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盾用音乐重述敦煌故事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6-10

《敦煌·慈悲颂》6月16日来长演出

  •   谭盾  谭盾

  •   《敦煌·慈悲颂》海报  均为资料图片  《敦煌·慈悲颂》海报 均为资料图片

  长沙晚报6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6月16日晚7时30分,《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巡演长沙站将在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部由长沙籍音乐家谭盾耗时6年,以敦煌壁画为故事原型的音乐巨作,由谭盾指挥,由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名音乐家组建豪华演出阵容,力求为中国观众带来最完美的视听体验。

  2013年,谭盾应敦煌研究院与敦煌基金会的邀请,参观了敦煌莫高窟,被敦煌壁画所展现出来的慈悲心怀和祥和宁静所感动,更被敦煌壁画中所记载的数百种乐器以及大乐队的演奏形式震撼。谭盾希望用音乐来重述敦煌故事,来重现敦煌古乐的辉煌历史。为寻找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古谱,谭盾走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饱览数以万计的敦煌瑰宝,亲见一页页珍贵的乐舞古谱。为研制敦煌古乐器,他深入中国各地,向古乐活化石匠人取经;他东渡日本,向家传历代的长安琵琶匠人后代习得制法。《敦煌·慈悲颂》融合了敦煌古乐与西方交响音乐,并以跨越文化时空的音乐语言,重现中华古代文明与辉煌。

  中国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欧洲是丝绸之路的终点。“民心”相通,文化先行,“一带一路”建设的民心相通之道,不只是加强相互了解,更在于创造共同记忆、共同身份、共同未来。“一带一路”就是基于古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记忆,在变化的世界激活“丝路精神”。而《敦煌·慈悲颂》全新诠释敦煌千年回响,开辟了一条全世界都能听得见的丝绸之路,此前《敦煌·慈悲颂》在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地的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更被广大乐评人及媒体誉为“西有《欢乐颂》,东有《慈悲颂》”。

  “谭盾《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巡演”于6月正式开启,分别在西安音乐厅(6月9日)、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6月16日)、青岛大剧院(6月18日)、上海东方艺术中心(6月20/21日)和北京国家大剧院(6月22日)进行演出,其中6月21日和6月22日两场为《欧洲之夜》演出,将作为中法文化交流的特别献礼。

  本次巡演也是《敦煌·慈悲颂》首次在大陆地区演出,由沈洋、谭维维、巴图巴根、朱慧玲、王传越、郭森、陈奕宁领衔主演,由来自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及德国吕贝克合唱学院等的200多名音乐家组建豪华演出阵容。

  《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巡演长沙演出活动,由湖南湘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指导,敦煌研究院、湖南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韵洪传播有限公司、上海听音寻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长沙梅溪湖国际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承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