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艾石理论,好的画作必须有易经道德经的张力与深度

 艾石mxaehq9tzn 2019-06-09

非专业的人士眼里,越写实越逼真的绘画作品,才是好作品。事实上,普通逼真的传统写实画作,只能算画匠画、市场画,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称作艺术。

在没有照相机古代,写实画有其存在的意义。如今高度文明的社会,日新月异,人民的文化品味越来越高,传统画已经呈现出苹果效应。我们会发现,身边很多人不怎么吃苹果了。难道是苹果不好吃了吗?不,在水果家族中,苹果依旧是比较可口的。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怎么吃苹果了呢?原因很简单,苹果早已普遍性的家常化了。艺术也是如此,没有张力、没有深度、没有创新、没有创造力的作品,就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意义的作品。

在绘画创作难度上,写意与抽象均远远高于写实。写实画只需要绘画者具备一定绘画功力,对照生活场景用心画就可以完成。而想要画好有张力、有深度的写意画、抽象主义画作,绘画者必须具备较高的天赋,必须在文化、素养、思想、阅历、及其它社会知识等方面都有非常高的造就。同时,画家也是一个开疆拓土之才。想当年,西欧的一位青年画家放下画笔,搅动了整个地球,他的名字叫希特勒!

传说,中国人去西欧学艺术,毕加索说:“西方没有艺术,艺术在东方。” 那么,艺术到底哪里?什么是艺术?我想,东方的道德经“无有论”是最好的答案。道德经无有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易经,站在宇宙的高度,号称群经之母,中国人精神文明的源泉。道德经,追寻自然的幻想万物世界。在老庄的眼里,你能轻易看懂的世界,必然是浅薄的世界。作为一幅好的画作,一定要有易经、道德经的那种张力与深度。作为一幅好的画作,一定要是反射易经、道德经的一面镜子,是一本无字的天书,能够开启欣赏拜读者的无限想象力,并经得起时代的洗礼。

当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群江湖画痞,花钱购买各种头衔,装神弄鬼,以糊弄欺骗不懂艺术的民众为生,但他们永远进不了真正的艺术殿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