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人走亲戚时,民间有“三不留”的说法?

 翟电子 2019-06-09

不知道大家平时注意没有,年纪大的老人很少会会出门走亲戚,基本都是别家的小辈来看他们,其中固然有他们年纪大,出行不便的原因,还有一个是民间老人走亲戚“三不留”的传统。

所谓的“三不留”,是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意思是过了七十岁的老人家,如果到亲戚家作客,亲戚就不要留他住宿了;过了八十岁就不要留他吃饭了;过了九十岁站一会,说两句话就行了,就不要留他坐了。

“三不留”的说法起源于何时已经不可考,民间的老人们一般都会默默遵守这个传统。中国历来流传“百善孝为先”,“三不留”的做法好像与此有些相背离,那么它的存在有道理吗?

“三不留”最大的原因就是怕老人来做客,万一不幸在亲戚家发病或者去世,那么对于主客双方都是很忌讳的事情,也是容易遭惹闲话的,现实中就发生过很多这样的事情。再说即便客家没有觉得是主人家接待不周导致的,主家心底也会认为是“倒了大霉”、“晦气”的。

还有一点是,老人自己也怕在别人家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人自古“落叶要归根”,尤其是一些保守的老人们,他们更希望终老之地是自己家里。小编的老家是农村的,现在很多人在城里买了房子,把父母接到了城里住,但他们一般还会将老家老人的房子留着,因为老人都是嘱咐一句,快老(去世)的时候一定要回家住,要老在自己家里。

在这种情况下,民间“三不留”的传统,正好给主客双方一个默契,大家都省事方便。现在八零后、九零后已经成为走亲访友的主力,他们喜欢简洁不客套,行事有“三不留”的风范,去亲戚家一般都是礼物留下,说几句话就走,讲究“礼数到了就行”,除非是很亲近的亲戚,才会留下吃饭,甚至是住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