王子婴齐’矣。

王国维认为“婴次”为楚国令尹子重,即曾“问鼎中原”的楚庄王之弟,因鄢陵之役(公元前574年)败退而遗此器于郑地。

郭沫若认为此器为火盆,而鄢陵之战发生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他不可能在大热天随军带个火盆。

况且败军丢弃之物,应该是晋军的战利品才对,不会落到同为楚军盟军的郑人手中。

并定其为郑子婴齐之器,年代在公年前680年左右。

语言文字学家杨树达则指出郑侯诸子皆称公子,唯有楚曾称王,应为楚器。

也有人从纹饰入手,认为此炉纹饰颇具吴器风范,婴次可能为吴王之子。

多年来的研究讨论,目前王国维首倡为“楚令尹子重”之说得到普遍承认,但未必是鄢陵之役的遗物,也有可能是楚国为拉拢郑国而馈送的礼物。

因此,关于这件青铜器的争议,一直持续了九十多年,如果没有新的佐证,很可能还会长期存在下去,这也许就是考古研究的独特魅力吧!

您觉得,这会是个什么字呢?


6月海选鉴宝上海站
时间:2019年6月16日8:30-18:00
地点:上海市黄浦区陆家浜路318号·中福保馆箱保管库1号
电话:0371-86005500,55322400
6月海选鉴宝郑州站
时间:2019年6月23日8:30-18:00

地点郑州市红旗路与经五路中原古玩城三楼大观美术馆

电话:0371-86005500,55322400

华豫之门线上鉴宝

同件藏品一次付费

线上线下两次鉴定

线上鉴宝 免您辛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