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勇无止境879 2019-06-10

随着2019年高考的结束,奋战三年的高三学子终于有时间停下来歇一歇。且不去考虑成绩到底如何,能坚持到底就都是好样的!

此情此景也不禁让我想起了我的女儿。

2017年,在几千公里以外的高中就读的女儿参加高考了。15岁离家孤身一人在外,虽然见证了她一步步的成长,但父母的心还是酸涩的!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我记得当时给女儿填报志愿时,她同寝室的同学一脸羡慕的说:你真有个好爸爸!因为我女儿高考分数出来后,我只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给了她一份志愿草拟稿,并且由女儿老师评估后的结果是:录取率达到98%。最终我女儿被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录取。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给女儿填报志愿的前前后后,也不免津津乐道,也算是对得起女儿三年孤身在外的拼搏吧。现在我就把我的报考经验分享给大家,总共分为两大步吧。

女儿在高三上学期时我就已经开始准备了。

第一大步:准备工作。

关于志愿的填报其实真的是一门学问,现在想来,我的准备工作一共经历了四个步骤。

1、 关于志愿填报的相关定义的理解。

2、 关于投档和录取的运行机制的掌握。

3、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 按照第一、二次摸底考试成绩制作备选志愿稿。

以上四步完成之后,单等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在备选稿中直接选择即可。当时女儿高考成绩是612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索性先放下所有的事情,庆祝一下,但是我们只能自己庆祝了,女儿还在几千公里外的学校。然后晚上我花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整理出志愿草拟稿,第二天一早通过微信发给了女儿。

我来说说我是怎么准备这四大步骤的吧,希望能给有需要的家长以参考,不一定是我的独创,但是却敢保证使你们不至于临时抓瞎。

第一步,关于志愿填报的相关定义的理解。其实这一步和第二步是分不开的。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现在的智能手机非常方便,绝对能随时解决你学习的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虽然顺序志愿的填报方式现在已经不用了,但是对比分析一下就更能了解什么是平行志愿。

1、 同一批次中平行志愿中的每一个志愿都算是第一志愿。为什么?

2、 平行志愿和顺序志愿的投档运行机制是什么?

说到这里就需要了解一下什么叫投档录取。投档是省教育考试院根据考生的成绩和高校的投档线把学生档案投到高校,而高校在接受完计划数的投档需求后,准备录取。也就是说投档由考生所在省的教育考试院主持,而录取却是由具体的高校主持。一个流水两个步骤,分别是投档和录取。

这里就有四个定义了,平行志愿、顺序志愿、投档和录取。

我再来说一下两种志愿的运行机制。

我记得我高考的时候就是顺序志愿,先填报志愿后参加高考,并且手里只有两本参考资料,一个是当年的招生计划,另一个就是历年的参考数据。当时没有电脑和互联网,报个志愿真难!而且赌的成分比例较大。

顺序志愿就是按照志愿检索考生。比如需要检索北京大学,将所有第一志愿填报北京大学的学生的总分从高到底进行投档,第一志愿够投档计划数了就不再考虑第二志愿。所以顺序志愿第一志愿特别重要。

平行志愿是按照考生排名进行检索的。省考试院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到底排序,确定从高到底的排位;投档时从第一名开始依次检索;当检索到某位考生时,从A志愿开始,如果考生总成绩大于该学校投档线,则投档,否则检索B志愿,以此类推,直到投档或全部滑档为止。然后检索下一排位考生。

所以说平行志愿的每一个志愿都算是第一志愿。

这里还有一个省一本线或二本线的问题,这也是针对于投档这一步的。考生分数高于一本线的才允许你填报一本志愿,否则无效。二本线也是。

关于录取,就是具体院校针对已经投档到本学校的考生,根据本学校的规则进行录取。记住这里有一个录取和投档比例的问题,一般是1:1.1或1:1.05,这里就是个风险,而且是最大的风险。投档后不能录取就属于退档,如果这样就要进入征集志愿了。

关于高校录取有三种方式:平行录取、顺序录取和级差录取;怎么理解这三种方式呢,就像理解平行志愿、顺序志愿的运行机制一样,而级差录取是介于两者之间。这些在院校的招生简章中都会声明,所以招生简章必须看。

以上是第一、二步放在一起解说的,而到第三步就到了具体实施步骤。

第三步,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了解了填报志愿的相关定义和投档录取的运行机制后,就要开始收集前两年的高考数据了。我给我姑娘报考时,只收集了前一年的数据。我们收集的资料有:2018年全国高等院校在某省投档分数表(一个),2018年某高等院校在某省分专业录取表(若干)。当然有一项内容我们也必须要了解,那就是相关院校的优势专业以及在全国的排名,如果志愿填报是以录取学校为主而不是以优势专业为主,这一项可以省略。

这一步收集资料别看简单,但是数据量不小,我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这样更方便进行对此分析。

我先来说说前两种表格的作用吧。

一、全国高等院校在某省投档表,这是一张从高到底的排序表,第一的肯定是清华或北大。当孩子第一、二次摸底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们就根据成绩在这张表中确定待选院校区间。以两次考试成绩的平均值(也不一定)为中心,前后各扩展20分或30分,这样就有了一个50分左右的待选区间。在这个区间的所有院线里,选中自己中意的学校若干。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二、把自己中意学校的'某年在某省分专业录取表'找到并打印出来,估计能打印出一小本。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三、根据自己的报考意图确定两点:一个是中意的专业类别,比如我给我姑娘主要选择的是经济管理类;另一个就是,以优势专业为主还是以学校为主;如果以学校为主,那么这步全部省略。如果不是,就需要了解这些院校的专业情况,尤其是优势专业了。

以上准备完毕之后,终于到了最后一步。

第四步,制作备选志愿稿。到招生考试院网站找到去年的志愿填报空白表。以一本为例。一本志愿有几个,每一个志愿允许填几个专业,这样我们在电脑中用表格软件制作一个表格。下面就是怎么完善这个表格了。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一、确定已选的院校剃度。这里因为是备用稿,没那么严格,但是一定要从高到低(学校投档分)。确定2~3分一个剃度,为什么密度这么大?这是为了在形成志愿草拟稿时,选择余地也大。

二、选择院校专业。如果是优势专业,其历史录取分数肯定也高;中意的专业放前面,专业之间要有剃度;同时表格中注明该专业在去年的录取平均分,可以有最高分和最低分。每一空格都是如此。

我记得我当时制作这张表格时,耗费了我一天的时间,这还是因为我前期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我这张表格中备选学校多达20多个,选择余地不小。

大功告成,以上四步准备工作终于完成,我们手里的志愿备选稿就是我们的成果,当然不是最后的成果;现在就等高考分数出来了。

第二大步,填报志愿。

在这里我们需要准备两张表格:一个是上一年的一分一段表(省教育考试院网站下载),一个是今年高考成绩下来后发布的一分一段表,如果今年的高考成绩中有排位数据,可以不要今年的一分一段表。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单等高考成绩出来后,进行如下操作。

、以今年全省排位为指标,在去年一分一段表中,找到对应的分数(称为对应分)。这个分数非常重要。

、如果是以优势专业为主,建议把对应分数压低25~30分选学校;如果以学校为主,建议对应分提高5到10分选学校,冲击。这里的选学校,是在原先形成的志愿备选稿中,选择志愿草拟稿所需的A志愿。我姑娘就是以专业为主。

志愿草拟稿A志愿选择完毕,有两种情况:一个是,以优势专业为主的,其实有一个A志愿就解决问题了,其他的随便填都可以,建议还是郑重的填一下其他志愿;另一种情况,以学校为主,志愿之间一定要有冲、稳、保三个层次。以对应分为准,高于对应分为冲,低于对应分10分为稳,低于对应分15分往上为保。以上是我的定义,每个人可以设置自己的标准。

鉴于是以学校录取为主,所以可以大胆点,反正我胆子就挺大。我会留最后两个志愿为一稳一保,之前的几个全部冲,有剃度的冲。

、选择完学校,直接在备用稿中复制粘贴到草拟稿中。

如此志愿草拟稿完成,打印出来,找人验证一下,或者自己再斟酌一下,直接填入志愿即可。。

为女儿报考我成了填报志愿的内行——我来教你报志愿

当然任何填报志愿的方法,从高分到底分,志愿的填报难度也是越来越大,这是无法避免的;如果学生成绩较低也可采取此种方法,为了保证准确率,需要采取以往多年的数据加以分析确定。

诸位家长们!十年寒窗,三年不懈的拼搏,夜深人静时书桌前孤寂的身影,抽屉里堆积如山的笔芯是孩子滴滴血汗的见证!孩子的任务完成了,剩下的任务就交给我们父母了,不要浪费孩子的一分,否则怎对得起他们三年的艰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