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元东sntpxtmln9 2019-06-10

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

200多年来,世界上涌出的科学家很多,为什么只有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成为自然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具有里程碑作用的自然科学定律,必须具有三个特性:1、思想性。2、全局性。3、结构性。思想性是指哲学理性。全局性是指描述宇宙的整体理论,而不是局限于哪一学科的理论。结构性是指理论的逻辑连贯性。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上都具有三个特性。牛顿是在阐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衍生三大定律的,自然具有哲学理性,爱因斯坦的相对性原理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哲学理性。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描述宇宙物质一般运动规律(即力学属性和速度的关系)的自然科学,是全局性的科学。理论的逻辑连贯性通过速度和力学属性的相互关系来体现的。但二者不同的是:牛顿把力当作自变量,速度当作因变量。爱因斯坦认为运动是物质的第一属性,把速度当作自变量,力学属性是因变量。运动之所以是物质的第一属性,是因为微观物质本身具有能量:E=M*C^2。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化解了牛顿对于‘第一推动力’的迷茫,指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推动宏观物质运动的动力。

麦克斯韦是世界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完成了微观和宏观的具有能量连续性的物理学,他的电磁关系理论是微观物质运动最基本的形式,是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的基本模型。麦克斯韦定律不能成为自然科学(多学科性)发展的里程碑,至少也是物理学发展的里程碑。而诺贝尔最多是个科学商团的第一任董事长,而获得诺贝尔奨的科学家是科学商团中出色的人才,那些在英国《自然》或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是科学商团中的解题比较难的学生作业,硕士、博士、院士等是科学商团根据作业题目的难度给予的荣誉头衔。具有里程碑作用的科学家很难从他们当中出现,尽管他们在某个领域钻研很深,但思想狭隘。爱因斯坦是个例外,他不仅是个实验物理学家,还是个思想广阔的自然科学家。但他所获的诺贝尔奖的不是领导自然科学的相对论,而是实验结果——光电效应。可见诺贝尔奖的评审者是一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见科学家。

人们都说量子力学是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并驾齐驱、代表近代物理学的二大物理学派,但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没有可比性。第一,量子力学是纯实验物理学派,缺乏思想性。第二,微观粒子的波粒二重性在量子力学诞生之前已经明确,量子力学和弦论的出现就是为了重塑微观粒子非以太传播的波粒二重性。量子力学的本质是对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量子化,它的成绩是用简洁的语言(量子数、量子态(包括量子累加态)、量子纠緾和量子关联)来描述麦克斯韦理论中的电磁场中的粒子的运动状态,不具备全局性。它的‘不确定性’和‘电子云’的概念来自对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的模糊观测。第三,缺乏完整结构性。量子力学是由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家的局部实验结论堆积起来的理论,是一种混合性科学作品,混合性作品一定是一部缺乏整体逻辑自洽性的理论作品。

如果一种理论能释解一种自然现象,却不能解释另一种自然现象。为解释另一种自然现象而创造一种新的理论,理论随着实验走,使本来是实验的指导者却成为实验的奴隶。比如,量子力学不能解释星球的引力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弦论出现了。弦论不能解决,圈量子理论出现了,为解释而解释产生的理论,这不是结构性科学,而是混合性科学,混合性理论一定不是整体逻辑自洽性的科学。

一个完整的自然科学理论体系,应该是结构性科学体系。应该是先总结出自然科学定律,然后再根据该定律结合现有的实验现象(包括自然实验和人工实验)和已有的科学结论,进行逻辑推理分析,一步一步的向纵深发展,形成以科学定律为基础的结构性理论体系,成为实验科学的指引。理性科学体系就是以三大定律为基础的树形结构理论体系,而弦和量子只是理性科学中的波粒二重性的微观形态,物理学、化学、天文学、植物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和宗教学是理性科学树形结构的分支,而获得诺贝尔奨的前沿科学是理性科学树上的花朵。而宗教是唯一没有产生果子的树枝,也是最古老的树枝,没有果子吃,只能供游人欣尝。北京龙泉寺是个例外,由理工博士变成的和尚制造出招待游客的机器人,这是从古以来人间未发生的事,把寺庙这个为死人服务的单位变成为活人服务的单位。

下面介绍理性科学三大定律的三个特性:

一、思想性

首先理性科学三大定律是哲学定律。光速守恒定律就是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性原理,质量守恒定律是艾思奇早就描述的物质不灭定律,动量(或能量)守恒定律在中小学物理课本中都有,早是家喻户晓的定律。但它不是一般的哲学定律,而是把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性原理、狭义相对论和质能公式和哲学思想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哲学思想的理性自然科学三大定律。

1、光速守恒定律是微观粒子的纵波和横波的对立统一定律。在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性原理的基础上加上一个理论扶正翅膀v,把光速分解为纵波速度V和横波速度v,C^2=V^2+v^2。波长就是光子走一圈所用的时间。λ=Я/C(全波)=R/V(纵波)=r/v(横波), Я、R和r分别是全波半径、纵波半径和横波半径。全波、纵波和横波的频率相等,但传播速度不相等。

光子环、微观粒子、量子三者等价。微观粒子是V=C时光子环的几何形态。因此光子环和微观粒子等价。量子的

null

基本概念是能量不连续。非交互型的光子环,能量不连续。因此光子环、微观粒子、量子(把弦论归纳为量子力学的一部分)三者统一归纳为具有波粒二重性的三位一体。

2、质量守恒定律(M^2=M2^2+M1^2)是复合体质量和离子体质量的对立统一定律。在宏观层面,M2和M1分别称为复合体和离子体,微观层面称为复合光子环和离子环。麦克斯韦的电磁定律是典型的一种复合光子环和离子环的关系。原子中任何轨道都是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形式,在电子层面,电子环是复合光子环,磁子环就是离子环。在质子层面,质子环是复合光子环,胶子环是离子环。同样,中子环是复合光子环,中微子(超轻型光子)是离子环。离子就是离开复合光子环的意思,离子的频率≤复合光子环的频率。若离子的频率=复合光子环的频率,则离子就成为复合光子环的部分。若离子的频率<复合光子环的频率,则离子就离开了复合光子环,且以复合光子环截面为中心进行旋转,形成非交互型的量子纠緾态。

所谓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就是离子全部被复合光子环吸收,只剩下超轻型离子。严格上超轻型离子不算离子,因为太轻永远不会被复合体吸收。因此只有超轻型离子的复合光子环称为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极端黑洞之所以称为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是因为从黑洞中心(奇点)穿出的是超轻型离子。

若V=C,则M1被M2全部吸收,M2=M,形成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无数的微观自由中子形态)。若v=C,则M2 全部分解为离子M1,M1=M。因为M1和M2的成份完全相同,也形成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极端黑洞——一个巨型纯中子形态)。注意:中子星是巨型原子形态。

离子俗称为电荷。中子不带电荷是指中子是不带离子的复合光子环。质子环携带的离子是胶子,代表正电荷(质子的能量大于胶子的能量)。若质子的能量小于胶子的能量是反质子。电子环携带的离子是磁子,代表负电荷(电子的能量小于磁子的能量)。若电子的能量大于磁子的能量是反电子。

3、能量守恒定律M*C^2=(M2*V)^2/M+(M2*v)^2/M +(M1*V)^2/M+(M1*v)^2/M就是在物质体系中复合体能量和离子体能量的对立统一定律。有二个对立统一,一个是凝聚能量(M2*V)^2/M和热辐射能量(M1*v)^2/M的对立统一,一个是电场能量(M2*v)^2/M和磁场能量(M1*V)^2/M的对立统一。

在任何物质体系中,凝聚能量和热辐射能量是绝对对立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是绝对平衡的,即(M2*v)^2/M≌(M1*V)^2/M。若(M2*v)^2/M>(M1*V)^2/M,为了保绝对平衡,则产生重型光子的辐射(弱核力)。若(M2*v)^2/M<(M1*V)^2/M,为了保绝对平衡,则产生电荷流动或空间磁场(电磁力)。在相邻二个原子中,若一个是(M2*v)^2/M>(M1*V)^2/M,另一个是(M2*v)^2/M<(M1*V)^2/M,为了保绝对平衡,则二个原子将发生能量中和,结合为分子,并释放部分能量。雷电就是正离子和负离子相结合释放出的能量(强磁辐射)。核裂变是把凝聚能量转化为热辐射能量(强核力),核聚变是二个各带正负离子的核相结合释放出来的能量(强核力)。核裂变是吸热过程,核聚变是放热过程。

在能量守恒定律公式中,只体现三种力:强核力、弱核力和电磁力,无含有引力。引力是由于星球表面的运动速度大于星球中心的运动速度而引起的自转产生的。为了解决引力问题,产生理性科学的新牛顿三大定律(请看最后)。

二、全局性(包括继承和理论扶正)

全局性是指描述宇宙的整体理论,而不是局限于哪一学科的理论。宇宙的整体理论是描述物质的力学属性随速度变化规律的科学。牛顿的力学属性仅仅指力本身,爱因斯坦的力学属性范畴大一些,包括质量、能量和时空。理性科学的力学属性包括物质体系的结构、质量、体积(时空)、几何形态(时空弯扭)、频率、温度、密度、引力、磁场强度等等。这一理论既是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继承,同时又是理论扶正。

第一个理论扶正是:人的生理会受到速度的影响。

当前科学家认为人的生理只受加速度的影响,不受速度的影响,因此总是幻想制造时光机。理性科学三大定律表明,任何物体的原子的结构(M2和M1)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当V=C时,M1=0,人体就分解为粒子。当速度回归到原来状态时,粒子能否复原为人体,人能不能活命值得研究。

可能有人说,当前科学家正在研制时速为4000公里/小时(1.1公里/秒)的真空高铁,看看对人体是否影响。根据理性科学对星球类型的划分,地球属弹性星球,表面的运动速度估计在150000~160000公里/秒之间, 1.1公里/秒不算大尺度变化速度,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第二个理论扶正是:理性科学颠覆了牛顿和爱因斯坦关于质量产生引力的思想。

所谓万有引力就是指凡是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有引力,这一思想是牛顿提出的,也得到爱因斯坦的承认。这一思想已深入到科学家的脑髓,根深蒂固。理性科学不会因为这一错误 思想的根深蒂固而不去否定它。理性科学的引力公式(gx=Wx*Rx^2/C)中,指出星球的质量只是产生引力的前提。决定引力有无和大小的必要条件是星球的自转(若Wx=0则gx=0),充分条件是子星系和母星系引力场中的交互的量子纠緾。量子纠緾仅仅是星球产生引力的充分条件,如果不依靠理性科学,量子力学是不能单独解决引力问题的。现在新出现的圈量子理论所提供的就是产生引力的充分条件,圈量子相当于光子环。

爱因斯坦之所以肯定质量产生引力,是因为认为时空弯曲产生引力,而质量使时空产生弯曲。理性科学之所以否定质量产生引力,是因为引力产生的条件是时空扭曲而不是时空弯曲,而产生时空扭曲的必要条件是星球的自转,充分条件是子星系和母星系引力场中的交互的量子纠緾。

从下列事实可以证明星球的引力不是由质量决定而是由自转角速度决定

1、自转角速度:黑洞>中子星>恒星>行星>卫星

      引力:黑洞>中子星>恒星>行星>卫星

2、质量:中子星实体<恒星>行星>卫星

  引力: 中子星实体>恒星>行星>卫星

3、质量:原子核<<地球

  引力: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地球对人的引力。

第三个理论扶正是:理性科学否定了当前叫得最响的四维空间(当然也否定五维空间至十一维空间)理论,指出空间和时间同一。所谓空间和时间同一,是指星球的体积可以用星球的半径R来衡量,也可以用光绕星球一周所用的时间来衡量R/C。正如星系的质量可用M来衡量也可以用能量M*C^2来衡量一样。

三、结构性

1、理性科学有一个连贯全部学科的逻辑因子——离子

牛顿三大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有一个连贯各个学科的逻辑因子——速度,由于理性科学对爱因斯坦的光速不变性原理增加了一个理论扶正翅膀v,产生了复合光子环和离子的概念,离子就代替速度成为理性科学连贯各个学科的逻辑因子。

高能离子(胶子)把中子和质子连贯起来,形成核物理学。高能离子(强磁)把核和电子连贯起来形成原子物理学。离子把原子连贯起来形成分子物理学。使离子松绑引起不同分子之间的原子互换,形成化学。单独研究离子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量子力学。研究金属中高能离子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电力学。研究金属中显离子(熵)运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热力学。研究金属中离子集中定向辐射的科学,称为激光学。

原子中只含有重型光子的金属,称为重金属。原子中含有阳光离子的金属,称为稀有金属。原子中含有阳光复合光子环的金属,称为稀土。

研究由阳光离子和显离子(重量小于红外线的光子环)绑定形成的物质,称为植物学和动物学。

由同频离子连接(量子关联)形成的通信线路,产生宇宙信息学和人体信息学。

探索小脑信息结构的科学称为宗教学。但目前宗教学还不能称为科学,是因为小脑信息的探索者(和尚)在闭关(中转粒子进入小脑)时所看到的小脑信息在视觉缓冲区上的映像当成宇宙的真实存在。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注意一点是:由于正常的临终者的中转粒子(无核的非交互的量子纠緾)自然的从大脑进入小脑,因此临终者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也可以看到小脑信息的映像,由于小脑信息没有一点污染,因此死人看到的环境比真正的自然环境更加逼真、美丽和辉煌。

2、树形结构

宇宙系统是以极端黑洞为根的N维树形结构。N究竟等于多少,由天文学家去找答案。太阳系是宇宙系统中的子树,地球系和火星系都是太阳系中的子树,地球系只有一条树枝,长在树枝上的果子是月球。火星系有二条树枝,长在树枝上的果子是火卫1和火卫2。

人体是以小脑为根的X维树形结构,X等于多少,由生理学家去找答案。

‘根’一定是最先发育的。一粒种子埋在土里,最先发育的是根。宇宙是先有极端黑洞,然后(经过大爆炸)才有其它星系。在母体子宫中的受精卵,最先发育的是小脑,而不是脚。

现在来看看N维树形结构和主流科学家所说的N维空间有什么不同。

超弦理论是主流科学家公认的最时髦的科学理论,它把宇宙划分为十一维空间,理由是时空有十一种弯曲。设N=11(N1,N2,……,N11)。如果是主流科学家所讲的N维空间,N1,N2,……,N11是各自独立的,高维空间的生物可以看见低维空间的物质,但低维空间的生物不能看见高维空间的物质。如果是N维树形结构,则N11∈N10∈……N2∈N1。其中,N1是树根(极端黑洞),N11是白洞。N维树形结构仍是三维空间中的树形结构。

理性科学认为,宇宙不论有多少种弯扭,只能影响人对星球观测的变态,不会影响人的视觉,影响人们视觉的是星球的热辐射。时空弯扭不但不会影响人们的视觉,甚至连时空弯扭本身人们都可观测到。比如中子星的螺旋型引力轨道是典型的时空弯扭,它所产生的热辐射传到地球,通过温度光谱可以摄像出来。为什么黑洞看不见,却看到黑洞奇点。凡是进入黑洞视界内的物质(包括可见光)都被黑洞吸收,反射光全无,视界内的温度达到绝对0度,没有一点热辐射,因此不论用什么仪器都观测不到。观测不到的物质除了没有一点热辐射外,还有是太微小,使人观测不到,并不是这些物质躲到四维或五维空间去了。有人说,我们看到的太阳是八分前的太阳,因为太阳的光辐射八分钟后才传到地球。这不是四维空间是什么。这不是四维空间。八分钟是用时间表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仍是三维空间。

3、物质体系

宏观物质体系由复合体M2和离子体M1构成。

宇宙系统:极端黑洞是复合体,其它星系是离子体。

太阳系:太阳是复合体,引力场(包括引力场中的行星系)是离子体。

地球系:地球是复合体,引力场(包括月球)是离子体。

原子系:原子核是复合体,引力场(包括电子)是离子体。

微观物质体系:由复合光子环和离子环构成。

●新牛顿三大定律:

1、匀速运动定律:在毫无阻力的情况下,星球(或陨石)将处于光速匀速直线运动状态(V=C),星球(或陨石)分解为微观粒子。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星球(或陨石)的运动速度V与阻力成反比。

3、引力定律:星球(或陨石)运动的方向总是阻力最小的方向,而阻力最小的方向就是时空弯扭的方向。

如果时空弯扭是处处均匀的,星球运动轨迹的平面投影是圆形的,如太阳系中各个行星的运动轨迹。如果时空弯扭是不均匀的,星球运动轨迹的平面投影是非圆形的,如彗星的运动轨迹。螺旋型引力轨道是宇宙中最基本的时空弯扭形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