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居雅室,雅士闲居

 悟妙静逸斋 2019-06-11

明窗净几,花喷柳舒,饮于春也;
凉亭水阁,松风萝月,饮于夏也;
金风玉露,蕉畔桐阴,饮于秋也;
暖阁红炉,梅开雪积,饮于冬也。
......

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不只昭赫于先人超脱出世的心灵追求上,更体现在生活日用的审美趣味中。清居小斋,与雅友朋,谈玄论道,摹拓碑帖,弹琴唱和……至若一几一案,一草一木,在栖息游赏之外,更投射着主人的审美情趣。文人为筑就诗意生活追求奢雅之物,「远实用,而近审美」,若以今人的艺术洞见来印证古人的闲情性灵,则清介孤高外更具生活的情味。

人之所乐,于欢场中享娱情,在清境中得睿智,而后者之乐尤深。古人常言:「闲居可以养志,诗书足以自娱」,觅一清居,内省自观,恐怕才是人生最高的乐境!白居易作《庐山草堂记》、刘禹锡著《陋室铭》、归有光书《项脊轩志》,清室中尽得性灵之安养。清居,是中国人最特别的行乐法。

古人常言:『自得所宜还独乐,各行其志莫相咳』。昔日之名士高贤,往往追求独立之精神与志趣,不投众乐。董仲舒穷经守幽、王献之友竹而居、陶渊明东篱艺菊、白乐天吟醉花前、林逋梅妻鹤子……其人皆醉心独乐,而不堕俗流,故为后世所道也。

如今人在繁华之世,若要寻一刻清静,自当以素物为伴。一把浑朴的陶壶,装满辽远的山野之心;一尊简淡的泥炉,燃起幽幽的煮泉之趣;一件素净的茶杯,邀来久违的会心之友……在素物的空境里,我们寻回了对生活的热忱之心。

风雅的种子,只有成长在生活的土壤里,才会让人收获心性的踏实。回归生活,万物诗情才会为你而生。寻闲是福,适情为真。正所谓:小院一座,几度春风几度雨!陋室三间,半藏柴米半藏书。汹涌于名利之域而不知退者,岂易得此。

雅室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清居净舍,不在宽庭广宅,只以畅怀为真。苏轼曾叹:「清风一榻抵千金」,如此境界我辈虽不能至,但心可感之。坐卧之间,尽是诗情画意;凭倚之际,皆乃幽雅余闲,这便是中国人诗性的精神。一几一榻间,满是忘尘的自由、无为的浪漫、舒怀的天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