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传统节日、风俗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6-09

民间传统节日表

节日名称

农历日期

节日名称

农历日期

春节(俗称过年)

正月初一

土地公生

六月二十九

迎神

正月初四

秋祈

七月初二

天公生

正月初九

中元节

七月十五

无宵节

正月十五

灶君节

七月二十四

春祈

二月初二

祖公生

八月十三至十四

旧清明

三月初三

中秋节

八月十五

新清明

按二十四节季

重阳节

九月初九

五月节(端午节)

五月初五

冬节(平安)

按二十四节季

关帝公生

五月十三

送神

十二月二十四

正月初一,春节

俗称“过年”、“新年”。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

节前家家户户就忙于采购物品,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糖饵果品等,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节前都有打扫清洁卫生的习惯,男人要理发,女人要挽面。俗语说:“有钱无钱剃个头过新年。”各家各户还变着花样蒸制各式各样的粿品,杀三鸟(鸡、鹅、鸭),一定要有鱼(年年有余的意思)。

大年三十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有的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和春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谢,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得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围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在一起熬年守岁,叫做“围炉”,象征着一家人一年到头圆圆满满。旧时,人们还要把水缸挑满水,米缸装满米,晚饭要多煮些,剩过年,象征着岁岁有余。

等到第一声鸡啼响起(或三更后新年的钟声敲过),大庙守岁祭拜的地铳响起后,接着鞭炮齐鸣(开门炮),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其中还要给儿童压岁钱。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万事大吉”等等过年好话,言语间都充满了欢快与幸福。新年期间媳妇要和丈夫一起回娘家拜年,给长辈送猪脚锅(现多改为送红包)。

正月初四,迎神(神落天)

十二月二十四到正月初四日,一共十天,神明都到天庭开会汇报一年的情况,初四要带回玉帝的旨意回到人间贯彻。初四晚各家各户都燃“云马”(纸印的),准备“麦草”,迎神回来时,神明骑回的马,“麦草”给马吃。

初四备办三牲、粿品及菜碗,杀生猪一只到大庙门口迎神,放鞭炮,恭迎诸神带好消息归来。

正月初九,天公生

天公就是玉皇大帝,是民间信仰中至高无上的天神。

这天各家各户自办三牲、五牲、粿品在自家门口或天井拜,并放鞭炮。

正月十五,元宵节

  一、正月十五元宵吃汤圆,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

  二、元月十五是上元佳节,也是天官大帝的诞辰,民间说这一天是三界公生,各民家及寺庙都在凌晨举行盛大的仪式加以庆祝,祭品仪式就如同初九庆祝天公生一样,需念三界公经以祈福求好运。

    三、元宵节又称灯节,灯与丁谐音,因此迎花灯有求子添丁的意义。

做“丁桌”在祖祠“挂灯”是旧传统的一种庆祝活动。每年新生婴儿(男的)和新结婚的都要办“丁桌”到祖祠拜神,并在祖祠挂灯,每桌一定要八碗以上及酒等(猪肉一碗,猪肝一碗,猪脚一碗,蚶一碗,虾一碗,粉圆一碗,鱼一碗,蛋卷一碗……)。先祭拜祖先,后事主人摆桌宴请众族亲。吃桌时还有一个规矩,吃了以后如果筷子放在碗上说明临时有事离开稍候还要回来吃,如果筷子放在桌上说明不回来,主人才能收碗筷。(办过“丁桌”后,第二年也有资格参加吃别人的“丁桌”)。

  四、元宵节,各地狮阵也都一起出动舞狮,俗称“弄狮”,并有精湛的国术表演,其目的在驱邪祈福求平安,并有贺年贺节的喜庆之意。

    五、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民间艺术,从春秋时代就有以掩饰的句子做成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汉武帝时东方朔就善隐语,曾与武帝宠臣郭舍人说隐语于武帝前,深得武帝信任),南宋后才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春灯谜,也有人引用猜谜有所谓射覆的方法,称之为射灯谜。自此以后,每逢元宵节,全国各地都举行灯谜活动。

十五这天,新婚的妇女要穿红裙,头戴石榴花(红纸制成的)由婆婆或“好命”老妇人带到大庙去拜诸神,观赏“丁花”,俗称“新娘落庙”。

新婚的、新生男婴的,还要办“花灯”、“安仔棚”去挂在大宗和大庙,让众人欣赏取悦。

二月初二,春祈

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名曰“龙头节”。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二月初二,各户人家按经济情况备办一些粿品、祭品到各自祠堂祭拜,相传是祭拜祖上无做“祭日”的阴灵,尽孝道并祈平安。

是中国传统节日上巳节,上巳节这天,同时也是道教玄天大帝的生日。还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俗语,也说这天是轩辕黄帝的生日。上巳节的古代作为比较重要的节日,到了现代,汉族已经没有明显的上巳节传统。一般只有那些上一年有人去世,做过第一个新清明后,第二年开始做旧清明,办一些祭品到墓前去祭拜

按二十四节气,新清明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有的在家里祭拜,有的办丰盛的祭品到先人坟墓去祭拜,祭品丰盛的人家还邀请族亲、朋友一起参加,拜祭后在墓前埕铺上薄漠纸,摆上从祭台上撤下的各样祭品,并做上几样特色小菜宴请亲友,过后按风俗把蚶壳撒到墓头顶。

五月初五日,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民间炊硷米粿和祭品祭拜神明和祖先的习惯。还有“绑粽”(用竹叶包糯米去煮的),门上插艾、菖蒲和榕树的习惯。它的由来是这样的:

公元前278年楚国的都城郢者(今湖北省江陵)被秦军攻陷。楚国六十二岁的诗人屈原见国沦亡,悲愤交加,于五月五日投入湖南长沙附近的泊罗江,过了一二年,有一夜,他的夫人梦见屈原对她说:“你们给我的食物都被那些鱼、虾、龟、蚌吃了。”夫人问道:“要怎样才不会被水族吃掉呢?”屈原说:“如果用竹叶把米包成尖角的黍(粽),水族以为是菱角,它们就不敢来吃。”这样就成为包粽的习俗,是纪念屈原的风俗。

端午“插艾草”的由来:

端午节本是纪念屈原的节日。至唐黄巾起义时,黄巢义军攻打中原地区,时值端午。当地官员于是放出风声:“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动员民众逃离家园,是为'走黄巢'。实际是使义军无法与民众接触,以制义军不断扩大之势。中原地区某户人家,男人都外出了,家中只有一妇人与二个小孩,一小孩为亲生,一小孩是她嫂子的遗孤。亲生的小孩刚能行走,她嫂子的遗孤大她自己的小孩一岁。妇人一人带二小孩逃难,背着她嫂子的遗孤,却让自己刚能行走的小孩步行,但却落在后头。走不多远,遇一黄衣人,问:“嫂嫂为何不让大小孩走路,而让小的小孩走路?”妇人如实相告,黄衣人听后甚为感动,道:“你危难之中行忠义之事,已破黄巢之刀,黄巢已无法取你人头,其实你只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表示你家是忠义之家,黄巢便无奈你何。”言罢竟忽不见。妇人认为是仙人指点,于是回家依言而作,并沿途叫逃难之人插艾草可破黄巢之刀云云。因此妇人平时善良,多行善事,诸多民众都相信,依言在家门口插上艾草不用“走黄巢”,在家中过端午节。 

果然,义军过境,见家中插艾草的人家,无人打扰,随军的医生还为民众看病,问疾苦。一时妇人遇仙人指点之事在各地传开,平民之家,不再“走黄巢”,纷纷插艾草过端午,并效妇人行忠义之事。

其实,黄衣人是黄巢义军的前锋谋士,武艺高强。义军所到之处,都是无人村,义军无人支援,成了孤军。谋士知有蹊跷,化成便衣,独自寻找原因,遇是了妇人。忽然不见,只是纵身跳上大树隐藏起来了。谋士小施一计,不仅破了官府的:“黄巢隔山摇刀,人头落地!”谣言,为义军获得民众支持,又使民众积德行善成风,世人于是将此传统继承下来,成为今天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 

次日(五月初五)黄巢围城,攻下城来,只杀民愤极大的县官和几家富豪,开仓分粮,百姓千恩万谢,从此便有“插艾召百福”之传说。

诏安人多为唐未开漳圣祖陈元漳由中原带来的,战事平息后就地落叶生根,是以大都保持了“走黄巢”“插艾草”的习俗。每逢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一束由艾、柳枝、榕枝(或菖蒲),意在驱邪气拒妖怪入内,再一个是驱蚊虫,有净化空气的作用。

五月初四,诏安还有一个习俗,凡有人在五月四日前去世的,生为死者的女儿要绑粽去祭拜。在半路上还要“偷吃一个粽”。这一天女人都不到其他人或亲戚家去做客,说是不吉利,此日俗称“鬼死哭粽”日。

五月十三日,关帝公生

五月十三,祭关爷。五月十三日是与关公紧密相关的,有“关老爷磨刀日”、“关帝生日”等多种说法,并产生了贺雨、祭拜等一系列习俗活动。

六月十九日,观音佛祖先

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每年农历6月19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

六月廿九日,土地公生

这天由各房头轮流(每次一房头),杀一头生猪,办牲礼粿到大庙土地公神像祭拜。牲礼粿到大宅的土地公庙祭拜(土改时被毁)。祭品由轮到的房头去分割,其他各家各户自办牲礼或其他祭品到大庙、土地公庙祭拜。那时正好是豆类成熟,几乎家家都煮豆仔饭拿到自家的田地头去祭拜,求祈土地公保平安,风调雨顺,保农作物不受糟蹋,取得丰收。

土地公的形象:土地公是商人崇拜的财神,每个月的初二、十六,都要祭拜土地公,称为『做迓』(或做牙)。农历二月二日叫做『头迓』,十二月十六日叫做『尾迓』,尤其尾牙商家更是为了答谢员工一年的辛苦,请吃『尾牙』宴。

祀的土地公都是慈眉善目,白须白发的老人,有时会有土地婆陪祀,有时则只有土地公而已。这是民间传说着一个故事: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抱负,土地公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却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反驳着:『如果大家都变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土地公无话可说,也因此打消这个原可“皆大欢喜”的念头,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悬殊差别。世上觉得土地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不肯供奉她,却对土地公推崇备至。

七月半,中元节

各家都蒸“糯米钱”(用糯米磨成粉),办些牲礼祭拜祖先,夜来拿到门外、路边祭拜无主亡灵。

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节,民间旧称鬼节,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它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因此南方地区在这一天有普度的习俗。

八月十三至十四日,祖公生

期间所举行的庆祝武德侯祖公诞辰活动,其隆重程度居全年当中所有的传统节日之首。庆祝祖公诞辰的活动长达数天,村中外出谋生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回家,为武德侯祖公祝寿并借此机会和家人团聚,只见村内人山人海,气氛浓烈,好生热闹。

迎大祖出来巡安,伴随着武德侯祖公圣驾的到来,迎祖巡安队伍所到之处,鞭炮声震天,响彻云霄,将整个“祖公生”的活动推向了巅峰。

其中,“跑王”仪式最为隆重壮观。民俗相传,开漳圣王陈元光在世时每年都会定期召见麾下的营将,点到哪位营将的名字,营将必须跑步进帐觐见陈元光。所以后世就仿照了这个传说,独创了这个特别的跑王落庙仪式。据悉,跑王仪式流行于开漳功臣后裔聚族而居的村落,并逐渐影响了县邑诸多非开漳派系的祖神诞辰的落庙仪式。当队伍走完规定的路线,众裔孙在村理事会的安排下,将武德侯祖公的圣驾和护法仪仗(即鸾驾,俗称“执士”)安座好,众人纷纷携带供品前来焚香敬拜唐开漳太始祖武德侯沈世纪祖公。当拜祖达到高潮时,潮剧戏班等“扮仙”人员来到祖公圣驾前朝拜,当拜完之后就是诏安沈氏遵循老传统的读祝文环节,最后是向祖公祈求占卜村运的平安杯,祈杯仪式结束之后,拜祖祝寿仪式才落下帷幕。

八月半,中秋节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人们设宴赏月,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崇孝活动。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法律明确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在本地还有个习惯,相传这一天是圣日,进补的效果会比平时好得多,所以家家户户杀鸡鸭或买羊肉、狗肉,佐以人参、洋参,红参、鹿茸.灵芝、苟枸等等多种天然药材补料长时间熬炖成药膳后全家享用。

按二十四节气,冬至(冬节)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冬至的前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就去乡里石磨前参加排队磨糯米粉浆,当夜,全家人搓糯米圆,据说冬节圆搓得大小不同越好,这叫做“公孙女子大团圆”象征着岁暮之际,一家子圆圆满满。冬至日一早就要用红糖煮甜圆盛于碗中祭拜神明和祖先。

这天早上,全家大小都要吃一碗冬节圆。吃了冬至圆就算多一岁,家中除了人人吃冬节圆,牛也要喂冬节圆或煮圆的水,意说,农家的丰收都有牛的一份功劳。此外在牛的前额,双角、脊背、尾巴等处贴上糯米圆,再在圆上贴块小红纸,让它同主人一样增寿添福。除此之外,家门的门环、灶头、牛棚、猪舍等地方都要贴上冬节圆。

扫尘日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古人就定下这一天是可以大扫除的日子。

“扫尘日”和“送神日”的正确日期,有说是二十三日,也有说是二十四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为岁腊,也叫小年,各家都束一把草把把房梁屋瓦的尘埃、蛛丝网等刷除干净,这是一年中的彻底大扫除的卫生工作活动,同时洗涤器皿、蚊帐、被单,准备过新年。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十二月二十四日,送神

  汉族民间传说灶君原为玉皇上帝的三太子,因为好色言行举止不端,所以被玉帝罚到人间的厨房灶内,终日与妇女相处,留在人间做为监察人间言行善恶的地神。但送神后,仍有天神来接替该职,直到“接神日”后再返回人间继续其任务。又俗称“送神风,接神雨”,是期望诸神能有风神协助早些升天;正月初四接神时,则希望能下雨,此被视为天神下凡时所携来的神雨。

二十四日午各神坛的旧香脚、旧对联清理下来,集中于一个清洁地焚烧,然后用三牲、粿品等拜灶君,并祈求灶君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方好话,烧“元宝、云马”,放一束麦草,据说“云马”是灶君的坐骑,“麦草”让“云马”吃饱跑得快。

在送神时间,燃放鞭炮,显示出一片热烈的气氛以欢送神明上天。

婚、丧、喜庆

  

结婚

  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姑娘出嫁距今五六十年前是坐轿。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可以挤围在周围观看。

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新人睡前还有两个节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浆的红团子,寓意——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几岁)一人,登床翻滚,寓意——婚后早生孩子之意。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密枣,长辈要赠送礼物或红包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十二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捧油寓意——“添丁”的意思。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意——传宗接代。

送礼和请客:结婚,男女双方的亲友都要送礼,女方的亲友送礼称为“添妆”礼物多半是布类或化妆品(现改为红包),男方亲友送礼称为“相贺”礼物一般布轴,轴面贴红纸贺词,也有送房中摆设、生活用品的(现也改为送红包)。礼物一般都要凑成双数,表示“好事成双”。结婚双方对送礼的亲友均应回送礼物或寓请喜筵,男女双方对亲友回礼主要是大饼。这种大饼由男方供应,男方供应不够,或补送,或由女方添制。大约每份8~12块,多半事前送亲友,也有事后送的(即先添妆后回礼,或先送饼后添妆,二种做法都可以),女方也有出嫁当天宴请情谊特别密切的亲友。男方在结婚当晚要开筵席宴请亲友,一桌八人,座位分大位、客位、陪位;桌次分中桌、边桌、下桌;大位坐长辈,客位坐平辈、陪位坐晚辈,中桌大位是舅父、舅祖,其次是族内长辈,酒席开始后,新郎新娘要举行“谢宴礼”。

丧事

在诏安家里有人去世料理丧葬称为“做丧事”或称“做白事”。年未满五十岁去世的叫“苦丧”,丧礼不怎么讲竟,草草了事;若是年过五十岁,并当上祖父母的,称为好命父妈,不能草率从事,繁文琐节比结婚还多,俗说:“死人多故事”一句话。

录要如下:

通知亲戚、筹措事宜。人一逝世,亲邻立即行动来帮忙料理丧事。重点几项:一是通知亲戚,如果死者是女性,最主要通知娘家(俗称外家);(娘家的人来时,孝子孝妇等要到村口去迎接。办桌给娘家人吃时,桌上不能放酱油);一是火速备办收殓的衣服、用品、棺木等,定出“迎棺”、“请水”及出殡时间。亲戚、朋友、族亲、邻居闻讯,多数人要送些“纸仪”以帮助丧费。

迎棺、请水:凡家人去世当天或隔天就得备办棺木收殓。吊丧的亲友,头上或手臂要披麻戴孝在门外巷口哀号跪伏,叫“迎棺”,接着进行“请水”,由死者儿子(儿子先死由孙子代)披麻戴孝,袒露一肩,反穿上衣,手捧土砵,砵上放一小箕(俗叫招笠)到水边揭水和沙回到家里,为死者洗穿用,叫“请水”。

收殓、割阄、盖棺、安钉。收殓时死者应穿的衣裤有固定件数(上七下五)。如男性要载帽、穿鞋(均纸制);如女性,不载帽,但裤的最上层穿一条黑色或蓝色的裙。盖棺前要行告别仪式:用麻缕或白纱线,一端绑在死者手上,然后全部亲属执着线排列,由道士把线一节一节的割断,口中念念有词,大意是:“死生者犹生,死者自去,生死殊途,从此割断”。做完仪式盖棺,然后安钉。先由孝子捧木盘,上放一把斧头,跪呈安钉者,安钉的人只行一个象征性仪式,执斧在钉头点一下,口唱:“安钉,子孙兴盛!”然后由专业收殓的人钉牢固。对执行安钉仪式的长辈要请吃寿面(寓意添寿)并送红布(寓意吉利)。

出殡、安葬、置灵、戴孝:死后通常三到五天出殡,安葬(俗称出山),也有当天或七天才出殡的。出殡时行祭奠仪式,在门外路口设一奠桌,摆酒、鸡、肉、鱼(三牧)面粿等粿品。棺木抬出来摆在条凳上,头朝奠桌,脚朝去路。奠毕,抬起棺木,推倒凳子,抬往墓地埋葬。山场安葬一般当天要完毕。葬后,家里设置灵堂,称为“置灵”,早晚哀号,称为“哭灵”。至第七天称为“赶服”又称“头七”。“头七”这天既要到葬处哭墓(俗称巡墓)又要在家里举行祭奠。从前每七天要祭奠一天,至四十九天一共要七次,到期才算丧事完毕,称为“完事”(现已简化为在第七天进行二次,第一次为头祭,第二次代表第二至七祭,便算“完事”。)这时除死者的儿子、媳妇外,其余亲属可以“脱孝”,其仪式是:把白头布在烧冥纸的火上转一转,然后放入水中浸洗;男的一律要理发,儿、妇则改为在衣袖上或口袋上缝一条麻而或黑布,表示继续戴孝。门口则分别死者,男青女黄贴上丧联,一直到周年。周年要做一次周年祭。本来死者、儿妇要服丧三年,现亦已简化为周祭再马上做一次三年祭,便表示服丧期满,改贴红纸联。服丧期间,死者儿孙在七天内可以结婚,过后一律停止,要等到做满丧仪式后才能婚嫁。

喜庆

一、做寿诞:民俗又称“做生日”,属于敬老的一种活动,民间认为满五十岁的人,才算够上做寿诞的年龄。够上年龄的男女同等,不分轻重。民俗认为五十一岁、六十一岁、七十一岁、八十一岁……的寿诞要比常年隆重一些,逢到上述年龄的寿诞称为:“做大寿”(俗称大生日)。

寿诞日,女儿、女婿、孙女、孙婿都要来祝寿,祝寿要带一些礼品,礼品都要成双数,老人第一次开始做寿诞,年年都要做,儿孙辈或亲戚第一次送礼,年年都要送,不能间断。

二、做弥月:孩子出生一周月称为“弥月”或“满月”。这天家里要焖糖饭遍送族、邻亲友,对方收下糖饭后,用原碗盛一碗米送还,表示共喜。

晚上有的办酒桌宴请,孩子的外祖母要备一套衣服、帽子称为“头彩物件”赠送(俗称“送庚”)这套行头包括:红夹袄、帽子、裙围、红肚兜、背巾等。

孩子四周月,再一次添喜,这次把糖饭改糯米磨浆制成的“四角圆”。

三、房屋落成:民间建房落成要搞一次庆祝,庆祝要放鞭炮,贴红联,宴请工匠、帮工和亲朋好友等,好友要送红包。

习俗:三月廿九,吃“麦熟”

做法:用上好的面粉拌成面团在热锅里滚烙煎成又薄又柔,直径约一尺的 “麦熟皮”;主料:虾仁、瘦肉丝,煎蛋丝(蛋煎成薄片切成条状),猪肝丝、炒菲菜、炒豆芽;伴佐料:碎花生(花生炒八成熟舂碎)和芝麻一起拌白砂糖;调味:酸梅酱。

吃时,把“麦熟皮”展开,放上一两匙香甜甜的拌佐料在皮的一边铺开垫底,夹些虾仁、肉丝、猪肝丝、蛋丝、菲菜、豆芽等主料混杂列排成条状(根据个人喜好而安排份量),整理好主料再往上面撒一点伴佐料,最后在拌佐料的上面浇上一点酸梅酱,把一头皮折矗起来再小心的卷成条圆柱状,“麦熟”做成可以享用了,但在吃时还得小心,一手要捧着“麦熟”底(折矗的那头),一手扶着“麦熟”慢慢的品尝,香、甜、脆中还带着点酸酸的梅酱味,非常可口,其味道真的只能亲尝体会,难以言语描绘。

禁忌:

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端,是民间最重视的日子,所以,正月实一忌打小孩、忌扫地,意思是年开始把钱财开年就扫除,是年会穷苦;忌吃稀饭,意思吃稀饭外出会遇雨;忌吃药、忌骂人、忌打人、忌拿刀。

五月初一至初五,忌探亲。

给人送喜礼喜钱要偶数,不可奇数。

参加办丧事的人在首七内不可随便进入他人屋里(有带红丝线一般可进)

人在屋外或其他地方死的,不能再抬回家里,只能放在村口收棺。

向亲友报丧时,只能站在门口,并讨一碗汤水喝。

看望病人要在上午,不能下午去(因为送葬、出殡是在下午)。

妇女的裤子、尤其是内裤,不能凉在人家常走的路上或门顶。

孕妇忌抱人家的婴儿,家里忌钉钉子,忌接触红白事。

忌讳晚辈直呼长辈的名。社会交际中,须问对方的挚序和名字时,要客气地说:“请问芳名”、“请赐称呼”。

忌叫人是“杂种子”(意是骂人,是不正当的,不是亲生父亲所生)。

君子行礼,不求变俗,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睦乡里,是家训所定,忌戏弄尧人和虐待父母。

禁忌是信仰习俗中的一种观念,有些是与现代提出文明礼貌相予合的,应进行分析与研究。

席位安排

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左为尊,右为次;上为尊,下为次;中为尊,偏为次。这是河佬的排法,而客家则是右为尊,左为次,且以桌面上摆有五尖的拼盘鸡头指向谁为大。

邀请人可以指定客人的座位.自己的下属或晚辈也可被安排在比自己更重要的位置上.通过分配座位.暗示谁对自己最重要。 

上菜后要坐上座的人先夹菜叫大家叫,大家方可动筷子,这是礼貌。

散席:要等放鞭炮后方可散席,中间或吃饱就散席是一种不礼貌、不尊主人的行为,如果没有放鞭炮,要等主席散了,方可散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