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14%人口,拥有1/3财富

 陆为hrknroddcj 2019-06-09


全文字数: 2800

阅读时间:5分钟

最近招商银行发布了最新的私人财富调查报告:截止2018年底,中国拥有1000万以上可投资资产(自住房不算)的人群,已达197万人,可投资资产总量达61万亿人民币,平均每人拥有3096万可投资资产。

这啥概念呢?

今天中国实际人口大概在13.9亿,高净值人群——或者通俗的说“千万富翁”,只占总人口的0.14%。

报告还指出,2018年底,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量达190万亿元,意味着千万富翁持有的可投资资产,占全社会所有个人财富的32.1%,接近三分之一。

即,0.14%的人,占了1/3财富…

财富越来越趋向于高度集中的马太效应还不止于此。

即使在富人阶层中,马太效应同样明显:这197万人中,有17万是资产过亿的“超高净值人群”,他们掌握的财富总量是25万亿。也就是说,8.6%的顶级富人,掌握了富人阶层41%的财富…

更扎心的数据是:2016-2018年,富人阶层年均财富复合增长率为7%,而在2018年,增速达到12%——回想一下,你去年的个人财富增长有达到12%吗?

貌似不少人应该是负增长吧…

即,富人阶层赚钱的速度还是超过了平民阶层,社会贫富差距,还是在不断拉大。

富人阶层的职业分布,最多的是创一代和企业高管/专业人士,各占36%,其次是富二代,占10%,而像巴菲特那样的职业投资人,只占4%。

创业成功和种基因彩票依然是成为富人最主要的方式,靠打工还是很难。

之所以有那么多企业高管,和这两年很多企业上市,持有大量原始股的高管一夜暴富有关,普通的打工族,哪怕做到公司中高层,了不起年薪50万,去掉买自住房的钱,还要攒下千万家产,真心不容易。

至于说一穷二白的屌丝完全靠投资成为富人,基本是做梦。

这个报告,让我联想到最近有个荔枝问:力哥,我刚来上海打工,公司包吃包住,一个月到手6000+,这在上海算啥水平?

我说,如果把所有上海在职人员都算进去,100个人里,你这水平大概排60位左右,中等偏下,如果只算外来打工人员,大概在50位左右,还行。

不知何时起,我时不时能听到这样的声音:北上广深平均工资不是都上万了吗?你说的年薪三五十万不是很正常的吗?

我???

觉得一线城市平均工资都上万的人,要么是生活在三四线YY的小盆友,真当一线城市满地黄金;要么是收入真的非常高,不知民间疾苦的人。

不妨做个小调查吧:

如果不出意外,一线收入水平高于二线,二线则高于三四线,但整体上看,中国老百姓还是很穷的说~

这就是为啥舆论上天天喊消费升级,但在股市上,必需消费板块(比如油和米、涪陵榨菜们)的走势,还是整体强于可选消费,因为我们还是一个屌丝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国家而美国则相反,可选消费的长期走势明显强于食品等必要消费,说明美国社会主流早已是中产阶级了。

国家从没公布过居民财富分布数据,我们只能从招行等各种社会机构发布的非权威数据来窥测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

除了招行的最新报告,我再结合近几年其他机构发布的数据,大体推算了下,现在的中国,可投资资产(自住房除外)超过1个亿的亿万富翁,大概有20万,接近万里挑一;超过1000万的千万富翁,大概有200多万,接近千里挑一;超过100万的,大概有3000多万

如果你的可投资资产超过100万,不要害羞,不要沮丧,抬头挺胸,迈步向前,你足以diss超过97%的同胞…

感不感动?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没错,在巴黎老佛爷像不要钱一样买买买的,整天满世界旅游拍照发朋友圈的,主要就是这不到3%的3000多万人,以及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而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一二线城市。

我从小生活在一线城市,日常看到的都是一线城市的光鲜亮丽,10年前就办了一照两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尤其最近这些年,不记得坐飞机出过多少次国,但我对中国广大农村和乡镇地区并不了解,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所以我经常抽空就问公司小伙伴关于全国各地农村的情况。

事实上,要不是出国团建,我司不少小伙伴还真不会去办护照,团建就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出国。

之前介绍海外买房、港股打新、香港保险等高端理财工具,也需要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但时常有人问:我没有港澳通行证怎么办啊?

一开始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也是满脸黑人问号:没有去办就好了呀~

后来我意识到,很多人把办理“一照两证”当成一件门槛很高,自己可望不可即的事。

而这,才是最真实的中国。

有两个官方数据可以佐证:

一是中国有超过11亿人没办过护照,即有生以来从没出过国;

二是中国有超过10亿人,有生以来从没坐过飞机。

剩下10多亿人,用王小波的话说,就是“沉默的大多数”,甚至是被主流媒体刻意“遗忘的大多数”

主流媒体沉浸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精神狂欢中,却忘记了快手拼多多里的用户才能更真实代表中国人的面貌,因为这些人群,占中国总人口8成以上。

之前力哥聊到拼多多,就有人留言说这么low的东西有啥好说的,不要自降身段。

但如果中国大部分人都喜欢这货,都这么low,就喜欢“摩擦,摩擦,是魔鬼的步伐”,这就不叫low,叫真实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出现28年来第一次下滑,今年一季度也是继续下滑,车企都很难过的样子。

但仔细分析,下滑最厉害的是20万以内的中低端车和国产车,高端进口车,比如BBA,其实销量不减反增。

就是因为低端车更偏向刚需,那么多年汽车大跃进,刚需大多都有入门级车了,还没买车的,眼下经济形势不好,手里钱不多,往往也会推迟消费。

有钱人虽然总量极少,但增速很快,他们还是喜欢买豪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成功人士”身份地位的象征。

在新时代,不能说什么“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但至少今天中国财富分布,还是没摆脱金字塔结构

财富分布的金字塔结构

杨家有财一千万,九个邻居穷光蛋,平均下来算一算,个个都是杨百万。

在一个二八现象甚至一九现象很突出的金字塔结构社会中,“平均数”是一个特有迷惑性的统计值,容易让大多数人感觉自己“被平均”,看“中位数”更准确,但如果官方公布社会工资的中位数,就会比平均数难看得多,所以从来不公布。

在一碗大排面也要20块钱的地方,上海月薪6K在很多人印象中,应该属于城市下层贫民,但实际上,这样的贫民非常多,互相之间财富差距很小,还有一大堆月薪在三四千的真正最底层,他们才叫是捉襟见肘,度日如年——买不起房,结不起婚,生不起娃,未来养不起老。

要知道,10个中国人,超过9个没有大学文凭,哪怕80-90后年轻人,6个人里面,也只有1个有正经大学文凭,剩下5个年轻人,很多收入稍微高一点的脑力劳动工作都与他们无缘。

想要一个月挣上一两万甚至更多,只能拼命出卖体力,以前是做装修工,现在更多90后嫌太苦太脏,去送外卖,乍一看每天进出高档小区和写字楼,还挺威风的,但一样非常辛苦,也学不到什么。

一座城市的真实工资水平,不能看各种营利性机构特别是51智联这种招聘网站发布的信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拉高平均工资,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求职者。

我们要看官方发布的数据。

2018年,官方公布的上海市社会平均工资是7832元(税前),这个数字决定了社保缴费的上限和下限,不是随便写写的。

上海真实的社会平均工资已是全国最高,第二名北京,5月公布的最新数字是7818元,再然后是深圳、广州,7K出头,其他二线城市,大多在五六千。

这样一算,是不是内心平和了很多,没有膝盖中箭“被平均”的赶脚了?

对那0.14%的千万富翁来说,这或许是最好的时代;

对超过80%的底层平民来说,这或许是一个需要砥砺前行,奋发图强的好时代……

和谐社会,你我共建。

下面,请开始你们的表(tu)演(cao)~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