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一定要上处理设施!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

 时间变成水 2019-06-09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发布

作者 | 林广清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清合】

随着《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一个广谱的VOCs标准终于浮出水面,企业、管理部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终于不再为无标准可执行而焦虑了。

环境部连发3项国标: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制药、涂料油墨及粘接剂『排放标准』

通过这个标准,我们惊奇地发现几个有趣的问题。


1.标准将VOCs和非甲烷总烃有机结合,VOCs以非甲烷总烃计成为现实。

我们发现这一次非甲烷总烃(NMHC)上了C位:

长期以来,VOCs和非甲烷总烃被人为割开,谁是谁非、谁大谁小、执行谁合理成为争辩的焦点。

2.无组织排放有机废气要收集,但不一定要上处理设施!

3.给一个广谱的标准。

意思就是说如没有行业标准,则执行GB16297的要求,而GB16297对于VOCs的表征是用非甲烷总烃的。

4、《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跟传统的标准截然不同,控制比排放重要

这标准一出台,就和往常的标准大不一样,具体有以下:

一是很多人一看标准名,就以为给有机废气无组织排放留下一个口。

令人讨厌的涉VOCs废气一定要收集处理的规定让人头疼,而且管理领导一拍脑袋,来个双90更是无语。

如果不用强制要求收集处理,只监控无组织浓度,多省事。

只能告诉你,想得美!

二是打开标准想找个表格,一目了然地浏览执行的标准值,却发现大失所望。

因为挠头的是,整个标准里头,基本上都是条文,措施、要求之后才是数据要求,见不到一个表格。

三是从生产运营全过程规定了无组织排放收集和处理系统、设备与管线组件泄漏、挥发性有机液体储存与装载、敞开液面逸散的控制、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

5.标准相对宽松?又一次振兴第三方监测服务单位?

没有行业标准的按GB16297执行,意味着排气筒排放浓度执行120 mg/m3、厂内监控点浓度10 mg/m3和边界浓度4 mg/m3,这都是大家比较认同可以接受的数值。比之一些行业的标准来得宽松。

这个标准,带来了大量的监测任务,有企业厂区、边界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有液面监控点,更有各个管道设备监控点。


总之,随着《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布,非甲烷总烷和VOCs之争逐渐明朗,渐行渐近,直至统一。而达标是最低要求,按要求集中排放能够达标的,则不一定要上处理设施。


附件:《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



来源 | 清合       编辑 | 环小云.环评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