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康威视迎来5G时代

 yh18 2019-06-09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此举标志中国电信产业正式进入5G时代。

价值一线天

录像机的发明,引爆了迪士尼的业务。冰箱的问世,使可口可乐成为美国人夏天的最爱。技术的创新,改变着生活,也带来了一些关联性的投资机会。

4G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一些新兴企业比如抖音、滴滴、美团、拼多多等,抓住了机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5G时代,信息高速公路的路更宽了、更快了。应用上会有哪些创新,我们也在观察,跟踪对比5G应用早的发达国家的情况。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都是近年来很火的概念,使视频监控行业风起云涌。华为、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介入视频监控行业。

当前,视频监控行业迎来了智能化的时代,这是一个大的机遇吗?谁能抓住机会呢?

而视频监控行业领头的企业,就是海康威视。

1、海康威视简介

海康威视,成立于 2001年,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抓住了视频监控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机遇,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公司2018年全球市场占有率22.6%,居世界第一。国内少有的市场占有率做到世界第一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号称“小华为”。

2018年起,中美之间发生贸易冲突,海康威视在美国的业务受到严重影响,供应链、特别是高端芯片,面临一定的威胁,再加上国内经济下行,导致公司近来的业绩增长出现下滑。

特别是在2019年的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6.17%,净利润同比下滑15%。创公司上市以来,最差季度表现。

2、行业的简单认知

简单的理解公司的业务,有助于投资中发现问题的本质。视频监控行业简单地说就是我们日常抬起头能看到的摄像头、加上一个监控显示器(控制中心),然后加上存储设备。

从视频监控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从看得见到看得清,然后发展到人工智能时代的看得懂(比如人脸识别)。海康威视推出了很多的技术、比较复杂,比如AICloud,说白了就是为了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站在企业的角度,也是为了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卖个好价钱。

3、经营业绩回顾

海康威视与大华股份都是成立于2001年的杭州企业。

大华股份2008年上市,海康威视2010年上市。

作为安防行业两家龙头企业,我们对比一下它们2010年以来的经营业绩。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家公司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可以说经营历史是辉煌的。

再来看一看两家公司2018年的经营情况:

(数据来源于公司2018年年报)

两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都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行业的发展逐渐饱和,国内经济下行也是影响增速的一个原因。对比盈利能力,海康威视凭借规模、品牌和技术优势,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要高于大华股份。

2019年一季度,海康威视营收增长6.17%,大华股份营收增长20.18%,营收增速都出现下滑。

公司维持30%的增速,一直高速成长是不可能的,受到行业自身规模的限制、行业周期、市场竞争加剧等等因素的影响。

驱动一个公司的成长的因素,一般会包含行业规模的增长、产品或服务价格的提升、公司市场占有率的提升、生产成本下降、多元化等。

海康威视处在智能化的机遇期,我们分析一下它的发展前景。

4、业绩驱动的因素没有变

在2016年的年报中,海康威视披露公司业绩驱动因素主要来自行业增长和技术拓展两方面。

一方面,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增加,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安全、稳定作为一个社会综合问题越来越受重视,加强安全防范能力、提高社会治安和综合治理水平,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国政府、企业以及家庭对安防产品的需求增加,以及既有市场的升级换代需求,推动传统安防产业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视频相关的技术创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带来了迭代快速、形态先进、功能创新的产品和逐渐细分、深化的应用需求,传统安防行业正在经历网络化和高清化的转变,智能化变革也正在到来。传统安防行业继续向安防可视化和大数据扩展,未来的行业形态并不拘泥于传统安防的形态。视频图像内容识别技术的进步使得视频将会逐渐释放其作为信息集大成者的本能,在其他众多行业产生应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个方面都还存在。

智能化时代,行业的界线变得模糊。海康威视原来是在湖里游泳,现在要去海里游泳了。视频监控的应用范围扩大了,行业的规模将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驱动,带来产品或服务品质的提升,附加值增加,价格也会跟着提高。随着5G建设的快速推进,技术变革的速度还有可能加快。

5、公司加大智能化的投入

据公司披露,海康威视业绩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公司抓住了视频监控行业数字化和网络化两大机遇。数字化发生在公司上市之前,而网络化刚好在公司上市前后,我们来分析一下公司在抓住网络化时的一些投入情况。

投资人的角度可能特别关注当下,但从经营者的角度来说可能会看的更长远一些。 在投入和产出之间一定会有时间差。据公司总经理胡扬忠回忆:

海康上市之前,2006,2007 和 2008 年这三年海康的人均收入(即当年的收入/年底的员工总数)大概在 125-126 万之间。2009,2010 和 2011 年这三年期间,我们的人均收入大幅度下降,是因为我们在当时看到了很大的机会。之前海康是做硬盘录像机的,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做摄像机,而摄像机带来了很好的增长,当然投入在先,产出在后。

2009 年,我们也认为另外一个趋势会来,就是网络化,因而开始做联网软件,做VMS ,当时我们的人均收入从 125-126 万降到了最低的时候是 81 万 (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中都有),再慢慢回升,在 2015 年达到最高的水平,大概在 160 万左右。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带来的影响。然后,2013,2014 年的时候,人工智能到来了,我们发现又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要重新调整配置资源,所以 2016、2017、2018 年这三年人员增长的速度比收入增长速度要快。

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166万,下降到2018年的144.9万。我们来对比一下公司在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投入情况。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从上表可以看出,公司在网络化和智能化两个投入阶段,人员的增长速度都很快,快于营业收入的增速,与总经理的回忆一致。不同的是,在智能化期间,公司在研发费用和销售费用上都加大了投入。

在2019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增长只有6.17%,而研发投入却增加了44%,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也大幅增加。公司管理层认为智能化是确定性很大的机会,加大投入也侧面说明了管理层的信心。同时,加大投入也导致了一季度短期的净利润出现负增长15%。

6、在建工程的变动

这一部分跟上一部分本来应该是一起的,也是网络化和智能化时期,公司的投入分析。因为重要,所以单独列出来分析。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2010年公司上市募集资金33.42亿,其中17.5亿投入重庆社会公共视频信息管理系统项目,3.2亿投向公司总部办公大楼。剩下的大部分资金就投了公司两个生产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资金投向主要包括建厂房、买设备、研发费用和铺底流动资金。

2010年底,公司的在建工程为1.68亿,其中1.64亿是建设数字音视频解编码制造基地,包含了上面提及的两个生产项目的厂房建设。

到2011年,公司的数字音视频解编码制造基地投产,剩下在建工程0.46亿,是公司总部办公大楼的建设,总部大楼总投资3.87亿,2012年和2013年的在建工程主要是总部大楼的建设。

2014年,总部大楼建成。2014年底,公司的在建工程变为0.29亿,包含一个治安监控点的小项目。

回顾公司在建工程或者说扩产的历史,就是要说明公司上市以来,2010年、2011年,这两年利用募集的资金有一个扩产的动作。从2012年至2014年,虽然公司发展迅速,但从在建工程上看,没有任何的大的扩产动作。

2014年下半年,海康威视发布公告,计划投资安防产业基地项目((桐庐,投资额22亿)和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投资额16亿),这两个项目于2015年开工,拉开了新一轮的投资扩张之路。

2015年底,在建工程就达到了8.45亿。

2017年,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一期项目投入使用。

2017年,公司披露了超过100亿元的投资规划,准备建设西安、武汉、成都、石家庄四个研发中心,扩建杭州研发中心,以及建设重庆、武汉两个制造基地。

2018年,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安防产业基地(桐庐)项目二期 、重庆制造基地,投入使用。2017年披露的投资计划,除了石家庄研发基地外,都开工建设了。

对比2010年10亿左右规模的扩产。现如今,100多亿的扩产计划,已经投产的就有30亿以上的规模。而且安防产业基地和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还是借债投资(欧洲负债,年利率只有1.25%),说明公司管理层看到了视频监控在智能化时代的广阔前景,动作很大。

我们再看看海康威视同行大华股份的情况。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大华股份于2008年上市后,有一次大的扩产,虽然2008年在建工程是0,但是公司是有扩产的,在建工程项目在2008年完工转入了固定资产。2011年和2012年的在建工程主要是公司建新办公大楼。2015年,公司也开始新一轮扩产。

2018年,公司规划建立西部智慧基地,暨西部研发中心。

2019年5月17日,大华股份拟发行总额不超48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用于智慧互联网解决方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杭州智能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西安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从大华股份的扩产也进一步说明了,两家龙头企业都看好视频监控行业在智能化的发展前景。

7、行业竞争格局的变化

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行业又面临不景气的周期,市场竞争激烈,短期看,可能会影响业绩。但是,长期来看,市场的激烈竞争,主要受伤害的是行业的中小企业,因为竞争力不足而退出市场。而一旦行业竞争格局形成,龙头企业因为市场占有率的提升、规模更大,获利能力还会增强。

近年来,经历市场激烈竞争后,获利能力反而增强的行业龙头有白酒行业的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乳制品行业的伊利股份,以及水泥行业的海螺水泥。

视频监控行业里,还有一个有利的因素是,随着智能化的推进,竞争的门槛提高,缺技术、缺资金的中小企业会因为没有能力提供智能化产品或服务,只能逐渐退出市场。

海康威视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从2017年的21.4%提升到2018年的22.6%,仍然在稳步提升。

不利的因素是,行业的边界变得模糊。阿里巴巴、华为等巨头都介入了视频监控行业。一些人工智能企业,如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等,凭借数据和技术优势,也加入了这个行业的竞争。

视频监控行业碎片化应用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场景,以及大量的定制化需求。跨界进入的企业在局部可能会占有优势。而深耕行业十几年,规模做到世界第一的海康威视,整体上仍将占有优势。

8、生产效率的提升

2017年,安防产业基地((桐庐)一期项目投入使用。2018年,互联网视频产业基地、安防产业基地(桐庐)项目二期 、重庆制造基地,投入使用。

随着公司新厂房、新设备的投入使用,将提升生产效率。海康威视桐庐安防产业基地就引进了近800台智能仓储机器人,并通过大数据优化技术对仓储布局进行了优化,节约了58%的人力,提升了84%的工作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升,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毛利率。

(数据来源于公司年报)

我们可以看出,公司的毛利率从2015年的40.10%,提升到2018年的44.85%,提升了4.75%。

9、从消费电子的角度看过渡期

海康威视在其招股说明书上披露,公司的产品为电子类产品,其生命周期较短,一般在 3-5 年左右,而且下一代产品与上一代产品还有一段重叠期,实际有效生命周期更短,因此产品具有技术水平发展快,产品更新速度快的特点。

虽然,从目前来看,公司已经由简单的卖产品发展为卖解决方案,但公司依然是面向终端消费客户的企业,从这个角度可以把公司归为消费电子行业,行业的发展也与手机行业的发展有一些相似。

通信行业,从1G的模拟信号时代,到2G的数字信号时代,逐步发展到4G的移动互联网时代。通信行业是基础设施,相当于修路。路修好了,就会影响到使用路的一些行业。

通信工具从早期的电话,发展到功能机,再到智能手机。视频监控行业,也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从模拟信号,数字化,网络化,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化。

目前,5G已经在路上了,不跟上形势,估计只能落后于时代。发达国家和中国会快一些,其它国家会慢一些,但是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然,也要注意这个时间的问题,目前,手机行业也面临增长乏力的问题,因为4G普及的差不多了,5G又还没出来,在一个过渡期。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2016年13.6亿部,2017年14.6亿部,而2018年下滑至14.2亿部,调研机构Canalys预计2019年手机出货量将继续下滑。

视频监控行业也是处在这样一个过渡期,所以海康威视出现了短暂的增长乏力。

10、机会与风险并存

视频监控行业的界线变得模糊,应用范围扩大,市场规模变得更大了。为了更好的把握智能化的机会,公司加大了投资。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仍在稳步的提升。新的生产基地的投入使用将提升生产效率。行业正处在网络化到智能化的过渡期。海康威视,长期的成长还是比较确定的机会。

华为被美国制裁,中美之间的冲突,已经从贸易领域扩大到科技领域,接下来会怎么样,不得而知。海康威视接下来会不会被制裁,这也是市场很担心的一个因素。

从目前的情况看,虽然国内5G建设进度提前了,但全球5G产业的通力合作受到削弱,会影响5G大规模商用的进度。

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带给海康威视的,除了发展机遇,也是发展的挑战。应用的规模究竟有多大?或者说发展到一定的规模,需要多长时间。尽管长期可以看好,但是,长期是多久的时期?依然不得而知。

从投资的确定性来说,一鸟在手胜过双鸟在林,找到“注定必定如此的公司”是投资的第一步。从这点来看,海康威视的确定性有多大呢?或者说,因为不确定性,应该给海康威视的投资留多大的安全边际才足够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