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齐德 志在高远----为郭庆志画集序 刘怀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余非鲲,亦非鹏也,但可以早餐在北京吃豆汁、油条,午餐却在四川绵阳吃火锅、品老酒。何耶?飞机直飞也。嗟乎,当年庄子不是胡思乱想,确是先见之明。 (郭庆志2016年10月新作) 庆志老弟,才思聪颖,于艺术独得天赐。室内外装饰设计,总能独出心裁,获得客户的认可,在设计界成为了精英人物。及近不惑之年,豁然开朗,重新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的阵营。一支毛笔,一块墨,一张宣纸,在至简的语境里,探索与创造着至繁的文化意象,这便是中国画朴素而玄微的道理。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他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尺幅大、效果好、数量多、语言统一完整,有传统、有创新,在时下美术“赶大集”式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多件作品在全国大展中入选获奖。然而,这神话般背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道,常常有同学跟我说:“郭庆志凌晨四点了还在画画……”“郭庆志昨晚从单位回来都12点多了,又开始画画……”等等。他是拿出超乎常人的精力和体力去学习的,我们往往标榜自己画了多少年、学了多少年,回头算算,真正下的功夫又有多少?所以,我常说,中国画比功夫,不论年不论月,论课时,论废纸三千的韧劲儿,废纸都三千了,可想创作有多少。庆志用功,一年顶三年,三年顶九年!如此的用心,如此的用功,加上天赐的才情,不出成绩才怪呢。
我常说:“天分高,后天勤,学养厚,人格正,是成就大画家的四项基本条件。如此的激励自己、勉励自己、鞭策自己,我想在当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环境下,定会有所建树。 (《南山清幽》 155*165cm 青绿山水 纸本 郭庆志) “大鹄”,是我给庆志起的笔名,称之为号也可,字也可。一是与其名相因也,二是大家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化而为鹏”,振翅高远,跨山越海,直抵艺术的圣殿,不枉天赐之才,不枉父母、师友殷切的希望,也不枉自己远大的理想与抱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余为老弟取号“大鹄”,意在励志也,并无讥笑燕雀之意。相反,燕雀的知足与谦和,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缺少的。知足,尔后知不足,无为,尔后无不为,还有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是人生的修为与智慧,中国画是人文的艺术,做人尤其重要。惯看当今画坛,“会做人”就名重画贵,不会做人,只能等到百年以后了。 (《天柱流云》 1800*3600cm 青绿山水 纸本 郭庆志) 大鹄是块好材料,是一块上好的璞玉,为人为艺皆受人尊重,这一点非常重要,亦非常难得。更为难得的是,这上好的璞玉,没有被任何人雕琢过,我没有,林容生先生也没有。我们只是发现了他,给他以启迪,给他以光明,抑或是在通往艺术圣殿的路途上,我们带了他一程……终究,这块璞玉靠他自己打磨。 (《秦川印月》 240*165cm 郭庆志 2014年) 我相信,大鹄老弟在勤于中国画学习与创作的同时,不断加深生活与读书的修为,使学养蒙于品格,使品格蒙于绘画,假以时日,定当会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优异的成绩。 (为郭庆志画集序 刘怀勇 2012年 )
郭庆志,号大鹄,安徽省萧县人,新派山水画家。2009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结业,师从刘怀勇教授。2011结业于国家画院林容生工作室,2012中国工笔画学会结业,2013-2014师从国家画院卢禹舜。现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助教;京徽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本公众号已开通留言功能,欢迎对文字内容给以公正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