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情六欲指的是什么,儒家和佛家各有说法

 金 刚 狼 2019-06-09

人都有七情六欲,无法脱离世俗生存。所谓“七情六欲”,各家学说有不同的解释,很少有人能全部说出。从儒家的视角看,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惧”“爱”“恶”“欲”。佛家则另有看法,认为七情说的是“喜”“怒”“忧”“惧”“爱”“憎”“欲”。综合看起来,儒家和佛家说法并没有差之千里,因为人们自古以来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太多改变,七情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最早还没有“七情”,典籍里说的是四类人之常情:“喜”“怒”“哀”“乐”,出现在《中庸》。当一个人遇到自己喜爱或者欢乐的事物,出现的情绪叫做“喜”。遇到憎恨或者厌烦的,出现的情绪叫做“怒”。当人拥有了喜爱的东西,内心的情绪叫做“乐”;如果得而复失,心里的情绪叫做“哀”。“怒”是在心里厌烦、不愿看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叫做“恶”。“乐”是在得到了喜欢的事物基础上出现的,对事物的情绪叫“爱”。因此古人基于“喜”“怒”“哀”“乐”的四种情绪,增添了“恶”和“爱”的情绪,这个时候“四情”变成了“六情”。

古人能够总结出这些情绪的种类,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了。但是,后来古人又发现,在“怒”或者“哀”的情绪出现之前,又有一种脆弱而微妙的情绪——怒和哀“将至而未至”——首先产生恐怖的情绪叫做“惧”,至此,儒家所说的“七情”就齐全了。而佛家把“恶”换为“憎”,后者反感的情绪比前者更加激烈。而“哀”换为“忧”,除哀伤之外,还包括其它让人愁绪满怀的情绪。

再来说说儒家所谓的“六欲”,最早源自于《吕氏春秋》的记载:“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一个完整的“全生”的个体,“六欲”都有适当满足的出口。“全生”是儒家认为修身应当达到的完善境界。但是原作里没有具体详谈“六欲”,后人在作注释的时候,定义为“生”“死”“耳”“目”“口”“鼻”,也就是人基本的感官欲望。不过,佛家的“六欲”传播也颇为深远,见经典《大智度论》的解释,是人在修行之前,自身存在的六种贪念。

一为“色欲”,对五彩斑斓的事物和男女生理欲望而生出的贪欲。二为“形貌欲”,对姿容潇洒美丽者生起贪念。三是“威仪姿态欲”,对魅力十足的举止娇态而出现爱慕的欲望。四为“语言音声欲”。悦耳的嗓音或是巧言美语引起贪恋的欲望。五为“细滑欲”。男女光泽细软的肌肤引起人们的贪念。六为“人相欲”,见到喜爱和投缘的面孔而出现了贪欲。“六欲”都是需要修行和出离的障碍,这是佛教的解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