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水木流芳: 一生只用富一次(上)

 墨子语 2019-06-10

作者:老喻在加


来源: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



导读
摆脱一次幻觉比发现一个真理更能使人明智。

——路德维希·伯尔纳



有人说,赚钱容易,守财难;



有人说,从穷到富最艰难。因为马太效应,穷人更穷,富人更富。



罗斯柴尔德如此阐述成功的必要条件:



“要有极大的勇气和足够的谨慎,才能创造巨额财富。而要守住这些财富,要付出10倍于创造财富所需的才智。”



然而,本文既非讲如何赚第一桶金,也不是说怎样实现财富保值增值,而是瞄准这两件事情的“共同敌人”:



爆掉。



投资最大的秘诀就是活下来,不是胜者为王,而是剩者为王。



本文标题也许会引发读者的两种阅读好奇:



1、一个人一生如何实现富一次?



2、一个人为何一生只用富一次?



同时,“一生只用富一次”这句话,也势必因为其朗朗上口,而付出恶俗鸡汤的代价,被相当多人理解为:



我这辈子和(hu)一把大牌就够了。



有趣的是,这句话并非完全不对,但若以此为目标就完全错了。



本文的A部分,讲了几个“一生只用富一次”的正面与反面故事。



本文的B部分,总结了“爆掉”的5种可能形式:



1、你自己爆掉;

2、你身边的人爆掉;

3、你的职业生涯爆掉;

4、你的财富爆掉;

5、你的精神世界爆掉。



你要做的,就是降低以上5种可能发生的概率。



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会告诉你,与其追逐得到财富,不如采用逆向思考,力求做到不“爆掉”,这么做难度更小,你实现财富和幸福的确定性会更高。



本文的C部分,总结了本国人民经常陷入的10个投资大坑。



投资并无秘诀。本文的D部分,介绍了几个靠谱的基本原则。



本文的E部分,探讨如何实现“持久富足”。很多超级富豪不仅会赚钱,而且爱思考,我研究了那些伟大的榜样,将他们的智慧梳理出来,供自己学习,也希望对你有用:



1、从用脑袋赚钱切换到用屁股赚钱;

2、诚实是一种策略;

3、找到能力圈和舒适圈的黄金交叉点;

4、“两眼”战略;

5、构建个人核心能力;

6、个人安全边际的实现;

7、“黑天鹅”的正面应用;

8、从“头牌”到“妈咪”;

9、制定长期路线图;

10、实现持久性知足。



A部分 | 只富一次



1、微软凭什么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微软曾被视为“僵尸股”,长达十年公司市值原地不动,维持在2000亿美元左右。在此期间做搜索干不过谷歌,做手机大败而归,在大家心目中,属于这家公司的时代似乎已经过去了。



但是不知不觉间,微软在前不久市值超越了苹果,再次夺回了全球市值最大公司的宝座。秘密何在?



微软2018年财年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包括三块:



1、第一块业务叫Productivity and Business Processes,赚了360亿美元,其中的大头来自于我们熟知的Office 365云端化软件。



2、第二块业务叫做Intelligent Cloud,赚了320亿美元,核心是Azure企业级云服务。



3、第三块业务叫做Personal Computing,赚了420亿美元收入,这一块是微软传统的个人电脑业务,包括了个人电脑中的Windows云端服务。



有没有发现,微软靠的是把过去的软件服务搬上了云端。



正如盖茨对微软新CEO萨提亚工作的评价:



是刷新,而非与过去的完全决裂。



用“移动为先、云为先、AI战略”去刷新我们看起来快要成化石了的Office和Windows。



这便是厉害公司的秘密所在:



只要冲上潮头,只要别乱来,只要适当地顺应时势,他们就能够滑翔很久。



还记得比尔·盖茨第一次当世界首富是哪一年吗?有没有感觉他当了好多次了?虽然他卖了大部分微软的股票,并且大举做慈善,但似乎钱总也捐不完似的。



一个人,或者一家公司,一旦富起来,只需要一次,就可以富很久。



2、最聪明的高手为什么破产?



长期资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了。包括两位诺奖得主在内的超级梦幻团队,利用一种看起来极为高明的套利方法,迅速赚了很多钱,然后又破产了。



即使是巴菲特,也对此表示不可思议,为什么呢?



第一,他们的智商高得不得了;



第二,他们这 16 个人都是投资领域的老手,加起来有三四百年的经验;



第三,他们大多数人几乎把自己的整个身家都投入到了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约投了几亿美金。



他们用的套利方法看起来既聪明又安全,只有极小概率的风险会出事儿,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长期资本用了较大的资金杠杆。



俗话说,每天都有百年不遇的事情在发生。在大赚4年之后,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地球上最聪明的投资团队破产了。



假设给你一把枪,里面有1万个弹仓,其中只有一个里面有一颗子弹。把枪对准你的太阳穴,扣一下扳机,你要多少钱?



巴菲特说,你给我多少钱,我都不干。



长期资本玩儿的就是这种游戏。万分之一是极小的概率,然而一旦发生,却是致命的。



为了得到对自己不重要的东西,甘愿拿对自己重要的东西去冒险,哪能这么干?我不管成功的概率是 100 比 1,还是 1000 比 1,我都不做这样的事。



巴菲特提及一本烂书,有个很有趣的书名:



《一生只需富一次》。



但是他们为了赚更多的钱,为了赚自己不需要的钱,把自己手里的钱,把自己需要的钱都搭进去了。这不是傻是什么?绝对是傻,不管智商多高,都是傻。



看起来道理很简单,然而我们看看过去这些年,又有多少“首富”可以善始善终呢?



前天看到一个2018年还在富豪榜上的人,因为欠了4000万高利贷,被迫拍卖近15个亿的银行股权。



这就是所谓:



为自己不需要的“更多财富”,而押上自己输不起的东西。



3、他抢了李嘉诚10个亿,但没去买长江实业的股票



这是一段传奇往事。在绑架了李嘉诚的儿子之后,张子强只身去李家谈判,开价20亿。



李嘉诚对此事的应对,可以写入超级富豪教科书。有三点令人难忘:



1、谈判。李嘉诚当场答应对方开价,但称现金没有这么多,只有10亿港币。双方最后以10亿3800万成交。



2、销售。临别前,首富对绑匪说:你可以买点我们公司的股票,保证你家子孙三代不愁衣食。



3、复盘。多年以后,当记者再次问到儿子被绑架,为何如此冷静时,李嘉诚说:



因为这次是我做错了,因为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结局世人皆知。李超人继续当了很多年超人,而绑匪很快花完了10个亿,不久后身首异处。



绑匪是个极端样本,但很好地论述了本文开篇一句有点儿绕口的话:



懂得“如何富一次”,和懂得“如何只用富一次”,非常非常不一样。



美国的统计数据,中了彩票头奖的人,大多结局不妙,有些人甚至不如不要中奖。



亨利·考夫曼说过一句话:“破产的有两种人,一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一种是什么都知道的。”



如果说长期资本的聪明家伙是因为“什么都知道”而破产,发了横财的人,难免会因为“什么都不知道”而破产。



4、难道穷人不该博?难道人生不就是精彩纷呈?



有人会开启“杠精模式”了:



难道穷人不该博吗?



没错,华尔街那帮混蛋为了多赚一点儿,而亏掉自己的几个亿本钱,的确很蠢。但是如果口袋里空空如也,不博一下,又怎么有机会呢?



穷人和年轻人更应该“敢赌”吗?



不应该。



搏击和博彩是两回事,



拼搏和搏命也是两回事。



年轻人尤其不该赌,原因有四:



1、关键在于“正期望值”;



很多文章喜欢说要做大概率获胜的事情,这也不对。确切说,是要做“正期望值”的事。(请看《被蠢人、穷人与聪明人放弃的“概率权”》)



只有在正期望值的领域,拼搏才是有意义的。



对于没钱的人,你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创新活力,其实也是本钱。



2、每个伟大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如果不能从零到0.1,就永远没机会从1到一个亿。



你需要一个雪团,才能滚大一个雪球。



3、自暴自弃会上瘾;



去赌场里迅速输掉口袋里最后几块钱,过把瘾就死,这样的人很快会成为职业韭菜。行为习惯会融入血液,最终铸就了宿命。



4、陷入“稀缺”的泥潭。



猴子赌苞谷,和猴子扔苞谷没什么区别。于是“穷人”便永远处于稀缺状态,无暇思考未来,更无力为未来布局,每天都在应付眼前的窘迫。



即使如投资专家所言,年轻人可以承担较大的风险,例如可以配置更高比例的股票资产,但也不能去炒消息股,而是该采用理性的、长线的价值投资,或者是定投多元化的指数基金。



战略上可以大胆,但战术上不能乱来。



以我下围棋的教训来看,在局部没把握的地方去拼,纯属自寻死路。



还有人会说:



难道人生不就该精彩纷呈吗?



你看lady Gaga不也在奥斯卡获奖典礼上表达了,趴下怕什么,我趴了这么多次,不照样来到巅峰?



王石用巴顿将军的名言评价褚时健:



“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



这些励志名言都对。然而lady Gaga并非经常被打趴,她一直是螺旋式上升的,甚至连螺旋都没有,只是在争议声中稳稳上升。



而褚时健和马斯克这类人,其内核价值就是他们的个人。他们暂时的破产,并不会殃及内心世界的资产,甚至不会殃及他们的外部财富关系网络。



但这类人在世界上太罕见了。即使他们的天赋白送给你,你也未必愿意要。



B部分 | 防爆指南



1、“防爆指南”之一:你自己别爆掉



有人写文章说,价值投资的好处之一,是可以让人长寿,89岁的巴菲特和95岁的芒格,还有别的诸多例子。



但事实可能是,长寿成就了价值投资者。



只要活得够久,就会有更多可能性。



为了实现这一点,你需要做两件事:避免自己太早挂掉;活得更久。



这个世界让人太早挂掉的事情,几乎都被统计学算出了概率。下面是一个人一生中挂掉的可能性(据说来自美国的保险公司,数字有待核实):



死于心脏病:危险概率是1/3

死于癌症:危险概率是1/4

死于中风:危险概率是1/14

死于车祸:危险概率是1/45

死于飞机失事:危险概率是1/4000

死于狂犬病:危险概率是1/700000

……



你要做的是,从降低较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入手,例如多运动,注意饮食,防止心血管病,立即戒烟,等等。



就像芒格说的,如果我知道哪里会让我死掉,我就不去那些地方。



除此之外,就是拉长寿命。



硅谷著名投资人彼得·蒂尔有一个野心勃勃的个人计划:



活到120岁。



具体策略有:



投资延长人类寿命的研究。他投资了成立于 2009 年的 Unity 公司,宣称要在不久的将来,消灭 1/3 与衰老相关的人类疾病。



为一家专门研究人类抗衰老技术的基金会,提供了 700 多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服用生长激素药物。



往身体里注入年轻人的血液。 提供换血服务的,是一家名叫安布罗希亚的硅谷创业公司。



传奇人物索普从上学时起就应用化学、生物学、医学等知识保持自己的健康状态,80多岁时还像30多岁一样矫健。



今年85岁的他依然运营着自己的对冲基金,每天锻炼,服用各类药品,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降低自己肉身的衰老速度,更是为了提高他的死而复生的概率。



索普计划在去世后将身体冷冻保存,等科技足够发达时“复活”。



他认为该项赌注获胜的概率是2%。



索普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概率的人,他一路战胜了赌场和股市,是量化交易的鼻祖。



那么,他为什么押注于一件小概率的事情?



尽管只有2%的可能性,但是一旦发生,回报是极大的。所以这件事“期望值”为正,而且数值极大。



就像帕斯卡的“上帝赌注”。



2、“防爆指南”之二:别被身边的人炸到



两句话:



别让自己在乎的亲友爆掉;

远离烂人,别被他们炸到。



照顾好自己身边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远离那些会炸掉的人,除非他们是你无法切割的亲友。



我们的文化崇尚以成败论英雄,所以“能人”无需受到道德的束缚。跟着大哥有肉吃,利益大过是非。



然而根据巴菲特和我的经验,几乎从来没有从与“烂人”合作中得到任何东西,除了教训。



而且烂人还有一个特点,即使你不断妥协,希望与其建立某种“这样你可满意了吧”的平衡,也只会招致对方“原来你丫是个软柿子”的步步紧逼,绝不收手。



更不消说那些会“炸掉”的人。不管这类人多聪明,多能干,多有关系,一旦炸掉,会造成不可逆的损失。



3、“防爆指南”之三:别让你的职业生涯爆掉



待在自己的能力圈里。



你的职业应该是能带给你快乐的。



理想状态是:你干工作干不累,工作“干你”你不苦。



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



就像涮火锅一样,你应该不断往自己的职业火锅里加汤加料加热。



4、“防爆指南”之四:别让你的财富爆掉



你要努力让“富一次”和“只用富一次”变成一件事情。



5、“防爆指南”之五:别让你的精神世界爆掉



李佛摩是被不少中国投机客崇拜的偶像,尽管他最终自杀。



1893年,李佛摩16岁初涉股市就取得成功,以放空出名,有“华尔街大空头”之称。



李佛摩去往纽约后半年内输光家产。



他借了500美元,重回波士顿,再赚回10000美元。



1901年,美国股市大涨,李佛摩财产爆增至五万美元。



不久,李佛摩再次输光。



1907年10月24日,大赚300万美元。



1908年,做多棉花期货,几周内破产,负债100万美元。



1917年4月,偿还所有债务。



1929年,趁股灾赚取超过一亿美元。



1934年3月5日第四次破产。



1940年11月,在洗手间举枪自杀。



李佛摩曾有句名言:“华尔街不曾变过。口袋变了,股票变了,华尔街却从来没变,因为人性没变。”



他认为,“投资人必须提防很多东西,尤其是自己。”



他随时自省,因为“市场永远不会错,只有人性会犯错”。



懂得很多道理,也利用这些道理富了好几次,然而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李佛摩死时还有500万美元,那时的美元相当值钱。尽管他多次从破产中崛起,但是最终他的精神世界崩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