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田玉带活了是啥样的?难道玉真的会有灵性吗?

 和玉大叔 2019-06-10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有一句千古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有人生就避免不了离开,其实佩戴玉石也是同样道理,玉石的行业多年以来传闻不少,甚至玉也有了“生”或“死”之分,不管这神秘兮兮的观点是否怪异,大叔也谈一谈,这些传闻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玉石也是矿物,原本都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不过有一些漂亮的石头被雕琢成了人类喜爱收藏的作品,自然也就被赋予了更多的人类情感,这玉的“生死”由谁来决定呢,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在里面。

有一些年长的朋友比较迷信,总是幻想玉石能和人产生“心灵沟通”,比如通过常年佩戴可以有效的改变玉石的“性状”,其实仅仅是氧化作用下的天然包浆,让很多人对玉石产生了奇特的错觉,尤其是翡翠这种玻璃感比较强,纹路比较清晰的玉石更加容易在把玩的时候产生比较特殊的变化,于是就更加印证了这种说法。

根据翡翠从业者的说法,所谓的活玉有两种属性,首先作为天然的玉石本身是带有种水效果的,颜色纯净自然,最重要的这类玉石可以随着佩戴的时间,产生“玉养人”的效果,玉石的灵性十足,让主人心生喜爱,一些老玉商还有顺口溜:“玉无纹,天无云;玉有纹,身有银”,充分说明纹路的灵动对于玉石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活玉的“活”还体现在随着佩戴时间的增长,玉质貌似会向好而生,通过贴身佩戴和盘玩,能让玉质“更上一层楼”。

这死玉可就玄乎了,多是一些古墓之类出土的和田玉,颜色外形灰暗,无论如何佩戴都不会出现什么变化,结构倒是非常的稳固,有一些带沁色的玉石经常被称为“死玉”,甚至传闻有些道士会使用死玉来趋避鬼魅,似乎是法器的优良选择,还有一些朋友想方设法收藏所谓的“血玉”,就是看中其辟邪的神奇作用,怕不是玄幻小说看得太多了。

既然传闻如此的邪乎,难道真的确有其事?在和玉大叔看来,所谓“死活”之争无非就是对玉石的一种主观评判标准罢了,玉质不好就被划为“死玉”是不是太惊恐了些?况且无论软玉、硬玉都是天然形成,这沁色是后天有了人类活动而出现的,人要是能决定石头的生死,那岂不是成就“点石成金”的美事了?

随便搜一搜“人养玉”这样的说法在网上到处都是,和玉大叔感觉根本上就是商家的一种营销之道,神化玉石可以让迷信的消费者“上钩”,许多人觉得掏了腰包买了如此昂贵的玉石,那一定是和我有缘呀,歌手郝云曾经有一首民谣是这么唱的:“今年突然挣了一点钱,突然好多人都和我有缘,我也突然感到世界很温暖”,这话如此朴实真没错,内心向善看什么玉都觉得是活的,自己疑神疑鬼自然认为“总有刁民想害朕”,玉石买来是为了点缀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的,不需要迷信这些神怪论,您觉得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