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与各国兵力

 炫叶楓雪 2019-06-10

春秋时期距今久远、跨度很长,所以以下内容是大概的、综合的,主要包括:军队制度、数量、战车、徒兵、水军、战阵和各国军力。

军队组织

-------

据较可靠的《齐语》记载,管仲的保甲制是:

5人为1伍,

10伍(50人)为1小戎,

4小戎为1卒,

10卒(2000人)为1旅,

5旅(万人)为1军。

这种记载起码能作为当时军队组织的一个缩影来参考。

军队数量

-------

春秋列国的军队多少,据记载:

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其实,春秋时的大国早已有超过三军的制度了。一军的人数,并没有一定的。万人为一军,大致是通常的数目。春秋晚期,晋、楚等大国的兵力,据考证,至少十万以上。

战车之制

-------

春秋时期用兵作战,很少称用多少多少人,大都称用了多少车乘。每车乘人数多少,说法有多种。《司马法》的说法,据考证,大致是可信的:

1乘的人数,连乘车者和步卒,是30人左右。

《诗经-鲁颂》称颂鲁僖公的兵威:

“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齐语》记载,齐桓公时的兵力是3万人、800乘。

何况,春秋时人常说千乘之国,千乘是大国,大国有三军,一军一万人,那么1乘自然是30人左右。

水军

-------

南方的吴、越等国,大多用步兵或舟师应战。

鲁成公时期,晋国让申公巫臣去到吴国,教导吴人车乘和战阵,使楚国大受威胁。但吴、越用战车的场合仍旧不多。

鲁哀公十一年,吴、鲁联军俘获齐车800乘,统统归鲁国所有。说明吴国不太需要。

列国军力

-------

晋:

春秋时国势最强,军力当然不弱。

曲沃篡晋,周王命曲沃武公以1军为晋侯;

献公作2军;

惠公时作”州兵“,并且”甲兵益多“;

文公作3军;

城濮之战,晋车还只有700乘;

后又在3军之外,作3行以防御狄人;

不久因将才缺乏,舍去2军;

沁之战,晋军渡河'终夜有声',可见其兵之多;

鲁成公三年,晋作6军;

春秋中晚期,晋全国兵力至少4900乘,如以1乘30人计算,则共有15万左右兵力,再加上别的徒兵等组织,更不止此数。

齐:

春秋初年已有3军,约千乘3万人的兵力;

戍卫之战,齐桓公已用了300乘;

春秋末年齐伐晋,丧失车500乘;

艾陵之战,齐丧车800乘;

铁之战,晋兵俘获齐人粮车粟米千乘;

一战损失如此之多,可见全国兵力不下数千乘。

楚:

其全国似乎无一定的兵数,大致为3军;

但在春秋列国中的军队实际是最多的;

伐郑,还只用了600乘;

但杨桥之战,已经兵多得让晋国害怕不动;

楚灵王时,单单陈、蔡、2不羹这4县的兵力就有4000乘,再加上申、息等大县和其他地方的军队,当在万乘数十万人以上。

秦:

全国军数缺乏确切记载。

鲁僖公时,秦人袭郑,起码有300乘的兵力;

鲁昭公时,公子针被逼奔晋,随从的车有千乘之多;

一个公子的实力就如此,秦国全国的兵力可见一斑。

鲁:

军制本为2军;

襄公十一年,作3军;

昭公五年,废了中军,仍复2军;

僖公时,“公车千乘,公徒三万。”

鲁国的军力大致始终在千乘3万人左右。

郑:

军力应当在鲁国之上;春秋初年已有3军,内战时的军队就已达200乘。

3军以外还有徒兵和临时添置的军队;全国军力至少在千乘以上。

鲁襄公十一年,郑人贿赂晋国车百乘;

襄公二十五年,郑人700乘伐陈,和城濮之战晋军的车数相等;

哀公二年,铁之战,晋将登车远远观望郑军,见郑军如此之多,害怕得失足跌落车下。此战晋人以郑为大敌对待,可见郑国军力从春秋初年到末年始终不弱(郑曾经与晋、楚、诸侯联军开战,诸侯军队畏惧郑人甚至不敢越境,反为郑军所败;郑国军力的强大由此可见)。

宋:

是此等国家中的大国,兵力也不弱。

大棘之战,郑军俘获宋车460乘;

宋人还曾用车百乘、马百驷,向郑赎取俘虏。

损失数百乘兵力还不算什么,军力当在千乘以上。

卫:

西周时是东方大国,兵力很强;

春秋时则为弱国,兵力较差;

被狄人破灭之后,只有车30乘,后来加到300乘;

新筑之战,《左传》有”且告车来甚众“,此时军力已略强;

春秋末年,卫车500乘伐晋,可见全国兵力至少也有千乘左右了。

吴:

春秋晚期的霸国,军力自然很强。

艾陵之战,吴有5军;

鲁哀公十三年,黄池之会,吴陈列”方阵“3万人威慑晋人来争取霸主;

其全国军力至少在5万人以上。

越:

也是春秋末年的强国。

据记载,也有5军的组织;

勾践攻吴,发动了约5万人的兵力,应是倾国之师;

越地较吴地要小一些,所以灭吴前兵力不如吴(夫椒之败只以”甲楯五千退保会稽“)。

周:

武王伐纣时还只用了甲车300乘、虎贲3000人;

但是西周末年,出征的军队已达到3000乘,实力不亚于春秋的晋国;

春秋时王室大衰,恐怕不够6军之数了;

周桓王起倾国之师伐郑国,只有3军之众;

春秋初年王室实力尚存,就不堪郑人一击了,何况王畿日削、王纲日坠之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