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庄子、郭庄子、王庄子、旺道庄…老河东人还记得这些地方吗?

 wunianyi 2019-06-09

在老天津卫,曾经有一类地方,被称为“明地”

所谓明地,就是过去民间撂地艺人的演出场所,天津早年有八处明地。

即:南市三不管、河北鸟市、谦德庄、小营市场(北站新大路西口)、北开、三角地(老城西门北往西一直到画眉店)、新三不管(六合市场),以及本文要聊的河东地道外

说起河东地道外,我虽然不住在那,但还算比较了解。早年我在二十四中上学(木斋中学),学校背后就是天桥,当年我一个十几岁出头的孩子,买包金桥,倚着天桥栏杆装模作样的学着大人嘬了吐,吐了嘬,现在想想活脱一二百五,都替自己臊的慌。

除此之外,再有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桥下一条条铁轨和上面来来回回的火车了。

地道外之名,当然也和火车有关系。

地道外,其实是个大地名,指的是老火车东站地道以外,过去河东区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一带。

老天津卫管这几个地方叫“沈王郭袜”。

在清道光《津门保甲图说》中载:“陈家沟以南有四村,曰沈家庄、曰王家庄、曰郭家庄,曰旺道庄。”

这一带地势低洼,只有较高的地方才能住人家,因此才出现了姚家台、李家台、阎家台、刘家台、华家台、上坡、下坡等地名。

除了台和坡,剩下的就是苇塘、粪场、乱葬岗子了。

到了民国初年,这一带的老百姓过铁道,必须要从小石门及栅栏门通行,不但十分不便,而且还经常发生事故。

于是沈庄子、王庄子、郭庄子、旺道庄、姚家台五村吁请铁路当局兴建地道。几经周折,到1923年才将地道建成。

郭庄子五村都在地道外侧,打这就有了“地道外”之名。后来,为缓解地道的交通流量,又修建了唐口地道,老百姓称之为新地道,对应的郭庄子等地就被称为老地道了。

沈庄子

沈庄子街内主要有沈庄子、和平村、王庄子三个村。

范围大致是东起红星路,西到李地大街,北至真理道,南到三槐里、黄石大街。清道光元年(1821年)前后,有沈姓人士在此定居,始称沈家台。后张、刘、魏三姓相继迁入,1900年向高台四周发展,逐渐形成居民区,以沈氏大户得名。

当年沈庄子胡同密集交错,沈庄子上坡地势最高,住房多是砖木结构的起脊平房。1983年改建联吉里五至六层居民住宅楼。商业网点多集中在沈庄子大街。天津的老字号芝兰斋糕干,就是从这起家的,现在已经搬到河西平山道了。

沈庄子大街对应今天的位置,大概是在万春花园、秋实园附近,但这条街现在已无迹可寻了。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天善社大街与和平村大街交会处一带,1939年日伪时期叫兴亚村。当年开辟新开路时,居民才陆续搬迁过来。解放后才改名。

在和平村大街中段东侧,天善社大街(现华龙道新开路以东)东段北侧,后来又新建了部分混合结构的住宅楼。天善社大街为境内的主要干道,粮、煤、副食、烟酒、食品等商业网点及农副市场集中于此。有街道办事处、河东贸易市场、河东区少年宫、市卫生防病中心。

郭庄子

郭庄子早年位于郭庄子大街(华龙道南段)与王庄子大街(今巨福园春华里附近)交口处以东。

郭庄子一带,早年是片开洼野地,都是坟头。因为此处地势较高,老河东人又称其为郭庄子上坡

建国后划分为郭庄子上坡一条、郭庄子上坡二条和郭庄子下坡。郭庄子大街的东南段为商业街,百货店、饮食店、副食店、粮店等各类服务网点俱全。主街有王庄子大街、郭庄子大街和公议大街,大致位置在现在的汇和家园附近。

当年颇具规模的郭庄子鱼市,曾吸引着全河东爱吃水产的顾客。

以祖传秘方“莫家清宁丸”声誉久远的莫家药铺也坐落于郭庄子。

还有各种纸行、书局、文具店、刻字店,成衣局、油漆作坊、花轿铺、烧饼铺、豆腐房、炸糕铺、估衣铺、米面铺、干货铺、鲜货店等等。

在地道外大街通往郭庄子还有一条约 30米长的“斜街”,但是人们又称它为“鞋街”,原因是这里有很多卖鞋的。虽然街上的店面小,但是东西真,哪个年代不像今天,假货遍地走。

沿着铁路边到郭庄子后侧,是新市场大街,长约200多米,一直延伸到小石门。

新市场大街上是五行八作,应有尽有

蘸糖堆儿的、卖茶汤的、打把式卖艺的、剃头的、修脚的、点痞子点瘊子的、卖大力丸的等等,数之不尽。

在老年间的人眼里,天津、北京这种市井气息厚重的地方,最适宜穷人生存,尤其像河东地道外这种明地,更是穷人赚嚼裹的最佳去处。

地道外演出过的演员报出名来,各位应该几乎都听说过,像什么侯宝林、王佩臣、朱相臣、马桂元、焦少海、赵佩茹、郭启儒、武奎海、马德禄、周德山、尹寿山等人,这当年都是地道外的常客,他们上过明地、也上过园子,当然也少不了被剥削。

当时很多地痞经常出入戏园、书场,就以盘剥演员为职业,进场就白吃白喝白拿钱,敢不给,明天就把你轰出地道外。

但是有一节,老地道外的百姓,都具有浓厚的疆域观念,其实这种性情在天津卫很普遍。他们性格鲁葬、豪爽,但是重义气。

就因为这个,老地道外人就好打抱不平,看见不合适的就喜欢上去说道说道,说不清楚有时就会动手。这就造成了很多人认为地道外的居民喜欢斗殴的印象。

我有个网友,早年就是郭庄子人,我问过他,地道外的人是否都爱打架,他吭哧半天,说当年大耍确实挺多的。

但据其回忆,在他少年时是不参与打架斗殴的,因为郭庄子的电子游戏市场十分发达……他光顾着打游戏了,没空打架。

咱也不知道他是吹牛还是真的,他说在他接触过的同龄人里,说到打游戏机,他自认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从郭庄子市场大型,到机务段天桥大型。从老六到老财迷。都留下过他“光辉”的足迹,当然更没少在这上面花钱,由于压岁钱那时都是父母帮他”保管”,没钱的时候居多,这时他就经常岀没大型,有钱时就去“老财迷”那玩超任。一来二去就和老财迷熟了,经常给他输金手指,作为回报,就是可以试玩。

如今老财迷这位爷可能都不在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道外的危陋平房已经远远跟不上城市发展的脚步,历经百年沧桑的老龙头火车站,也不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大概在1996年前后,地道外的居民区开始动迁,沈庄子、郭庄子、凤林村、靶档道、合普村……这些地名也终于成为了几代天津人的回忆。

曾经走过无数次的地道口,任凭其有着如何辉煌的历史,任凭承载着多少人的回忆,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时代的变迁,老房子轰然倒塌的时候,那些记忆好像也弥散在飞扬的尘土里。

但如今的地道外,已经成为了天津最繁华的地段之一,后广场、未来广场……这些现代化的建筑就是曾经地道外密密匝匝老平房们的化身。

原来天津人心中的地道外,还在原地,从未离开

你离天津的距离,只差一个公众号

加入天津人自个儿的微信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