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视他为偶像、苏轼王安石在诗词里仰望他、易中天赞他为真天人

 竹香书屋 2019-06-10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孕育了数不清的千古风流人物。

有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一统六国,修筑万里长城;有汉武帝雄才大略,开疆扩土,令中国立于世界之巅;有智谋前无古人的诸葛亮、张良、刘伯温等等。

但最能称得上“风流”二字的人物,得是他!

李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生都把他视为偶像;

苏轼陆游王安石等等,也纷纷不忘在诗词里表达自己的仰望;

易中天先生在品完三国后,还写文章感叹——唯有他是真天人!

他就是东晋宰相——谢安!

李白视他为偶像、苏轼王安石在诗词里仰望他、易中天赞他为真天人

“风流”在古代可不是一个寻常的词。

用冯友兰先生的解释:风流,是人格的至美,那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东晋宰相,谢安,他既成就大功名于当世,却还不失自己的真性情。

在中国几千年的风流人物心里,这可是最完美的人生梦想了。

这样的人生,有几人能够实现?但是,谢安,他做到了!

李白是谢安的超级粉丝,铁杆粉丝。

谢安的经天纬地之才,潇洒出尘之态,都让李白顶礼膜拜。

尤其谢安出山的往事,更是让李白赞赏不已,并多次付诸笔墨,“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李白也多次自比谢安,要指挥戎虏,谈笑却敌。《永王东巡歌》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李白在遭遇人生不幸时,他高歌“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梁园吟》

李白正面颂扬或者提及谢安的诗至少有十几首,“小隐慕安石,远游学屈平”、“蜀主思孔明,晋家望安石”、“谢公自有东山妓,金屏笑坐如花人”、“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安石泛溟渤,独啸长空还”,就不一一细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说的就是谢安的家族。

谢安,字安石,其父谢裒,官至太常。

王安石写过两首七绝《谢公墩》(个人奇怪王安石与谢安的字相同是不是有意为之),诗云:我名公字偶然同,我屋公墩在眼中。谢公陈迹自难追,山月淮云只往时。一去可怜终不返,暮年垂泪对桓伊。

王安石经常去谢公墩游憩,在那里摩挲着生满苍苔的石头,想象着谢安当年所完成的事功和在这地方居住生活的故事情景,为此,他每每流连忘返。

谢安幼时神态沉着。思维敏捷,风度条畅,工于行书。连名士桓彝见到四岁的谢安,也不禁赞赏他“风神秀彻,后当不减王东海。”王东海正是名噪天下的王承,为时人所仰慕,可见桓彝对谢安的评价之高。

谢安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虽出生名门望族,却对争权夺利避而远之。在他大半的人生中,只谈风花雪月,不谈安邦定国。他少时以清淡知名,不愿出仕,隐居东山,醉心于书法、玄学,与王羲之、许询等人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赋,同时教育谢氏子弟。

谢安一生里最辉煌的两个事件——从容阻止桓温的篡逆阴谋、谈笑击退前秦百万大军。

公元373年,一心要逆夺东晋天下的大司马桓温,引兵入朝,在城外大摆鸿门宴,并放出口风,他这次来朝,就是要“诛王谢,移晋鼎”!也就是杀掉谢安和另一位重臣王坦之,然后篡逆!

当时赶去迎接的大臣们,是吓得个个面如土色。王坦之汗流浃背,手里上朝记事用的手版,居然都拿倒了。

唯有谢安,竟从容不迫地走上前,朗声向桓温发问:“桓公!我听说那有道的诸侯,当为国家镇守四方,您却为什么置兵于帐后呢!”

桓温一下子怔住,原本他以为已经把朝廷这些人都吓住,皇帝至少也得封他做个摄政王。

谢安这一来,他的如意算盘却一下落了空。面对着谢安的无所畏惧和视死如归,他竟半天不知如何对答。

终于,桓温换上了和蔼的笑容,折服一般地拉住谢安的手,和他攀谈起来,直把满朝的文武看得目瞪口呆……东晋这一场危机也终于度过。

如果说,那是谢安以文人的胆色和风流,挽救了东晋的话,

但10年后的淝水之战,所左右的不仅仅是一个东晋王朝,而是整个天下,甚至是几千年的中国历史。

公元383年,前秦天王苻坚亲率90万大军,分从几个方向,直向长江扑来。

东晋这边,上至皇帝,下至文武大臣,一下都摸不着了天地,甚或还有人琢磨,不如投降算了。

当时谢安正是大权在握的宰相,朝堂上六神无主的大臣都把目光都看向了他。

谢安依然从容的做出迎战决定:“我要集国家中坚之力,就在这里,将其了断!”

然后,谢安就再不理会那些惶惶不可终日的大臣们,拉着亲友一起到别墅去下棋。

直到人们都安定下来,谢安才下令回府,当夜指派将帅,做出了战略部署。

谢安举贤不避亲,推荐弟弟谢石做大都督,侄子谢玄做先锋,儿子谢琰随征,在恒温的弟弟恒冲支持下,以北府兵为主力,筹划对抗前秦。

正是淝水之战,出现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这两个成语。

前秦的百万军队,被区区八万北府兵大败而归,秦军统帅苻融死在乱军中,而谢安也成了力挽狂澜,挽救东晋王朝的第一人。

在淝水之战进行的一个多月期间,在谢安“镇之以静”的策略下,整个东晋平静得就像往常的日子一样,老百姓们也人人安心,哪儿像在打这么大的一场战争。

李白视他为偶像、苏轼王安石在诗词里仰望他、易中天赞他为真天人

很快,淝水大捷的消息传来了——是谢安的侄儿谢玄,率领着东晋最勇武善战的劲旅“北府兵”,在淮河前线以少胜多,一举击溃了苻坚的大军。

而这时的谢安,仍在府里和客人下围棋。他看过捷报,就轻轻地放在一边,继续关注局棋,好像什么也没发生。

倒是客人忍不住了,问:“是前线的消息?”

谢安这才淡然回答:“孩子们已经大破敌军了……

李白视他为偶像、苏轼王安石在诗词里仰望他、易中天赞他为真天人

谢安隐居了近二十年才出山做官,是为了承担家族的责任,才不得不踏上仕途。

当时谢安兄长谢奕病逝,谢万被贬为庶人,朝中之人尽数逝去,谢氏有衰微的危险,他只能出东山,历任征西大将军司马、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职。

在隐居东山的那段时光,谢安广结天下名士,江湖上流传着一句话: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

在这二十年官场里,无论怎么生拉硬扯,威逼利诱,他都就像没听见。

谢安扛起了东晋,在无比艰难里撑起了一个虚弱的国家。最后,当他功盖当世,司马王室惴惴不能自安的时候,他在大权在握、重兵在手的情势下,毫无留恋地一把扔掉了所有的大权。在皇帝讪讪的目光里,潇潇洒洒地离开了京都,最后归葬于东山,被后人称之为:谢安山。

谢安超然物外的心境与性情,在整个魏晋时期,乃至其后的几千年历史中,他的风仪,如天空高悬的北极星被后人载入史册中,不愧担当得起“风流人物”这几个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