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控弦破左的 2019-06-09

本文作者大话说史,专注于原创历史创作,关注我了解更多历史知识!

同为儒学大家,都是行军打仗的人,但是王阳明和曾国藩对于事件却具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我个人认为,把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放在一起很具有对比性,二者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都朝着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方向努力,成为了当代的大儒。二人不仅著书立说,还留下了能够载入史册的军事成就,那么为什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以至于留下了“曾剃头”的恶名,而王阳明却并没有和曾国藩采取一样的做法呢?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一、二者涉猎知识不同

王阳明生活在明朝,所学的基本上都是程朱理学,虽然后来王阳明自己创立了心学,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早期受理学的影响很深,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王阳明的心中肯定是宽大、包容的情绪居多。曾国藩生活在清末,清末受西方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曾国藩虽然依旧是人们眼中的儒生,但是在那个年代的影响下,实用主义的学问读的较多,因此才会采取极端的手段。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二、时代背景不同

王阳明所处的明朝中期,虽然已经显露出衰败的迹象,王朝一直在走下坡路,但是社会总体来说比较安定。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时也仅仅是局部的、小规模的军事行动,犯不着大动干戈,以免酿成大的祸患。曾国藩所处的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已经风起云涌,逐渐形成了燎原之势,民众已经纷纷效仿,曾国藩如果不采取乱世当用重典狱的措施,很有可能导致不可预料的后果,两者的抉择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不应该苛责任何一方。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三、军事行动的地域不同

军事行动的力度、强度与事件发生的地方息息相关,必须采取与时势相符合的措施,才能进一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王阳明面对的宁王叛乱,实际上是宁王自己的判断,他的部下、军队只不过是被他的野心裹挟,身不由己罢了。王阳明打败宁王后的正确措施就该是处置罪魁祸首、对于下属从轻处罚,这样才能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而曾国藩在管理湖南军政时,太平军已经攻陷了湖南以南的大部分城市,如果不采取强硬措施,不仅不能够压制住蠢蠢欲动者,反而会使他们更加大胆,对于曾国藩的平叛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四、人生阶段不同

曾国藩当时刚刚从侍郎的职位退下,正好碰到了湖南危机,道光帝让他在湖南练团练,保卫湖南。曾国藩作为湖南为数不多的人杰,再加上年轻时血气方刚,和当时的官场混不到一起,处处受到刁难,因此心情好不到哪里去,难免处置不当。王阳明在平定宁王判断时,已经饱尝了人间冷暖,龙场悟道后精神境界更是上了一个层次,对于当时事件人员的处置会更加的缓和以及大度。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五、面对的对象不同

曾国藩从小学习儒家道义,因此是一个儒家信仰很深的人,太平天国上下不信儒学,原本就被当时的文人认为是离经叛道之举,曾国藩在思想上就和太平军有着尖锐的对立。曾国藩离开京城回家时,遇到了太平军,被抓后差点被杀,心中更是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因此对于太平军重治也可以理解。王阳明碰到了宁王部队无非是为了财富才跟着宁王,对于这些人不能让他们无路可退,让他们有退路不至于激化矛盾。

同为儒学大师,曾国藩对待敌人毫不手软,王阳明则不然,为何?

王阳明和曾国藩是明清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人杰,他们对于时事的处置大多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不同,二者同为儒学的典范,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我认为王阳明的学术影响力更大,远在日本的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说明他受阳明心学的影响很深。中国近代蒋介石以曾国藩为楷模,学习其经世致用的处世之道,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以圣人为师,指引前行的路,必将受益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