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乐成侯许延寿

 运河风情 2019-06-08

许延寿(?―前53年),昌邑人,平恩代侯许广汉的弟弟,汉宣帝刘询皇后许平君的叔父,西汉官员。一开始任职侍中、光禄大夫。元康三年(前63年),汉宣帝封他为乐成侯。

神爵元年(前61年),汉宣帝任命他为强弩将军,与后将军赵充国率军攻打西羌。后任大司马、车骑将军,辅佐朝政。甘露元年(前53年),许延寿因病去世。他的次子许嘉,被皇帝过继给许广汉奉祠祭奠,继承爵位平恩侯。许嘉之女许娥为汉成帝皇后,在后宫专宠十几年,后来被废黜,再后来受逼迫服毒自杀身亡。

宣帝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羌族各部反叛西汉朝廷,四处攻城略地,一时间西部边陲狼烟蜂起,民不聊生。一代中兴明君汉宣帝获得边关告急文书后,立即著手制定对策,考虑到老将军赵充国深谙兵法,又熟知边郡形势,便派遣钦差大臣到赵充国府上去征询建议,推荐一位合适的将领。老将军淡淡一笑,毛遂自荐:“对于边关战事,皇上大可不必惊慌,在满朝文武百官中,上前线恐怕没人能与老臣相比,陛下就允许老臣前去吧,请陛下尽管放心!”

汉宣帝大为钦佩,亲自任命赵充国为兵马大元帅,让他带领大汉帝国的万余骑兵西行远征,当时,赵充国已是76岁高龄的老人了,须发皆白,坐在马上,依旧威风凛凛,英雄气概不减当年。部队赶到金城附近(今兰州)时,赵充国派遣先头部队在夜里偷偷渡过黄河,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将营阵安置完毕,第二天指挥大部队顺利渡河。羌人用来阻截汉军的第一道防线——黄河天险,就这么被汉军轻松地突破了。羌人大为惊恐,但心有不甘,接着,羌人派出百余精锐骑兵到阵前骚扰挑战,汉军将士见了,全都摩拳擦掌想要应战。主帅赵充国分析战前形式,认为汉军远道而来非常疲惫,人马都需要修整,不利于作战;而羌人以逸待劳,利于作战。赵充国老将军从大局出发,下令军中待命不得擅自出击。之后,赵充国老将军又出奇制胜突破了羌人可以用来抵御汉军的第二道防线——四望峡,这让羌人更加人心惶惶,从心理上大大打击了羌人的防御工事。

顺利突破两道天险的汉军士气更加高涨,他们势如破竹、所向披靡,直达西部都尉府,赵充国采取“养精蓄锐,伺机出击”的方针,坚守营垒不出,每天好酒好肉犒劳士卒,将士们本来就怀着杀敌立功的心念,又感受到老将军处处照顾他们,赏赐众多,将士们从上到下,都抱着“士与知己者死”的雄心壮志,各级将士无不擦掌磨拳、迫不及待地想要上阵杀敌立功。而羌人部队先后两次失利,内部恐惧就产生了纷争,各部落豪杰之间相互责备,他们从心里就害怕汉军主帅赵充国用兵韬略,羌人一提赵充国,就闻风丧胆。

老将军赵充国审时度势,充分利用羌人内部混乱的局面,利用反间计在羌族各个部落当中分化瓦解,使敌人内部矛盾愈加激化,伺机在羌人士气低落时给予沉痛打击。

就在这时,朝廷从各地征调的六万军队陆续汇集于边境,酒泉太守辛武贤建议朝廷立即发兵进攻,汉宣帝随即拜侍中许延寿为强弩将军、酒泉太守辛武贤为破羌将军,与赵充国共同进兵羌人。赵充国经过慎密分析,认为朝廷命令许延寿和辛武贤二人率兵进军的策略弊大于利,于是上书汉宣帝说:“羌族各部落内部产生了重大矛盾,其中罕、幵两个较大的部落,与起兵反叛的主谋先零部落不和,我们可以拉拢这两个部落来让先零部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那样我们就可以一举消灭反叛的羌人。相反,如果陛下现在就派许延寿、辛武贤的部队仓促进兵,罕、幵两个较大的部落看到自己有了危险而转身会支持先零,他们共同与汉军对抗,对我军不利。”皇帝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

随后,赵充国恩威并施,羌族各部落纷纷投降、归附汉军,前后已有万人之多。不久,朝廷又下令赵充国、许延寿、辛武贤三处兵马合兵进击羌人,赵充国冷静思索之后,认为不需要大动干戈就能克敌制胜,于是上书汉宣帝言明此事,“为了边关安宁,与羌人和睦相处,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罢军屯田。只留一小部分军士在重要地方屯田,修建要塞,以逸待劳。既能有效防止敌人进攻,又能积蓄粮食,戍守边关;二是敌人已经被赶进了水草贫瘠的地方,他们饥寒交迫,必然思乡心切,内部一定会发生纷争;三是大军要撤离边塞,那样既减轻了国家负担,又不会让四周蛮夷感觉到中国空虚而轻举妄动。”汉宣帝完全认同赵充国老将军的建议,随后下诏,撤离大军,只留一小部分部队屯田戍守。果然,羌人因生活窘迫而闹得四分五裂。

汉宣帝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雄霸北方二百多年的匈奴,终于向伟大的汉王朝低下了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称臣拜见了汉宣帝,受到了汉宣帝众多赏赐,这是汉王朝建立以来首次大事,在西汉历史上享誉盛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