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专栏】甘茂华|冰心散文奖获奖感言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家专栏

展示名家作品

推介优秀作者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我的写作,

不只是在告诉人关于这人间的美丽,而是在唤起一些沉睡着的美丽的心。

冰心散文奖获奖感言

甘茂华

在这个初夏的时节,喜事临门,我的散文集《这方水土》荣获第六届冰心散文奖。对我而言,有一种老来得子的欢喜。我是以个人名义申报的,离征集作品的限定时间只有20多天才最后决定参评的,而且我知道散文集和单篇散文的要求各有不同,它更强调作品的整体质量和艺术水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试一试自己的运气。因此,我非常感谢评委会把这个奖颁给了我,让我的散文作品与“文坛老祖母”冰心先生的名字有了联系。我只能说,我与冰心散文奖是有缘份的。

自从1979年9月,在《山西文学》前身《汾水》杂志发表散文处女作《老顶山上访丁玲》开始,转眼之间,我从事文学写作已经35年了。其间,写过小说,写过评论,也写过歌词,但文学的主攻方向,仍然是我自己偏爱的散文。我出过12本书,其中有8本是散文集。《这方水土》可以看作是我的风情散文自选集,它是“西陵文艺丛书”之一种,2012年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本散文集围绕三峡、鄂西这方水土,讲述故乡与河流、故土与山地、故人与土著、故事与风情,是一个土家族作家的“文化苦旅”。说到底,故乡,仍然是作品的母题。这也是我所有散文中带有根基性的题材。

如果用心思索,认识和叙述自己的故乡,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当然又是一件深感幸福的事情。回归故乡这么多年,我在清江和长江流域,经历了那么多人和事,想说想写的太多了。当我的心田被这方水土滋润,心灵被这方水土激活,心弦因此而颤动的时候,我知道我多少懂得了一点故乡,理解了一点故乡,于是拿起笔来,用我的散文去陪伴故乡,拥抱她的万种风情。

从一开始,我就不想把那些属于民俗的民间风情当作散文的调味品和装饰品,而是想努力写出风情背后的风情,写出故乡背负的沉重与生存的磨难,写出一个民族的进取精神。那些山寨、火塘、水井、背篓、吊脚楼,那些跳丧、哭嫁、招魂、摆手舞,那些赶山的男人和推磨的女人,以及他们在山坡上和河边缠绵的爱情,在我的故乡充满了现实而又浪漫的色彩。我从现实中开掘挚爱和坚韧,从浪漫中提炼诗意,以朴素而又凝重的诗句点燃山谷的篝火,照亮通向山外的十八弯山路。

现在回头来看,我的文字还缺乏那种穿透岁月的能量,难以最终抵达故乡的河岸。值得欣慰的是,我从未离开这方水土,我与故乡心息相通。鄂西的所有县城和大部分乡镇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我的心贴近了江河流域的父老乡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倾听着热血沸腾的川江号子、恩爱撩人的土家情歌、逐水追梦的龙船调以及催春锣鼓和背篓童谣;我抚摸着挺拔的水杉树、苍凉的枫香树、苦涩的苦楝树以及带骨头的桐子花和复活元气的还阳草;这一切,使我的目光充满柔情,听觉更加灵敏,心性更加厚道,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我捧出我的散文集《这方水土》,把它奉献给生我养我的故乡。

记得方方说过:“文学是照顾人心的。文学更宽阔地表达着一种人情和关怀。”我理解,散文是温暖人心的。散文是艰难时世中为人们洒下的一捧甘霖。这种温暖人心,要动真感情,要把作者心灵深处对生命的感悟和体味写出来,这才有可能在散文中读到真诚而美好的灵魂。沿着这方水土上下而求索,我愿意将散文进行到底。永远在哪里?永远在远方。


本文选自甘茂华先生新作《穿越巴山楚水》

作家专栏栏目说明

应文友要求,新锐散文平台开通《作家专栏》栏目,旨在展示名家作品,推介优秀作者。

投稿时,请精选5--8篇作品、创作心得与作者简介和生活照一起发邮箱,如有高清配图,可一并发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