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益著轶闻趣事(三则)

 潍坊北海道 2019-06-09

作者|杨世珍 

       马益著,生卒年不详,字锡明,号梅溪,清末秀才,临朐七贤乡胡梅涧人,自幼聪明颖悟。10岁能文,但怀才不遇、屡试不第。他父亲临终时,还再三唠叨,说他不事农桑,又没考取功名,将来怎样过庄户日子?放心不下。他连夜写成《庄农日用杂字》,向父亲汇报,好让他老人家走得放心。《庄农日用杂字》,共474句,每句5言,从春耕、夏锄、秋收、冬藏,包括了一年的农事活动和生活起居。 

       由于《庄农日用杂字》易记易懂,朗朗上口,在山东及邻省广泛传播,一度成为广大农村村塾的启蒙读物。他的名声远扬,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超过了他的祖上马愉的声望(马愉,1395——1447,是明朝江北第一位状元,宣德二年进士第一,正统年间供职礼部,后敕封礼部尚书,著有《澹轩集》8卷,收入《四库全书》),因此,很多轶事趣闻就和马益著扯上了关系,以至于真假难辨,无法考证。 

       (一) 

       马益著在耕读闲暇时,到村西头弥河边抓螃蟹,正抓得起劲时,他的一个文友姓匡,名自良,从青州骑马赶来探望他。一个在河岸上行进,一个在河水边劳作,两人都没注意对方,匡自良先问话:“喂,哥们,你抓它来干什么?”马益著答道:“卖。”声音好熟,猛地里一瞅,噢,原来是好友驾到,心中暗喜。匡接下来又问:“怎么个卖法?”应声答道:“上称称,筐子量(匡自良谐音)。”匡一听不对劲,定神一看,是马益著,明白了,朗声说道:“马走着看到的是个螃蟹,马一住(马益著谐音)还是个鳖。”两人相对,放声大笑…… 

       (二) 

       胡梅涧村,与朱位村(马状元村居)毗邻,其间是弥河边一片湿地,其中有一个大湾,叫赵家湾,湾内长满了莲藕,旁边有很多水草、垂柳,风景秀美,有一驿道从此经过,湾边有一凉亭,是行人歇脚的好地方。 

       这赵家湾很有来头,是又一状元赵秉忠祖上的居留地,赵秉忠祖上住外祖父家,购置了一些房产地产度日,但在赵秉忠小时候随族迁往了山西,多年后又迁回祖籍青州郑母,并考中状元,其状元卷留存至今(全国唯一)。

       这一天,马益著在农田里锄地,忽然来了阵雨,他赶往凉亭避雨,恰巧有两个赶考的书生从此路过,也在趋马投奔亭子来,雨点如麻,微风习习,其一书生诗兴大发,脱口吟诵道:“雨打荷叶万点珠”,另一书生观前者马尾应对道:“风吹马尾千条线。”两人一唱一和,兴高采烈地来到了亭子中的马益著跟前。“两位才俊,老汉请教,”马益著说,“你说‘万点珠’,你说‘千条线’,你们数过吗?是正好‘万点’、 ‘千条’吗?”两人一看这般粗俗农夫,没好气地说:“你也懂诗?那你给改一改。”马益著吟道:“风吹马尾条条线,雨打荷叶点点珠。”这样就不怕抠字眼了……。两书生想用自贱的话及早脱身,其中一者说道:“状元故里有高人,我们算是些什么?”另一者说道:“算是些驴儿鳖羔。”马益著一听这粗言秽语,读书人有失斯文,也不客气,顺便教训道:“你们没有那么高贵,驴儿你们不配,说书场里说,武则天生的驴头太子才是驴儿呢,那是张果老的驴下凡,成为武则天的男宠生的;鳖羔你们更不配,说书场里也曾说,宋太祖赵匡胤才是鳖托生的……。无语,两书生怏怏而去,据说后来都考取了功名。 

       (三) 

       从事农桑,免不了种一些应时的瓜果梨桃。马益著则喜种梅子、杏子等,既可赏花,又可品果,时人皆知,有一亲戚(也有说是女婿),写信来要杏,便条上写的“杏”字不规范,写得像是“否”,马益著采摘了一筐杏让人送去,并将一说明书附上,写道:来信说要否,实在没出搜,捎去一筐小黄杏,不知是“否”不是“否”。 

       马益著一生博学多闻,年迈八旬,仍日勤著作不辍,除著有代表作《庄户日用杂字》外,尚有《四书声韵编》、《无牙诗解》、《诗韵撮要》、《佐酒谐谈》等几十种,可惜今多散佚。

       ——本文刊载于2015年《北海道》夏季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