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蝈蝈葫芦怎样配“胆”有利于出膛音?

 贫僧法号尼姑 2019-06-10

膛音,简单的说就是蝈蝈鸣叫时与虫具发生共振产生的共鸣音。膛音会有较长的尾音,听后颇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

每条蝈蝈有其特有的发声频率,而每把虫具也有其特有的频率,当这二者的频率相近时就会产生共振,这就是膛音产生的关键。

理解膛音不难,但想产生膛音却并不容易,其中影响膛音的根本因素在于虫具本身,好的器形容易产生膛音,例如三河刘的葫芦。

除了虫具本身,还有哪些辅助手段可以产生膛音呢?常用的方式有给虫点药、砸不同形状的底、更换瓢盖,以及调整虫具的“胆”。

“胆”是京津一带玩虫者的通俗叫法,其实就是一个用铜丝盘成的簧,形状很像蚊香,卡在葫芦口的内侧。当蝈蝈鸣叫时,铜丝受到振动,便能产生共鸣的效果,使鸣声更加好听。

要使葫芦虫具的“胆”真正产生膛音,增加鸣声的优美,要注意三点:

一是必须用响铜的铜丝制作。这种铜较硬,有很强的弹性和共振性,打击乐器中的银锣、铜拔都是用这种铜做成的。一般黄铜较柔软,共振性能甚差。检脸是否是响铜,可将铜丝用力折弯,如能恢复原状,侧可;如不能还原,则不可。

二是铜丝不宜太粗,太粗则鸣声难以使其共振起来。铜丝的直径不能超过0.5毫米。

三是“胆”的圈数越多越好,每圈之间的距离为1毫米较为合适。因为在音量一定的情况下圈数愈多,铜丝愈长,则愈容易引起振动。

市场上卖的葫芦“胆”多为上面所说的软铜盘成,根本没有共鸣效果,不如找到合适的铜丝,自己动手盘制。

用尖嘴钳子将铜丝弯成蚊香状,另一头的轴不要太长,一般为2-3厘米,要看葫芦脖的长短而定。卡在口上后,“胆”的下部应处在葫芦脖处不宜太靠下。

“胆”的最后一圈直径应略小于葫芦的内径,也就是不要靠住葫芦,否则,共振性会减弱,也易挤断虫须。

葫芦虫具的“胆”除了可以直接参与制造膛音,还可通过调整它在虫具内的位置控制蝈蝈鸣叫时的位置,进而改善蝈蝈的出音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