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的端午节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6-09
 


作者长安果子,一名爱好文史哲,最爱红楼梦的文科生。浮生清欢,大概人们需要一点有趣的事情做才可以活在这个庸俗的世界吧。而《红楼梦》就是很有趣的一本书,读《红楼梦》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儿。

作者

长安果子

熏风生五月,香草满荷包。又到了粽香四溢的端午佳节。端午节又称“端午女儿节”,明代沈榜在《宛署杂记》中说:

“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饰小闺女,尽态极妍。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女儿节。”

曹雪芹在该书第一回便写道:

“今风尘碌碌,一事无成,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一一细考校去,觉其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又何妨用假语村言,敷演出一段故事来,亦可使闺阁昭传。”

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献给那些青春年少的美好女儿们。而全书最重要的关于宝黛钗三人的情感纠葛也在端午女儿节期间有了一个阶段性的发展。

细读《红楼梦》文本,能够发现围绕端午节前后的描写主要集中在第二十八回至三十五回之间,端午节照例是要“躲午”和“颁赏”的。

“躲午”是已出嫁的女子归宁的活动,由于薛姨妈是暂住贾府,凤姐因路途遥远不便回家,所以她们二人都来王夫人处休憩闲坐。元春贵为皇妃,身份特殊,自是不便回娘家,然而也在节日里表示了自己的心意,按例赏赐了许多东西给贾府众人。

这里有个小插曲值得我们注意一下,在赏赐的东西中,宝玉和宝钗份额一样,这让很多读者以为元妃有意撮合宝玉、宝钗二人。

其实不然,通过前文我们知道宝钗是要待选入宫,是要走元春这条路的,而且宝钗自己也立志于“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元春作为一个“德言容工,四德俱全”的女子,是不会不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的。

元春赏赐宝钗的东西比其他姐妹更贵重,只是表达了一种对亲戚的格外客气,仅此而已。

同理,对父母已殁的黛玉则已完全视为自家人,所以赏赐黛玉同其他贾家姐妹相同,无需格外客气。

另外根据元妃的意思,贾府众人浩浩荡荡的奔赴清虚观打平安醮,期间张道士为宝玉提亲,贾母道:

“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点再定……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也不过帮他几两银子就完了。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

并没有完全的否定,这让敏感的黛玉不禁内心极其忧虑,紧接着就病了,又和宝玉大吵了一架。

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所谓的“金玉良缘”,宝玉苦诉衷肠,第二次摔玉。

虽说两人没有完全的和好,但是在贾母说完“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这句话之后,两人都低头细嚼这句话的滋味,却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了。

端午节过后不久,史湘云史大姑娘来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金玉良缘尚没有完全厘清,就又来了一个佩戴金麒麟的,这让黛玉更紧张了。

张道士在给宝玉提亲的时候,贾母没有明确的态度表示反对,另外宝玉也没有完全表明自己的心意,加上黛玉父母已殁,无人为她主持人生大事,黛玉的处境极为尴尬。

听说史湘云来了,不放心的黛玉决定去瞧一瞧,当时正好兴隆街的贾雨村来了要见宝玉,宝玉极不愿意。湘云便劝他: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经常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

宝玉听了这话,大觉逆耳道:

“姑娘请到别的屋里坐坐罢,我这里仔细腌啧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

之后又借袭人的口说出了以前宝钗讲这样的话同样受冷遇的事,说到这要是林姑娘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呢。宝玉道:

“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他生分了。”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至此黛玉已完全明白了宝玉的心意,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对宝玉使过小性子。

对于宝黛二人,三十二回的确是二人感情的一个分水岭,到了四十五回,黛玉和宝钗已经亲如姐妹了,成了好朋友了。到了第四十九回薛宝琴来的时候,黛玉倒待她如亲妹妹一般,连宝玉也在纳罕,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

曹公在创作的时候能把如此重要的情节放在端午节前后这个美好的时节,想必也是经过苦心孤诣的安排过的,这也是《红楼梦》这本书写“女儿”的宗旨所在。

而在每个细节上追求美的极致,这也是这本书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所在。

雅物 · 红楼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